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幸结识并交往过北京的人。也误打误撞的接触过一些北京人。以前一直不懂,现在似乎多少想的清楚了一些。
有人说,老炮儿这部电影很好诠释了老北京。我想,这么说的大都不是北京人吧。
有人说老炮儿是仗义,有人说是爷们,也有上升到“仁义礼智信”,也还有人往低了说那就是轴就是傻。北京人,或者是说是新北京人,用一个老北京话来形容,“局器”。我想了想,也许以上说的都是也不都是,简短的说,我觉得“老北京”是一种体面,一种极致的追求体面。
和老炮儿不一样,现在的北京人并不都这样。可以不局气,但不能跌了面儿。你经常在一个堵成一锅粥的路口看见一光头矮胖背心与一瘦高眼镜衬衫,两人的座驾都变了老虎,咬在一起,眼看越涨越高,下不来台,也都得憋着这肚里的气,生怕泄了气,面儿跌下来砸个稀烂。此时,怯色滋肉连裙登场,声色俱厉的喝到“嘛呢!大清早儿吃枪药啦,得嘞,多大点事儿,都别言语…”,此时你仿佛看到那臂上戴着的鲜红布条。两人驾着泄了气的老虎各自回头大喝一声“孙贼,瞅你那德行,甭跟我来这甩片儿汤话,今儿个怎么茬儿啊……”然后就速速消失在车流人流中。
我想,这,大概就是北京人讲究的体面吧。
和我们一样,北京人也有自己的鄙视链。无非是内城人看不上郊区人,郊区人瞧不上外县人,但北京实则略不同。北城向南看是城外,城四区瞅其他都是郊区,郊县却又都说城根下早先住的才真都是穷人。我想,这也是体面的另外一种体现吧。
金钱观,也有不一样。
这样说,北京人爱名牌,但不会买假名牌。连仿的牌子也都不会买。所以你走在大街上,看见那些T恤、那些包、那些鞋、那些妆、那些牌子都是真的。或者说价位都是货真价实的,哪怕刷爆卡,穷成渣。过什么日子,面儿上一定要绷住,有了面儿才能有日子。
言语上也有些不“通”。
“您”这个字似乎都只会出现在书本或学校,又或见于酸言蜚语中,但在这里,“您”会经常提及,甚至于对父母的称呼。刚开始非常的不适应,后来竟然慢慢用了起来。等多了,才慢慢明白,这不正是一种体面吗。
我想,每个地方的人都各有不同,也都爱面子,但把面儿放在第一顺位的应该非这里莫属了。
这就是我眼中真实的北京人,如有得罪。在此,一一的给您道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