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在哪儿见过这样一句话,也记不清是哪位名人说过了,反正,这两天脑海里经常会出现这一句话,“写作:提炼我的黄金。”
有时候想,这句话也就自己想想,说出来甚至写下来是有些不合时宜的。更何况我还把它作为标题写下来,是不是营造了一种太庄严肃穆甚至神圣的氛围,这样的语感,其实连我自己都有点不适应了呢。
但是,这句话,确实是我多年前看到的,而且在摘抄本上记下来,还在自己脑子里面过过很多遍的。
是不是我把文字这东西看得过于神圣了?还是把写字这回事非上升到写作的高度?
有点懊恼自己。
你看,现在的文章标题多么接地气,《我来告诉你,怎样写好一个故事》,《坚持写作XX天,我得到了什么》,或者,《从写作到现在的几个月,我收获了XX个赞》,这样的标题连自己都喜欢看。而且,这样的文章,里面的内容和方法都是操作性非常强的,那种语气就是正在和你一块吃外卖的同事跟你聊天,代入感多强。
可偏偏,自己想谈谈对写字的认识时,一下就想到了这样一个沉重的标题。这样的调调容易唱高了,甚至说不定一看就会引起人们的反感。但这好像又一下没有办法改变,这可能就是我语言的风格,也许是深深烙在70后身上的无法磨灭的属性和印记。
而且,我担心,一看这个题目,口气太大了吧?你是中文系的老教授?或者就是铁凝一样级别的名作家?甚至你都不是莫言这样的作家,因为莫言的诺贝尔文学奖获奖感言也只是讲了一个又一个的故事。
你是谁?
我是一个没有作品的一般的文学爱好者,我有点为自己汗颜。
那么,就当是写给自己吧。
又开始写字了,不知道能坚持多久,就给自己一个小小的阶段性的总结和鼓励,要不,总是感觉一松劲就要出溜下去了,别没走几步就失去了方向和动力。想想,黄金,那个迷倒众生的闪闪发光的东西,总不会浪得虚名吧。
所以,再次郑重地写下这句话:“写作,提炼我的黄金。”
既然写作是这样一个过程,那么就按提炼黄金的步骤来检验一下自己吧。
第一:找到金矿没有?
写作的金矿在哪里?
“生活是一切艺术创作的源泉”,这句话太深入人心了,也是每一位创作者熟记于心的创作法则。可是在这喧嚣浮躁的尘世中,真正能抵御万千诱惑而一头扎进生活,却并不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情。
我就感到有这样的困惑。所谓的生活,既是我们每天按时按点的吃饭、工作、睡觉,又好像不全是这样。
因为,当我想写作时,脑海里突然蹦出的念头又不是我自己现在的实际的生活,而往往是一些特别的人和事。但那些特别的人和事,我要写他们时,又感觉有很多的东西我没有,很多细节我没有办法写出。
为什么呢?就是因为没有深入的生活体验。而我有体验的细节,我又没有把它当作一种写作的素材。
今天这样总结,就感觉自己还是没有真正把生活当作创作的源泉,没有写自己最熟悉的生活,最起码没有从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写起,写深,总是把自己平凡的经历不太当回事,总想写一些认为很典型的事件,很好看的故事,但又欠缺很多生活的体验,所以,写不长,也写不细,更写不深。
我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是这样:首先是深入思考自己的生活,理出自己最熟悉的事件和人物,从自己的故事写起;再一个就是有意识地去体验别人的生活,去接近一些人,听他们讲,甚至有计划地采访他们,这样才能写出更加鲜活有质量的文章。就像贾平凹说的,要脚踏在地上,写出生活的鲜活状态。
第二:发现金子的眼力有没有?
这一点,是说我们有没有写作的敏感吧。或者说,我们在哪些方面比较敏感?
今天,我也看了看自己写的文章,发现我对别人说的话比较敏感。经常是别人不经意的一句话,成为我很深刻的记忆,然后,从他的那句话,我开始回忆他这个人,或者想他之所以说这句话的背景,然后,想他可能经历了什么,才有这样的感慨,然后,连编带造的,写出以这句话为中心的故事,甚至,就把它当作了文章的标题。
比如,我写的《幸亏,你对我不好。》、《把你们的钱给了我的话》、《这一生,能对一个人好就不错了》、《我真的是喜欢女的》。
这样一总结,我有一点欢喜,也有一点担忧。高兴的是,自己还是有些敏感度的,担忧的是,这样的敏感度不够。
我总感觉,自己对他人的动作形象不够注意,见了生人,总是记不住人家的长相;去过一个地方,不能对建筑、风景留下深刻的印象;到过别人家,回来后对家里的摆设物件往往没有任何记忆。这都可能成为我写作的障碍。
既然,我对一些有形的东西缺乏敏感度,就得在这方面有意识地锻炼。或者,我是不是可以学习一些简单的绘画课程,提高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
第三:提炼金子的技术怎么样?
