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是我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在以往传统的才子佳人小说一流上又开辟了一重新境界。今天,我便试着归纳分析一下《西厢记》对《红楼梦》的影响和启发。
一.直接引用
《西厢记》是元代王实甫所作的杂剧,讲述了书生张生(张君瑞)与相国小姐崔莺莺在侍女红娘的帮助下,冲破孙飞虎、崔母等人的阻挠终成眷属的故事。
《红楼梦》里,宝玉的小厮茗烟给他弄来了许多小说,其中便有《西厢记》。宝玉一日在园中看《西厢记》时,正好被黛玉撞见。两个情窦初开的玉儿共读了一回,从此他们的交谈中便时有对《西厢记》的引用,也算是别人难懂而他们心照不宣的小默契了。
在看完《西厢记》后,宝玉一时忘情,把书中的情侣比作他和黛玉,说他自己便如张生,是“多愁多病的身”;将黛玉比作崔莺莺,是“倾国倾城的貌”,惹得黛玉大怒。
黛玉为何恼怒?原来,虽然她已心系宝玉,但黛玉从小教养良好,是个清白自重的未出阁的姑娘家。
而《西厢记》中的崔莺莺在未出阁时便与张生有夫妻之实,这在古代人眼中是有失检点的。
宝玉冒失地将黛玉比作一个不检点不自重的姑娘,怨不得黛玉要十分恼怒了。
虽然黛玉当时怒斥了宝玉,但她自己对《西厢记》中张生和崔莺莺勇于突破世俗自由追爱的态度,以及两人终成眷属的美满结局,想必也是十分羡慕的。
所以,她才会在说令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说出“纱窗也没有红娘报”一句,在房中感叹“每日家情思睡昏昏”之语,暗暗表达自己对宝玉的相思之情。
二.借鉴化用
有一次,宝玉受气,写出“戕宝钗之仙姿,灰黛玉之灵窍”等句,不仅受启发于庄子之书,更借鉴于《西厢记》中张生心中对莺莺爱而不得的怨念:你也掉下半天风韵,我也放去万种思量。
宝玉虽爱众姐妹之冰清玉洁、才高气清,但一想到众姐妹将来都要出阁离他而去,黛玉和他也不知结局如何,未免没有此意:若你不那么高雅聪敏,我们又何必多这些相思之苦?
还有宝玉祭奠晴雯的“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之句,《西厢记》里也有句类似的——是张生病后对莺莺又爱又怨的感叹:是你无缘,小生薄命。
这句话应在宝玉黛玉的身上,何尝不是如此,读到此处,我不禁为古来有情无缘之人一大哭!
还有林黛玉一次的自悲自叹,与《西厢记》是有直接关联的。她想:崔莺莺虽然命苦,却有孀母弱弟,而今林黛玉一并连孀母弱弟都无,何其薄命!这一对比,更突出了黛玉的可怜无助之态。
三.批判
《红楼梦》对《西厢记》虽有借鉴,但曹公却是用批判的眼光看待这本书的。
他借贾母之口对《西厢记》一类小说进行了批判嘲讽:
开口都是书香门第,父亲不是尚书就是宰相,生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个绝代佳人。
只一见了一个清俊的男人,不管是亲是友,便想起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礼也忘了,鬼不成鬼,贼不成贼,那一点儿是佳人?便是满腹文章,做出这些事来,也算不得是佳人了。
可见曹雪芹虽然有些超前的思想,描写了宝玉黛玉的自由恋爱,却认为凡事应有个度,批评了类似《西厢记》里那种瞒着父母两人苟合私奔的事情,借贾母之口说这类人纵使成了良配,也算不得人品端正。
贾母这一席话,不仅是警告宝钗不要老拿“金玉之说”说事,也提醒了黛玉要洁身自爱,不要偷食禁果越出雷池。
四.超越:无立足境,是方干净
据才子金圣叹所批,《西厢记》的结局便是张生草店梦莺莺,后面的“有情人终成眷属”不是王实甫原作,而是后人续写的。
按这个说法来看,《西厢记》的结局,就是张生上京赶考时在一间旅舍里梦见了崔莺莺,前十五章无数的温柔缱绻,突然在一个梦中戛然而止。
其实无论张生和崔莺莺最后有没有在一起,百年后他们终会化作一抔泥土,细思前事,不正如一场大梦吗?
世间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
《红楼梦》的书名中便有“梦”字,又多用“真”“假”二字来叙事演说,最后贾府走向败落,宝玉出家,当时的繁华恩爱过眼皆是一场空,正应了它的“梦”字。
《西厢记》以喜剧收场,没有指出“到头都是一场空”之意。
而《红楼梦》以悲剧收尾,比西厢记更多了一层“无立足境,是方干净”之意,悟得更彻,破得更切,解得更痛。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是平生书事,愿每日与您共享书中智慧。
引用:《红楼梦》《西厢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