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论话剧中台词的声音表现力
——《永远的党支部》观后感。
朱剑玮
通过好友主持人、中国戏剧文学学会予琼的介绍,我认识了编剧王鹏博老师和都子老师,走进了北京九八国际青年艺术剧团。
王鹏博老师,2012年金狮奖最佳编剧奖;连续三年获得北京市戏剧创作一等奖;担任过五十多部舞台剧、电视剧、电影的编剧兼导演。
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项目获得者。
其中为北京大学创作的百年大戏《教育就是兴国》的手稿,被永久珍藏在北京大学文史档案馆。
我赞叹,王鹏博老师,都子老师,是真正做事、做文化艺术的老师,是真正优秀的话剧团队。
他们获得过很多话剧舞台的第一。
人如其名,姓王,品质属性王也,作品带着王者之大气,名鹏博,鸣的是志向高远的大鹏之志,博的是博大,作品磅礴是其风格。
王鹏博老师和都子老师的北京九八国际青年艺术剧团是非常优秀的。
大型史诗剧《永远的党支部》,从剧本之里说,是非常好的一部剧。
巧合的是,我和予琼一周内登门拜访了两位文化艺术领域的大家——王鹏博和刘迅甫。
一位大作正在写党,一位大作写完农民工并在人民大会堂上演过三次。
党是高屋建瓴,农民工是社会真实的基层,基石。这都是时代大作。
我荣幸参加演出《永远的党支部》,是实践,
在剧组从事艺术工作,对我来说是一个提升,作为观摩,我是带着思考的学习。
从编剧《永远的党支部》剧本来说,我另附一篇文章。
从话语的声音艺术来说,我先写一篇文——小论话剧中台词的声音表现力。
剧团中,年青演员们的声音都很好听,很好,是非常好的艺术人才。
单从声音条件来说,专业人员声音都好,没什么可说的,中国好声音在中国有很多很多很多,
真正成为一代艺术家就是在细节上处理,
专业源于细节,表现的“分寸感 ,轻重拿捏、节奏缓急”,
这几个字可以说基本就概括了影视剧和话剧的声音台词艺术。
我在观摩话剧时,带着电脑笔记本,记录下当时的感受,
我在想如果我站在台上或者我作为导演会如何处理?
吸引人(观众)的地方是轻读,
抓人心(观众)的地方是慢说,用中音。
震撼人(观众)的地方是大喊。
喊要有控制,要有美,注意三点。
一、要用坚实的底气,这是生理美。
二、雄浑的中正之气,这是气质美。
三、还有明亮的高音。这是技巧美。
相对来说年青演员的底气足,学会气沉丹田都可以,明亮的高音是需要练习的,一但练成功了是很漂亮和值得自豪的,
但是高音处理的,喊的有艺术的,殷之光声音亮,朗诵主要靠喊,喊上去不劈,造就了早年的朗诵艺术家地位。
老爷子80多岁声音还是明亮的,可见常练习,可以延长艺青春。
喊的漂亮的是徐涛,徐老师的朗诵处理是比较有层次的,一篇朗诵也就一两处需要喊,徐涛老师的喊是声音中的书法,在放声时,那一顿一捺的处理都是设计后表达出的艺术效果。
我个人并且能代表许多人的感受,喊的好和妙,是徐涛朗诵艺术技高同样级别朗诵家们一筹的一个技法。
(此处略 个人的艺术追求 3段)。
单说声音好听,我觉的,中国舞台上会有一千个中国好声音,但是生理美、气质美、技巧美三美合一,似乎还只是那几位,曾经我老师级别的,那就是李易、孙悦斌、姚宏、齐克健、苏扬、徐涛的少数几人。
有的艺术家也很好,比如乔榛在青年、中年时期,声音非常有美男子的气质美,晚年时,乔榛声音的格调气质都被什么给限制住了。
王刚老师呢,王刚老师声音明亮部分美,
王刚老师最大特点是技巧美,从灵气上说,王刚更灵动。王刚老师属于中国顶级语言艺术家。
张家生老师是知识分子的气质美,也具备三美。
如果说方明老师,小时候觉得他《沁园春·雪》朗诵的美,当我真正对声音有鉴赏力了,总觉得方明身体受伤了,后来有人告诉我,方明老师确实是动过手术。
香港TVB的配音演员,我很喜欢,以后再论。
其他的艺术人员也有好的,不很知名,知名的声音语言艺术家,我提一个共同的要求是,烟火气太多,演个“爸爸妈妈哥哥姐姐之类或者现代文”,都是红尘里的人间情感,这里面的技术、技巧、方法,我觉得中传、北影、中戏的老师和同学们、都在追求,我没什么要说的。
以上我谈到了声音美、气质美、技巧美。
下面我再来谈谈小说演播、话剧、影视剧中除了仙气以外的常规人物的台词功夫。
大型史诗话剧《永远的党支部》,各种人物情绪都有,有死有生,有愤怒,有信念、有信仰、有希望、有真情、有大爱。
