当新的一年到来,作为很多80末,90头的人,开始了新一轮的恐慌,因为已经30➕了
结婚了的,开始恐慌要娃,创业
没结婚的,开始恐慌中国式的七大姑八大妈,轮番式的问询以及催婚,甚至出现了长辈集体逼婚
作为这个尴尬的年龄段,作为没有结婚的你,甚至还没有谈恋爱的你,真的狂了嘛?
答案是什么我不知道,我只知道我的答案是no
人生走到了这里,我从来也没觉得我会找不到另一半。生命很短暂,短暂到仿佛转瞬即逝般。昨天打开日记本一看,时间2003年,那时候的自己也会有一定的担心,处在外地上初中的你,担心融不到新的圈子,住在亲戚家担心你处不好关系。 转眼的当下正值2019年,人这一生不知道会有几个这样的节点。so calm down,如果你现在着急了,想想时间走到50岁的渡口,你依然尊重你现在的选择时,那时的你有多美
如果说碰上了我们想要携手一生的人,来日方长,又何必急于一时。如果不是那个想要白头的人,又怎能违心求全。所以全与不全,本身不会因为有了另一半,甚至说是有了孩子,才叫全。全这种东西就应该像爱希望是我们本自俱足的东西。不会因为外界而打破的,这才称得上是我们本自俱足的。
这个社会本就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可好像出生,长大,结婚,生子,再看着孩子长大,结婚(甚至有时候是逼) 帮着孩子看孙子,想着孙子长大,结婚,生子......成了大部分人一生的写照,成了整个社会的一种模式,然后随着时间老去。
突然觉得这个社会有他自己的一套系统,每个人都可以学会,可以照做,同样可以让自己的孩子,孙子,复制下去。这可能就是一套成功的系统吧,称之为社会主义系统。所以才有了更多的问题出现,有了更多的撕心裂肺。也有了相同模式下不同的人生绽放。而在这样的人生中有定量,有矢量,好像只有这样我们才可以在同等的条件下,进行比较一般。就如安娜卡列尼娜中说的”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而不幸的家庭则各有各的不幸”
而倘若我们能够在结婚之前更多的关照自己的内心,注重灵性修养的话,我们的感情模式会不会从热恋期,磨合期直接跨入亲密关系呢?
社会是个系统,婚姻是门学科,99%的人会进入婚姻,而多半又会受到原生家庭的影响,可又有多少人,多少父母是真正掌握了婚姻这门学科的呢?所以出现了,幸福的家庭依旧那么幸福,而不幸的家庭会有越来越多的不幸。所以我们看到离婚率上升了,不婚族上升了,同性恋上升了。 如果能够像办婚礼一样,每个进入家庭的人也要通过这样的成长的话,当他们遇到问题的时候知道有一个出口的话,那么恐婚族是不是会少?离婚率是不是会低?受原生家庭影响会不会大比例偏正向?幸福感是不是会强?
既然是一个系统,我们是不是应该让他越来越完善?作为别人口中的低素质国度,会不会有一天让别的国度无法企及?会不会我们的社会热点变成举手投足间都是细碎的美好,而非一直喂养我们消极的胜肽??
最后,当我们在面临催婚的时候,在面临尴尬境遇的时候,我们可以问问自己,婚姻这门学科我是否已经及格?爱,喜悦,和平这种东西是不是本自俱足的?如果不是,那我们能不能在这样的模式下做到正念伴随?如果不能,那我们能不能做到让自己享受当下的时刻,不论开心与否,这都是我们生命的写真?如果再不能,那我们能不能做到要崩溃时,先试着闭眼呼吸,关照一下自己的内心,”呀,你要生气了”与自己对话,再与外界对话?如果不能,处在婚姻中的双方可不可以来个约定,当你要崩溃时,对方是你的教练,公平起见,一人一次.
亲爱的,可以吗?
可以
希望都能幸福,
遇事时,能有人陪伴用智慧处理事情,而非情绪。
也许,只是太久没有坐下来,听听彼此的心声了
如若必须选择
希望你随心而怂,从一而终……
希望走到白发茫茫,仍然愿意听彼此絮絮叨叨
相伴感受这人世间最真实又细碎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