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说:“你的儿女,其实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于自身渴望而诞生的孩子。他们借助你来到世界。却非因你而来,他们在你身旁,却并不属于你。”
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该去的地方,有自己该走的路,不是父母可以为所欲为的控制,操纵。
孩子不是你实现梦想的工具
明星郑爽的妈妈接受采访时曾说过“小爽做明星,其实是实现了我的梦想。”那么为什么她不去自己实现梦想,非要将自己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
成为明星的郑爽身上有着一种与演艺圈格格不入的分离感,她喜欢演艺事业,却总是有着一种疲态,难以与演艺圈和谐相处。
刘天池在郑爽参加《演员的诞生》后评价她“从自己的人格中分裂出来一个面对媒体和公众”。爽爸曾说“我们有点拔苗助长了,小爽的23岁青春就是浓缩的人生”。
揠苗助长,望子成龙,是很多父母的通病,他们将自己年少时未完成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逼迫孩子去完成他们的梦想,最后获得与有荣焉的感受,沾沾自喜,觉得自己的孩子最棒。
却不知孩子在为父母的梦想买单的同时,又受到了多少伤害。
据统计,在中国至少有三千多万孩子在学钢琴,就是说你问10个孩子,肯定有一个孩子告诉你,他在学钢琴。为什么会有如此多的孩子学习钢琴,他们非常热爱以至于天天练习不放弃?答案是否定的。我相信有一部分孩子是在家长的强迫下去学习钢琴的。
我高中同学慧林,钢琴八级,但一过钢琴八级,她就完完全全不碰钢琴了,甚至听到钢琴曲都要皱眉头,钢琴对她而言只是已经考过了的八级证书,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意义。
他们学习钢琴只是父母的要求,并不是他们真正想要做的。或许他们真正想做的仅仅只是玩玩泥巴,跳跳绳,吹吹泡泡,这些简单的快乐却被父母的要求打断,被嫌弃,被放弃。
孩子是为他自己的梦想而活的
每个孩子来到这个世界,都是带着他们自己的梦想来的。
我在厦门旅游时看到一个小帅哥骑着改装过的自行车售卖咖啡,最吸引我的是有着黑白两色波点的自行车,可爱的像一头奶牛,莫名的吸引着我的眼球,诱惑着我去捧场买一杯咖啡。
小帅哥利落的为我冲泡好一杯咖啡,递给我。闲谈中得知他每次出来都会预先在ins上公布地点,这样他的粉丝就可以知道店开在哪里。他每天的生活就是环岛骑行,累了就停下来卖咖啡。他说“在海边骑行,咸咸的海风吹过,还有咖啡香,这是他最想要的生活。”为此他辞去了待遇丰厚的工作,一个人来到厦门过他梦寐以求的生活。
没有一个孩子应该为他父母的梦想买单,他们应该为自己的梦想奋斗。
三毛说“大部分的中国父母,将孩子当做命根,将孩子视为自己生命的延伸与继续,期望自己一生没完成的理想和光荣,都能在孩子身上实现。”
几十年后的今天,大部分的中国父母还是这样,还是希望孩子为自己完成梦想,考高分,进名校,有好的前途,飞黄腾达。但从未有父母支持孩子的理想,支持他们完成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