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被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等山脉环抱,形成盆地。柴达木盆地属高原大陆性气候,十分干旱,每年的降水量少得可怜,日夜温差却很大,白天气温30℃,晚上却能降到0℃以下。
气候恶劣、荒凉贫瘠的荒漠地带,仍然栖息着野生动物,除了野骆驼,还有兔狲、旱獭、毛腿沙鸡等动物。其中,毛腿沙鸡是一种奇怪的鸟类,因为体重约半斤左右,所以人们贴切地叫它“沙半斤”。
为了生存,“沙半斤”一出生就学会了伪装,而且有着与众不同的怪异行为。
01“沙半斤”蹲着不动像块石头,还是被兔狲发现了
在荒漠里游荡觅食,也会遇到危险,所以“沙半斤”从很小的时候,就学会了伪装,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蹲在地上不动——“装死”。
一只离队的“沙半斤”,很不幸遇到了兔狲。发现危险,它非常机智地蹲在石头堆里不动,沙灰色的羽毛,让它就像一块石头一样。“沙半斤”的伪装技术高明,让掠食者不能轻易发现它。
但兔狲才不会轻易被蒙骗,因为兔狲自己就是个伪装高手,深谙伪装之道,在荒漠里也能和谐地与背景相融,大大方便了捕猎。
只见,兔狲侧着耳朵倾听,仔细辨别风中的声音,它似乎知道附近有猎物。
也怪这只“沙半斤”的定力不行,看着兔狲就在自己不远处,也许是害怕了,动了一下翅膀。
这一动,就被兔狲发现了,此时想飞走已经来不及……兔狲飞快扑过来,抓住了想逃跑的“沙半斤”。倒霉的“沙半斤”只能沦为兔狲的午餐了。
02脚上穿着“毛靴”,既能隔热又能御寒
“沙半斤”雄鸟与雌鸟外表差不多,一身灰扑扑的,走在荒漠里,都模糊成背景了。
沙灰色的羽毛,背部遍布黑色的横斑,腹部也有黑色斑块。脸侧、喉咙呈现橙黄色,这是它身上最亮眼的色彩了。
张开翅膀飞翔时,翅羽尖长。尾巴张开时,犹如漂亮的羽扇,中央有一对尾羽特别尖长。当它收起尾巴时,就再普通不过了,还是个“灰姑娘”。
“沙半斤”的特别之处在于短短的双脚,从脚爪都脚趾,都覆盖着浓密的羽毛,就像穿着“毛靴”一样。
有了天生的“毛靴”,夏季踩在灼热的沙子上,能起到隔热的效果;冬季行走在积雪里,不会下陷,也有御寒的功能。”沙半斤”迈开小短腿,轻盈地在沙地里蹦跶着。
03住在距离水源不远不近的地方,每天成群结队去喝水
“沙半斤”栖息在开阔的荒漠、半荒漠地区,以及沙石原野上,不会迁徙,但总是在荒野里游荡。
走路时,身体左右摆动,有点笨有点可爱;飞行时,不会高飞,速度却很快,双翅鼓动,发出呼呼的声响,呈波浪形前进。
总是散漫地行走在荒漠里觅食,吃各种植物的嫩叶、种子、浆果,低调又谨慎,你根本难以看清它们的身影。
“沙半斤”因为自身没有战斗力,容易成为很多食肉动物的猎物,所以不会栖息在水源附近,但因为每天需要喝水,所以不会远离水源。
这样一来,每天清晨或黄昏时,成群结队飞去水源地喝水,呼啦啦的一大片,特别有气势。
到了水源处,”沙半斤”不会急着饮水,而是左看右看,谨慎地观察四周,确认没有危险才低下头去,咕噜噜地畅饮,直到喝饱了才满足地抬起头。
04雄鸟充当移动“饮水机”,用羽毛吸水,带回巢喂幼鸟
在荒漠里,为了喝口水真是不容易啊!尤其是育雏期间,当了爸爸的雄鸟,每天都得去运水回家,特别艰辛。
每年的4月到7月,是“沙半斤”的繁殖季,一窝产卵3枚。雄鸟是个“好丈夫”,与雌鸟分担孵卵的工作。
大约1个月后,幼鸟挣扎着从蛋壳里出来,发出稚嫩的叫声。刚出生的幼鸟毛茸茸的,通体灰褐色。一出生就学会了伪装,蹲在沙地里不动,天敌就难以发现它们。
幼鸟出生之后的两个月间,“沙半斤”雄鸟每天都要往返于巢穴与水源之间,充当会移动的“饮水机”。
飞到水源地后,自己喝饱了水,然后站到浅水中,让浓密的胸腹部羽毛浸入水中。还抖动一下身体,让羽毛像海绵一样充分吸水。
“沙半斤”的羽毛很特别,能够吸水,而且在飞行过程中,不会漏出来。用羽毛运水,安全回到巢穴,像个凯旋的将军一样,呼唤幼鸟来喝水。
雄鸟似乎生来就具备这样的本领,就为了让还不会飞的幼鸟能够喝到水。“沙半斤”的幼鸟蹲在爸爸身下,吸吮着羽毛中的清水,发出兴奋、满足的叫声。其他的鸟儿,可没有这项本领。
05运水回巢途中,遭到猎隼拦截攻击
“沙半斤”雄鸟去喝水、运水,这一路上,充满了危险。因为猞猁、兔狲等猛兽,以及金雕、猎隼等猛禽,都将“沙半斤”当成猎物。
而“沙半斤”雄鸟用羽毛吸水,重量增加,飞得更低更慢,所以更容易成为猎隼的目标。精明有经验的猎隼,总会瞅准了羽毛吸了水的雄鸟。
曾有观鸟爱好者观察到,一群“沙半斤”呼朋唤友去水源,喝了水之后,回程时遭到猎隼的拦截。猎隼从半空中飞快掠过,让一群“沙半斤”惊慌地四散逃开。
遇到危险,每一只“沙半斤”惊慌逃跑,奋力飞行,没法再保持队形。然而,猎隼用宽大有力的翅膀去攻击,直接击中一只“沙半斤”。
被猎隼攻击的“沙半斤”,失去平衡,从半空中坠落,又被猎隼用爪子抓住,重新飞往高空。之后,猎隼停在一处草丛中,大快朵颐。
雄鸟在取水途中被捕猎,那么它的幼鸟就没有水喝,难以存活。因为,雌鸟无法像雄鸟一样取水回来喂幼鸟。
当一个家庭遇到天敌时,则会有策略地应对,幼鸟蹲地不动,做好伪装,而成年“沙半斤”飞到别处,吸引天敌的注意,尽心尽力地守护幼鸟。
谨慎的“沙半斤”,也有胆儿肥的时候,成群结队觅食时,有人来了也不会飞走,依旧不慌不忙边走边觅食。
结语
“沙半斤”生活在荒漠里,有着顽强的生命力,不挑食,种群数量稳定。作为“父母”,为了幼鸟,从不怕危险,尽管知道遭到猎隼、兔狲攻击时,难以逃脱,但每天还是雷打不动地去运水回巢。
雪灵谷动物实验室/出品
参考资料:北京科普之窗网、中国鸟类志、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人与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