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经转折,我从泉州飞到了西安,在感叹现代科技的力量时,也感受到这座城市古老悠远的气息。
下午,在短暂的休息之后,我们踏上了前往半坡遗址博物馆的路。这不像是一个博物馆,更像是一个公园,它里面有很多个展览馆,里面都是各种文物,从半坡遗址中发掘出来的,每一项都有珍贵的历史价值。
这里曾是半坡人居住的地方,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勤劳和汗水创造了许多劳动工具和装饰品,他们甚至可以磨出又细又长的针。他们还会从各种颜色的石头上制出颜料,用来装饰自己,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嘛。
半坡人居住的地方,用今天的话,应该叫半坡村。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形的房屋,多为半地穴式房屋,而且以小屋居多,大屋仅一座,小屋围大屋而筑。这种环形布局,不会是无意识的,明显地体现着团结向心的一种精神。房屋遗址,也是半地穴式建筑,大多是不规整的椭圆形,屋内都埋有一个或两个深腹罐,是灶塘,且兼及存储火种。半坡遗址上,有很多柱洞,其建筑应是用树木枝和其它植物的茎叶再加泥土混合架构穴居日久,容易“下润湿伤民”,人们便就地取材,铺茅草、皮毛甚至烘烤地面。屋内设有火塘,但无烟道,一旦失火,就得重新搭造,何等艰难的生活!
他们处在母系氏族阶段,每个小房子,似应住着过婚姻生活的妇女以及不确定的来访的其他氏族的男子,当然。依然依附于母系大家庭内,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最受尊重的“老祖母”或另外多族的首领住在大屋子里,同时也是老年、孩子的集体住所。
这个人面鱼纹彩陶盆,是那时他们用来埋葬孩子的,那是婴儿的成活率不高,死后就葬在这里。
半坡人生活的时代,是新石器时代,也就是打制石器时代,他们用的工具大部分都是石器,当然,他们也会烧制陶器。这些陶器上有很多的鱼纹,这些图案,也经历了变化,它的颜色,可以保存至今。他们还学会了种植粟(小米)和驯养畜牲,狗和猪最多。
半坡人的智慧让我震惊,在那个时代,能制造出这些东西,是很不容易的!人类发展是缓慢的,每一个进步,都经历了漫长的生活实践甚至付出了血与火的惨重代价。原始的先民,也在努力寻找自己的生存空间,栖身之地,我们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半坡人不行,他们一定希望能生活得更好,但能做的,也只有这样,实属不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