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的小说,后看的电影,整体来讲电影拍摄中,将许多的片段都截取了,影片中删去了不少小说中的情节,拿影评人的说法,几近喜剧色彩了。小说《活着》,是作者余华的代表作,不说小说本身的内容,只是小说几次的自序,也很值得让人反复阅读。
如同作者在1993年7月27日的中文版自序里,说道“写作过程让我明白,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而不是为了活着以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初读小说,我不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只是在书中读到了一个垂暮的老人在向人讲述自己一生中经历的所有亲人的死亡,然后无所谓悲喜的活着。也只是作为一个普通的故事而已,如同罗伯特·麦基在《故事》这本书中让人描述的那样。(故事)使我们发现了一个我们不知道的世界。无论是言情还是史诗,无论是当代还是历史,无论是现实具体还是方外幻想,一个出色艺术家的世界总是能使我们感受到一种异域之情、离奇之叹。就像一名劈路而行的林中探险者,我们瞠目结舌地步入一个未曾触及的社会,一个破除了陈规俗套的领域,在其间腐朽化为神奇,平常变成非凡。其次,一旦进入了这个奇异的世界,我们又发现了我们自己。在这些人物及其冲突的深处,我们找到了我们自己的人性。我们去看电影,从而进人一个令人痴迷的新世界,去设身处地地体验初看起来似乎并不同于我们但其内心却和我们息息相通的另外一个人的生活,去生活在一个虚构的现实,从而照亮我们的日常现实。我们并不希望逃避生活,而是去发现生活,以一种焕然一新的试验性的方式去使用我们的头脑思想,去激荡我们的情感,去欣赏,去学习,去增加我们生活的深度。
这个故事中,充满了这位老人的幸福和痛苦,然后他活着,或许叫做没有质量的活着。直到某一天,我才明白,作者反复强调的活着,到底意味着什么?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叫喊,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忍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同样在2007年写下的序言中,余华写道:《活着》里的福贵就让我相信,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人的看法。”
定义幸福是很难的事情,尤其一个人根深蒂固的认定某一种形式就是命运的模样,很容易让自己错失眼前的幸福。做一个追风筝的人,固然很好,但如果追不到也要在恰当的时刻里选择放手。如同鲁迅笔下的祥林嫂,将失去儿子的不幸蔓延自己终生,成为了一个苦水里的女人,《活着》中,福贵何尝不是不幸的事情一件连着一件,偶尔交织的幸福也成了一段又一段苦难的分界线。幸福过吗?有过的。在和亲人相处的朝夕中,福贵在感受着为人的喜乐,在庆幸活着的过程中,福贵将过往的悲伤化为了自嘲,然后走下去,这种感受不一定是我们形容的乐观或者是达观,而是面对无常的命运所练就的平淡和不悲不喜。在命运捉弄的最后,福贵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反而内心没有波折,有的只是面对生活满满的平静,他和自己同名的牛相依为伴,他和它对话、开玩笑,就好像这头牛能听懂一样,对牛弹琴充满了书生求知音的愤懑,而福贵却用粗糙的方式开始了自己充满活力的一天。
生活没有什么是标配,强硬的给自己某个标准,无疑是在给自己压力。这样说,似乎有一些佛系的说法,“世间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不给自己设定希望就永远不会失望,但依旧要对生活有负责的态度。没有标配是指不要给自己的生活划定框框,不要盲目的攀比别人的生活,什么都是别人家的好,其实我们能够看到的好只是表面,人生如逆旅,个中辛酸,并不是外人能够体会的。
行到人生途中,能够看到的和得到的也无非是那么几样,远没有年轻时的无限想象和无限可能,倒不是生活对成人真的残酷,而对少年格外宠溺,只是行路难,走着走着,有些风景早已熟视无睹、有些繁华也已失了颜色,如同张爱玲所说“对于三十岁以后的人来说,十年八年不过指缝间的事,而对于年轻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我们负重着生活的一切,然后努力前行,到最后生活原本鲜活的颜色慢慢变成了黑白。
《活着》中,讲述了许多人从出生到死亡的过程,福贵是他们生命形态的见证者,掉进粪坑闷死的福贵父亲、也有为富不仁枪毙的龙二、也有油尽灯枯老死病死的福贵母亲、难产死的女儿凤霞、因吊车出了差错,被两排水泥板夹死的福贵女婿、死于软骨病妻子家珍、 因吃豆子撑死的外孙苦根,就是在这样的生命旅程中,福贵仍旧可以在生命后期,和耕牛谈笑晏晏,“老人黝黑的脸在阳光里笑得十分生动,脸上的皱纹欢乐的游动着,里面馕满了泥土,就如布满田间的小道。”他会向人讲述自己的生平,平静而细致,好似在讲述别人的故事。我们可以说这样经历坎坷不幸的人就不配得到幸福吗,还是他就是不幸的,这就是他的一生呢。
活着,努力的活下去,不死去,即便人是向死而生的。是不是活得不够光鲜亮丽,就不配说活着呢。造物主没有剥夺过任何人幸福或是快乐的机会,人总是在纠结中失去了常态,如同庄子在得知自己相依相伴的妻子死了以后,鼓盆而歌,“生死本有命,气形变化中。天地如巨室,歌哭作大通。”
我们在这个信息发达的时代里,接收着许多人传递的活法,足够的生活资本,孕育了足够多的生活感受,正面的、负面的,谈得多的是迷茫、焦虑,正是因为选择多多,所以惶惑焦躁。如果只有一条路可选,那就义无反顾的走上去了;然而,我们面对的是四通八达的路,偏偏这条路也可以被完美模拟、精算结果,于是本是随心的生活之路,变成了计较得失的纠结之旅。
没有什么是生活的标配,不是说要放弃改变。生命的常态原本就是自由、希望,逆来顺受只是一种被迫,我们做我们能做的,反而是一种积极。麻木并不是人应当选择的路,即便在《活着》中,福贵一家,也还是在不断的追求生活的幸福,颓废或是萎靡只会将生命蜷缩在黑暗的角落里,不见天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