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读《月亮和六便士》有感
文/雁儿
毛姆是我敬佩的作家之一,他的《月亮和六便士》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把它读完。那天读这本书的时候是正月初三,城市的人们都出远门了,或是回家探亲了。寂静的街道,寂静的窗外,是适合读这本书的。阅读的环境很享受,阅读后的心情却有些沉重。
有人说“生活不止有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月亮就是诗和远方,六便士就是生活的苟且。说这句话的人实在有太大的野心,就是要霸占着眼前的苟且还要拥有着诗和远方。也许说者无意,听者有意,文中这位拥有着眼前的六便士的证券公司的经纪人,过着优雅的成功人士生活的主人公,却放弃了这一切,在不惑之年重新去追求他认为的诗和远方。月亮是缥缈的,皎洁的月光在蓝色的天幕中穿梭在轻纱似的微云,给人感觉它就在眼前,似乎伸手可得。殊不知,你踮踮脚尖伸手的同时,便知道诗和远方不过水中月镜中花罢了。
可是,如何有那么多的人以为自己不仅拥有了眼前的苟且同时也霸占着诗和远方呢?在我看来,那不过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假象而已。中学读文言文有古人云: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也,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古人尚且知道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必须舍弃其一方可完成其二的梦想。到了我们这里,却不是这样。人们在苟且的生活中添加了所谓的诗与远方,然后是一副优雅的生活,文艺般的不食人间烟火。
文中主人公思特里克兰德就是在鱼和熊掌中择其想要的,他渴望画画,他渴望创作,但是他四十多岁了才开始学习画画,他毫无绘画基础。 绘画界没有人认识他,他是无名小卒中的小卒,他卑微到沙土里。但是,因着执着的追求,他拖着沉重的步履前行在追求诗和远方的路上,在他的眼中,他只有走上前,去触摸艺术,去感受内心对艺术发出的呐喊,即便沦落为乞丐,即便快要死了,都在所不惜。硬生生地从砂砾中开出了一朵绚烂的花。
六便士对每个人来说是维持肉体活着的需求,月亮是灵魂深处散发出来的渴望,二者终是难以在世间彼此妥协的。如果有人说他已经苟合了,那无非是一种假象,以蒙蔽自己或是蒙蔽别人罢了。
前不久,看到一个日本老人放弃他在日本的优越生活,只身来中国农村普及有机农场知识,大家不理解,他一度找不到可以支持他理解他并愿意收留他的单位。我想这位老人也是在听从他灵魂发出的那一声声呐喊而断然放弃了他的六便士的。
月亮和六便士终是不可兼得的,唯有舍六便士,以嫦娥奔月之义无反顾之势去享受那份诗和远方的宁静致远。也许此时,心不再催促,灵不再烦躁,一切便可心安理得了。前方的路没有人知道,但只有心懂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