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诊是中医望诊中最直观的。
在《黄帝内经》里面讲述望诊的内容很多,有望面色、神态等等。所以说望诊是随着中医一起出现的。
舌诊的内容极少,且出现的年代也较晚。在《黄帝内经》里面舌诊只有简单的描述。舌诊是在金元时期才真正出现的,但并没有发展起来。到了清代,才跟随着温病学说一起发展起来了。
舌诊是怎么出现的呢?
在金元时期出现了第一部中医舌诊专著《敖氏伤寒金镜录》。专门论述了舌诊,但相对简单,由于后世的不重视,几近失传。
到明代太医院有个院长叫,薛立斋。在南京太医院述职的时候在书库中发现了《敖氏伤寒金镜录》。书里面有许多的舌诊内容,这时薛立斋才想起在京城有人通过看舌头诊病如神,才明白那位神医是看了这本书。与那位医生不同的是他把这本有舌诊的书复印后广为宣传。从此以后,舌诊才大行其道。
金元以后,到了明代,温病学说兴起了。因为当时社会动荡,瘟疫蔓延,一旦流行,成千上百的百姓因此患病。这时候的病人多出现热证,以前的散寒经验行不通。而《敖氏伤寒金镜录》中正把舌诊和热症联系起来了。因为,人体越热,舌象(包括舌苔和舌质)的变化越明显。
当时有名医生吴又可写了《温疫论》,书中论述了瘟疫的来龙去脉,认为瘟疫以热邪居多,舌诊是最易鉴别的。人受热邪后,舌象变化是最明显,舌苔会变黄、舌质会变红,而脉诊却未必有那么清楚。
从明代到清代,从瘟病里面分出了“温病”。这就温病与舌诊有了密切的关系。后来,舌诊与内伤病也建立了联系。这样一路发展到清代,舌诊基本成型。在晚清时期建立了完整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