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每天都在面对各种胆怯时刻:公众演讲、会议发言、面试、向投资者阐述商业理念、争取被提拔的机会;恐惧任何他人对自己不满,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等等…
如果你也饱受这样的痛苦,读完这本书会发现,你不是特例,不孤单❤️。
心理研究人员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发现曾经历或正经历这类“胆怯时刻”的人存在于各类人群当中,不分男女、阶层、专业领域,没有特定的职业、种族、文化群体之分。调查中,至少2/3的哈佛商学院学生有过类似的心理体验。
那什么是好的表现呢,好的体验呢?
有没有见过这样一场演讲,一个人站在舞台的中央,他的语言很精准的传达内容,整个人散发着力量和光芒,他的内容打动你,他的力量深深的感染你…
有没有听过一堂课,讲师与所讲内容融为一体,自如地展现,小小的讲台就是他的舞台,他不只是在讲课,更是用身体和情绪把课程表现出来,浑然天成…
甚至是一段即兴的发言,一开口就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于我来说,最能展现这种感觉的应该是演员在舞台上的表演。很长一段时间,特别喜欢近距离看舞蹈表演,演员们全情投入的表演,感动地默默流泪…
以上给我同一个感受就是,[淋漓尽致、尽情绽放!],那种毫无保留的投入,展示真实的自我,特别让人感动。非常仰慕这样的表现以及生活的状态。
现实中,却因为恐惧,总是尽量地避免成为焦点的场合,那些未能逃掉的场合,我想,伪装的还不错吧,但是那种心理的恐惧和焦虑只有自己知道。过后不断的重现尴尬时刻,担心着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整个人都不自在了,几乎无法享受接下去的时间……
这种体验,正是本书讲到的,没有“存在力”的表现:
【挑战时刻之前非常紧张、心跳加快,过程中声音变的很细、脸发烫嘴唇干,词不达意,说完一句忘了下一句。过后大脑里一遍一遍重复尴尬时刻,不停的剖析,不断揣摩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担心明天会发生什么…。】
1、什么是“存在力”呢?
存在力是一种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现象。当我们拥有存在力时,我们能够领会并自如地表达我们真实的想法、感受、价值和潜能,自然运用语言和非语言进行交流。我们说的话、情感、意识、身体、面部表情都浑然一体。存在力,让我们临危不乱。
1.1“存在力”是一种临场影响力
一位学者分析了多个风险投资演讲的视频,结果令人惊讶。
“投资人在判断谁拿投资最重要的因素不是演讲者的资质或演讲内容,而是演讲者在演讲过程中展现出来的自信、放松的状态和激情”。这种极具存在力的表现表达了他们充分相信自己的项目,比语言更有说服力。
有关应聘者的研究同样发现:
应聘者表现出的存在力越强烈,评委评分越高。对他们来说存在力意味着可靠性、可信度、真实性。
有一点紧张是可以理解的,因为你正在做的事对你来说事关重大。应聘者越是努力给对方留下好印象,使用的技巧越多,面试官倾向于认为不诚实,过于刻意。
表现出更多存在力的人对自己的表现感觉更好,他们认为自己已经竭尽所能发挥了应有水平,离开时感到满意,没有遗憾,不关心结果。
1.2 “存在力”是一种力量
当我们感到有力量时,我们感觉轻松自如,觉得一切尽在掌控中,对机会的感知能力比对威胁的感知能力更强。
某种程度说,存在力就是一种力量,一种我们赋予自己的特别力量。
实验证明失去力量的状态下我们处于弱势心理,对抗干扰信息、控制感知的冲动变得很困难。被广泛熟知的心理学名词“社交恐惧症” “焦点效应”,都是弱势心理的负面效应。
拥有个人力量,可以让我们找到最佳自我,相反则会让人心理扭曲,迷失。
1.3 “存在力”来源于相信并认可自己
存在力源于你对自己的感情、信念价值和能力的深信不疑,不是假装自己有能力,而是展示真实的自己,真实具备的能力。
那么“真实”的自我到底是什么?
组织行为学教授:劳拉摩根罗伯茨,致力于研究职场中如何培养真实、积极的个性。她说我们都经过这样的的时期:感觉自己充满活力、忠实于自我、发挥出了最大潜力。
她认为通过以下问题可以帮助我们辨别最佳自我的特征:
(1)哪三个词可以准确形容你的个性?
(2)你让自己最快乐,获得最佳表现的秘诀是什么?
(3)回想某一个你正在以一种“自然”和“正确”的方式做事的时间点(公司或家),你今天会如何重复?
(4)你的显著优势是什么?你将如何发挥他们?
数百项研究对自我肯定进行了测试,进入一个有潜在威胁的环境之前,肯定自我最深层次的价值观,能够帮助人们克服焦虑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实验对象肯定的是自身的核心价值观,如家庭观、交友观、健康观,对工作、宗教的看法等,而不是与当前面对的事相关。不必为了演讲而睡服自己“擅长公共演讲”。
2、没有“存在力”的根源
儿童时代的经历、家庭或生活的重大变故、社会预期、偏见和歧视、性格以及在学校和工作场所的经历都可能导致没有存在力的表现。
调查发现,完美主义者和有表演焦虑症的容易产生弱势心理体验,他们自我接受程度低,自我感觉对环境的掌控能力差。
为每一个案例找到原因是不现实的,因此本书作者及相关研究人员致力找出科学、实用的干预方式。帮助人们去应对现实中的每一次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存在力是让你展示真实自己的真实能力,而不是假装自己有能力。
因此我们需要辨别,你的每一次紧张和恐惧是因为准备不充足,还是缺乏能量?