先提一下书法艺术,我觉得,书法让方块字活了,是一字的活,几个字的活,让字有了生命,而台词是文字语言成为有声,所有的文字因为语言皆活,还原了时空中的情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这个时代,声光电全维的诗舞音画艺术真的是综合艺术,立体艺术、大艺术品。
需要我们真正先懂“琴棋书画诗舞”等再来研究舞台艺术,作为这种舞台工作者,真的是幸福。
尊重艺术,艺术就是理想信念。党教导我们,理想信念是最高的。
艺术是由艺术品体现的,艺术品是艺术家创造的。
下面我对此剧,讲两句我的感受。
李大钊的演员:声音很好,如果在此基础上加上三个感觉就更好了。
一、声音应该加入沧桑感。这从发音区的声音造型化妆来说,微调一下即可。
二、表演应该再放下来些,有胸怀的人的有特别的亲切感,这是人格魅力。
三、应该在加上李大钊特有的人物特点,这是典型人物,是历史特别的人物,这个需要创造,需要用心感格李大钊的灵魂、使之相通。这是抓魂附体。
媛:通过简单的接触,发现媛有极强的观察力,表演力,塑造力,在这部剧中,女共产党员的英气有,再体会一下内心的慈爱就更加的美。
以下二十一点是一个总结。
一、舞台上的所有演员要试着学会,用虚声的表达,会更加生活化。
二、“情感”的表达不是脑子里的大概其,有些像,要从心而发,表演一定要精准到位。
三、剧团话剧演员的声音都好,年轻气足,“生活的味道”再运用一些。
四、大家都用了自己的同一个声区说话,如果是一个人播一部长篇小说,那就掰不开人物了。声音化妆 是一门课。
五、现在话剧和以前不一样了,是耳麦话筒艺术了,这样呢,完全走戏。声音可以放下一个调。话剧界,普遍全在高音上,虽然不是播音腔,但是话剧调。我个人感觉可以稍微放下一个调,就这样的真实,艺术即模仿,模仿的生活状态就更加接近。
六、对演员的要求,我们在看演戏还是看真戏?
我感觉演员大多,出情绪时候,每句话的台词节奏,总差0.5秒的区间,需要微调。戏演的就更加准确。
七、演红军肚子饿,一定用虚声气声多,不能用那么多的实声。
八、哭戏,是要看哭群众,演员演的就差了一点点。但这差的一点点就是和艺术家表演功力的差距。
九、“出发!”等等台词,是关键点、 垦节处 ,这是最艺术、最出彩的地方。需要精雕细琢。
十、表演力是作用在观众心里的,这个力道,多一份就假,差一点力就平,用力深一分,打对点,就征服了观众。
十一、连长死的时候,倒的太快了。走的时候的背影 都应该身体有戏,这点我觉得倪大红 真是榜样,把背景都塑造成了历史人物画。
十二、还原时代的歌曲,歌唱演员,心里要回到那个年代,不要穿着过去时空的衣服,瓤是现在的。这不是咱们剧团歌唱演员的问题,是整个文艺娱乐界都存在的现象,心里没有触摸到那个时代的特征,这是一门课,应该在表演学中加入——如何还原历史时空的当时人的心理特征。
十三、我觉得男解放军跳舞最好,笨笨的样子很拙,这才象解放军,真来舞蹈艺术家就艺术夸张了。就假了。
十四、地震是危及生命的,生命的可贵,一定把“活着”的头等大事给表现出来。恐惧、和震惊如何表现出?
十五、轻音、中音和喊的立体运用,我在前文已经做了论述。
十六、专业演员声音好,但很多都缺憾在声音太美了,这不是剧团演员的问题,是整个文艺、娱乐界缺少这种意识,一是声音太随意,再有名的演员,再著名演员,声音俗气,都是大失败,
但所有美男声,放在戏里,用那个最好听的声音部位,都是一种缺憾。
缺憾在声音的生活气息形象不够,虽然各位演员的基本功很好,但是现实生活的提炼力,还原力要下功夫。
十七、“有理不在声高”,声音有立体面,层次感,大家都多体会,共勉。
十八、情绪的爆发点,该高的时候,还要更具有穿透力。这就是功夫了,我们共勉。
十九、饰演黄文秀的妈妈、爸爸两位演员功力深,我是被2位感动哭了。可见,艺术理论和艺术感觉是共识。
二十、饰演黄文秀的演员,台词 弱点,值得一提的是,这场戏,是“灵”与“人”的对话,“灵”的声音如何处理 ?“灵”的感觉如何塑造?这是特殊的。这是两种生命在一个时空交错,是特殊的,是最感人的,是全场的“泪”点。我可以帮助设计一下声线。
二十一、年轻演员在塑造老年角色声音的时候,确实用了声音化妆,但是化的比较假,老年人气虚,不只是嗓子装一下,要从几个方面入手。
以上二十一点,是我在观摩演出时,随手在笔记本上的记录,回家后的整理,难免有遗漏,个人观点,特别奉上,不足之处,欢迎指导,共同进步。
再次感谢编剧王鹏博老师、导演都子老师、予琼和两位领诵演员虎子、月圆及北京九八国际青年艺术剧团所有工作人员。
朱剑玮
2021年3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