这应该是最关键的一步了,需要天赋更需要学习。需要灵感,更需要功力。这种能力的提高,没有捷径可走。
首先是不停地写
记得去年12月份刚加入简书的时候,我每天写500字都困难,坐在电脑前不停地停顿,脑子里有想法但无法变成文字,可是经过半年的写作训练,一口气坐下来,一写就是2000字以上了。后来,又停更了5个月,明显手生了很多,首更日10月23日的那篇文章,我断断续续写了两天,好在是双休日开始的,要不,周一写恐怕要来不及了。
经过这一周的恢复,我感觉语感慢慢地又找回来了,尽管,写故事的时候还是感觉有些仓促,但我想先写起来,不要坐在那儿光想不写。再好的构思如果不写下来,你连检验好坏的机会都没有,还是多写多练吧。
就像昨天写的那篇关于中年婚姻危机的文章,其实,构思并不完全到位,但是,靠想的话,永远不知道主人翁到底怎样说话,情节到底怎样转折过度,只有写出来了,才会再细读,觉得太突兀的地方,我们再改进它就好了。特别是经过大家的点评,自己得到很多的启发。
这样的写作训练,必将带给自己一点一滴的提高,我相信,这种提高是潜移默化的,是水滴石穿的过程,是一个需要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更重要地也要讲究怎么写
何谓提炼?提炼是一种感悟和体会的过程吧。不触动我们的事情不写,没有深刻的体会的内容不写。
我们写过文章的人就都知道,没有一个故事是完全虚构的,即使人物是虚构的,但故事的灵魂或者思想一定是真实存在的,或者是听说的,或者是作者自己感悟总结的。
因为我们要的是黄金。黄金是什么?它是会发光的,这就是我们写出的高于生活的那个部分。
我们写人写事,来源于生活,写得准,写得实,是一种形而下的要求,贾平凹说过,“文得有形而上的升腾,如古人所说,火之焰,珠玉为宝气。”这可能就是我们感受到的文章的启发性、思想性、艺术性吧。
这一点,对我们普通的写作者来说,是很难的。就像我昨天写得那一篇文章,就感觉,我写这样一个故事,是因为这个故事中的一些元素在我身边让我感触到了,但是,当我把它编成一个故事的时候,却缺少了一种力量,就是我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表达出了一部分现实,但怎么样才能解决现实的一些困境,主人翁应有怎样的思考我还是没有想清楚。或者说,我只是给大家带来一些探讨的话题,这说明我的思考力还是不够的,或者说,这个故事,在我心里沉淀得还不够,就轻易地出手了,当然,我发现这个故事,不能轻易放弃,但是如果思考不够,就会使文章缺少了一些光芒,也就是说,我提炼黄金的能力还有很多的欠缺。
第三个是不停地读
铁凝曾经说过,假如说我们正在生活的生活是一种生活的话,那么,读书可以视为愿意从事写作的人的第二种生活。她是把读书提到这个位置的。莫言也说过,“我们希望灵感频频降临,就要多读书多看报。”今天我也再加上一条:多看简书首页好文。
在进入简书的这半年里,通过文友和老师们的推荐,我先后也读了一些作品,像《
鲁迅小说全集》、《世界短篇小说精华》、《软埋》、《一地鸡毛》等,订阅了《收获》杂志,当然,也关注了很多的简书优秀作者,跟踪了《当代》等订阅号,感觉自己能从不同的书中看到更多的人生体验,对自己写作灵感的获得是很有帮助的。
第四:炼金的耐力有多久?
铁凝说,“文学,实在是一件很笨很笨的活儿。”现在,人们把写作比喻为码字、搬砖,其实,这都是写作这件事既宏观又细碎的写照。
你说大,文字表现天地宇宙,世间万物,你说小,却又是小到那么一个方块一个方块地积累,一步也虚不得,这一个字一个字,想想都是辛苦的,像极了淘金者要千遍万遍的过滤。也只有经历了辛苦,才能淘尽了泥沙,才会露出闪亮的黄金。
选择了写作,也就是选择了一条考验耐力的路,好在,这是一条提炼黄金的路。
对于热爱的人来说,文字就是生命的黄金,是生命的光。
那么继续吧。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无戒365写作极限挑战营 第8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