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就是对弱势群体的照顾和关怀程度,平等、真诚、友善的接受他们才能彰显文明精神。一座城市的文明交通可以从礼让行人上进行考量,人、车互让,相互尊重,才能促进交通元素的和谐,确保有序、安全。
驾驶人在路上驾驶强有力的机动车时,不自觉就会产生强势,一方面车辆动力足,具有较强侵略性,另一方面,由于车带来的遮挡,人有隐蔽性,所以原始攻击欲望就会增强。而行人暴露了身体机能,靠两条腿参与到路上,在交通生态系统中显得弱势,所以保护行人的优先通行权不仅法律上严格规定,而且道德上也不容疏忽。借助文明城市创建契机,我的家乡丽水通过多措并举,加大宣传曝光和依法打击力度,逐步达成了“礼让斑马线、文明过马路”的社会共识。市区范围车辆斑马线让行率,公交达到100%、公务车达到100%、出租车达到90%以上,其他车辆让行率达到80%以上,非机动车守法率达到80%以上,行人遵守信号灯率达到80%以上,可见礼让已经为蔚然成风,不仅是直线行驶车辆礼让行人,转弯车辆斑马线前也是小心翼翼,保障行人先行通过。以往,杭州等一些城市看见的文明亮点已经闪耀覆盖到城区每条路上,温暖了市民,树立新风尚,传递文明好习惯。但是,车辆驾驶人的严格遵守也需要行人的相互尊重,我们提倡行人要礼行,快速通过斑马线,保障通行效率。实际交通中,行人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以下方面:一是有斑马线,不走斑马线,就近穿过;二是斑马线只走一部分就走到外面;三是在斑马线上玩手机等,走路较慢,延误时机。遇到这些状况,总会给车辆通行带来难题,选择了礼让,但却会给驾驶人带来预期的不稳定性,极大地影响通行效率,在路口易发生拥堵。行人已经习惯了车辆的礼让,获得了照顾,也应当遵守交通规则,快速通过,走完斑马线,礼赞司机,如此才能平衡路权。交通参与最基本的规则就是各行其道,不对抗。当发生冲突时,在保证价值优先序列的前提上,相互尊重彼此的利益,才能和谐共处。现实中,行人的取证和处罚较为困难,而且很容易产生争执,归根到底还是要靠个人的自觉,将礼让成为共同的价值取向,养成良好规矩。
道路交通是城市的窗户,透过这扇窗,能清晰地看到城市的脉络,直接检验城市文明、干净、安全程度。有着良好的礼让风气,往往也意味着交通参与者能各行其道,相互遵守交通规则,确保了道路秩序井然。我们提倡车辆临近斑马线先减速观察,遇行人通过,踩刹车,及时礼让;行人过马路,严格走斑马线,勿玩手机、勿闯红灯,注意观察车辆。车让人,让出文明。人让出,让出和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