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和部门新来的小盆友聊天,该孩子刚毕业没多久,生了一张利嘴,平常讲话很急,基本上属于不等对方讲完,就来不及的各种回应解释。我建议她,可以尝试把节奏慢下来,你太着急了。
小盆友自己也意识到了这点,并且决定从现在开始,要慢慢来。我说,以后你每当想要回应讲话前,先给自己顿个三秒钟,然后再开口,可能会帮助你从外在把节奏放缓一些,这会非常难,但可以这么试一试。
她听了后,觉得愿意做此尝试,并立即又下了个“腻害”的决心——21天内养成这个习惯!
我天,又着急了。
于是,今天晚上就想画下「着急」。
我其实也是个非常着急的人。着急到什么程度呢?
着急到生理成长速度都火急火燎的,发育比同龄人早了三四年,9岁就来例假,12岁起就不怎么长个子了。我记得,我小学是坐教室最后一排的,越坐越前,到了高一,就永久地停留在了第一排。
工作后,着急上火似的拼命表现,证明自己的价值,被重视被晋升,24岁就成了一个500人的国有企业里最年轻的中层经理。年轻的老干部——这是我对当时自己的评价。
一路成长,各个阶段,好像都没好好在意过自己当下的那个本来的样子,来不及的往所谓的“将来”“应该”奔,这是有多着急啊!
结果就是,当下的我,活的总归缺点什么。我沉思着,这里面,缺了点畅快,缺了点心理真正的舒适感,缺了点,幸福感。
想让「着急」的人,放下匆忙,放慢自我节奏,真正着眼于当下,是很不容易的。如何解决,我习惯凡事都从根源找答案。
为什么我们会「着急」?
因为,内在心理空间比较狭窄,对这个世界周遭的发生真正的可容纳性不高。——我的内在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导致太窄了,令我无法以安心的、能按自己自然节奏的去面对某个人事物,于是,“心理挤压感”如应激机制一般迅速出现。来不及要赶着的感觉,下意识的反应在自己的言谈举止思维互动之内。
内在空间可容纳性较低,和不能安心的按自己自然节奏来活着,是因果果因的关系,相辅相成。再深一步追究,多数是源于婴幼儿童年时期,家庭环境压力较大的缘故。孩子的感知力比任何成年人都来得敏锐,一个有压力的环境会对孩子心里上形成无形的“挤压的感觉”。这里的压力包括很多方面,例如,直接的压力——父母对孩子学习成绩的要求,拿孩子和隔壁老王家的做比较等等;间接的压力——父母经常吵架,长期不在孩子身边陪伴等等。
这些压力环境,都会对孩子造成不同程度上的心理影响。长期如此的话,孩子的心理容错度会降低,开始在潜意识层面对当下的自己进行自我否定,继而不能(更重要的是不敢!!!)安心的按照自己天然的本能节奏去生活。逐渐成年后就会衍生出一系列人格特征:不能很好的面对压力,容易焦虑,着急地总要追寻“不存在的未来”而看不见当下,对自我极其苛刻,同时也会无意识的苛刻他人等等。
当然了,今天的你我,或许遇到一些事,想不着急都难。比如,我昨天偷听到我妈和邻居姐妹团窃声窃语着:“你说说看!!她都三十了!!!还没结婚!!!我能不着急嘛!!!!!”
这么看来,我们到底有没有必要着急捏?
我的答案是,
你开心就好。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