事先的充准备很重要,之后开始准备进入存在力的状态,即使没做好,也要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3、通过自我助推获得“存在力”
人们普遍认为人的思想和感觉塑造了肢体语言和行为表现,研究人员发现我们的肢体言也同样对内在情绪、心理产生影响。
例如,一个人做出微笑的表情,测试发现即使他实验前心情不好,也开始感知到开心的情绪;做出痛苦的表情,或是在眼睛抹上水滴,感受到低落的情绪。
对于人们肢体行为的研究发现:
强势心理的人,一般做出扩展性姿势,运动手臂摆动大,占用更多空间,传递了更多的信心…
弱势心理的人,紧张的情绪和情感压力,引起了收敛性动作,喜欢身体蜷缩,导致了发挥失常,紧张过度…
相反的,受实者进入威胁环境之前,请他们摆出扩展性姿势,这些扩展性资深促使身体产生了生理变化,睾丸素上升,皮质醇下降,也就是获得存在力的内在生理反应。
3.1 高能量姿势-让身体决定心理
研究人员进行了上百项研究测试身心之间的联系,从调整呼吸、练习瑜伽、降低说话的声音、摆出高能量姿势,或身体坐直等等。结果很明确,舒展肢体,可以改变自我感知的方式,拥有更积极的心态。
自我认知
扩展性姿势能够唤醒积极的记忆,对当前和未来抱有乐观的心态。
摆出高能量姿势者,能够更好的完成任务,抽象思维更敏捷,思路清晰。
行为趋向
保持扩展直立坐姿会增强人们对自身领导力的感知,小学生保持直立坐姿,完成作业比其他人更有创造力。
高能量姿势让人们在一些亲社会场景中更愿意采取帮助行为。
舒展身体可以帮助你心无旁骛地接近目标、采取行动,并持之以恒。
增强自我引导力
扩展性肢体语言增强了我们对自身力量和技能的感知,提升了表现。
举重物之前,摆出高能量姿势,感觉物体比较轻,反之亦然。
高能量姿势增强了人们对疼痛耐受力。
扩展性姿势从生理上为你找到存在力,战胜了直觉上“战或逃”的心理状态,帮你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3.2 高能量姿势参考
以下为研究人员提供的一些扩展性姿势的参考,需要说明,不一定对任何场合任何人都有用,没有一个解决方案是万能的,你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舒展方式。
3.3 瑜伽缓解焦虑
实验研究证明,习练瑜伽能够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了疼痛管理的效果。行为方面加强了成瘾管控能力,提升了工作和学习方面的表现等,同时对于治疗PTS(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有很好的效果。
除了扩展性姿势瑜伽最基本的动作就是缓慢而有节凑的呼吸,呼吸触发调整了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很多生理和心理的干预措施都是集中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调节。
因此,即使不做瑜伽,你也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通过呼吸控制,达到这些效果。
3.4 电子设备的影响
电子设备越小,为了使用它身体的压缩程度越大,保持这种压缩姿势时间越长,心理上弱势程度越大。
不得不长时间在电脑屏幕前工作时,要仔细选择电子设备的大小,安排好空间,确保保持挺拔扩展姿势。可以把鼠标放得尽可能远一些,迫使舒展身体。
3.5 日常自我助推,提升自身力量
开启你的一天:
原则上每天都是一个新挑战,起床后练习几分钟你喜欢的姿势,为高能量一天做准备
睡觉前或起床前舒展肢体
刷牙时一手叉在腰间
不要长时间看手机;多运动:跑步、瑜伽、跳舞等等。
办公场合:
把喜欢让你开心的人物高挂墙上,吸引你舒展向上看
用耳机打电话,电话中舒展身体
试试站着工作,工作间隙休息几, 四处走走
不要在冷气房用毯子包裹自己,多穿点
放慢决策速度是一种有力量的行为,即使压力很大也不仓促做决定。弱势心理让人迫不及待做决定,迫使自己让出更多自己的空间。
你不必今天把所有事情都做完,放慢速度是另一种形式的扩展。
会议或谈判:
缓慢做深呼吸集中精力
坐直或站立,微微抬起下巴
向后打开双肩,挺起胸膛
长时间坐或站,保持双脚着地,坚实稳固
如果只能坐着,把手臂放在椅后,双手紧握,迫使打开双肩 挺起胸膛
避免“企业臂”即压抑上臂只用小臂做手势,这是收敛姿势,让人感到尴尬焦虑
改变诠释的方式:将临场的焦虑描述为兴奋
演讲或汇报:
进入挑战场合前,以扩展性姿势热身
条件不允许身体摆姿势时,可以想象摆出有力量的扩展姿势同样有效
早点到达现场,充分舒展身体,把这里当自己的地盘,那么观众是来你的“家”
想象自己精力充沛,如鱼得水。想象自己毫无遗憾、心满意足离开现场,因为你发挥了最好水平,结果已经不重要了。
不要在等候室摆弄手机,站起来走一走
占用物理空间以及时间,利用停顿 ,不要害怕沉默
可能的话,尽量走动一下,占据更多空间,走几步,停下继续讲话,不要来回踱步
尝试放松喉部肌肉,让声调比平常低一些
犯了小错误不要慌张,所有人都难以避免,继续挺起胸膛
4、“存在力”在关系建立中的作用
与他人建立关系的前提是获得信任,如何获得信任呢?放下评判认真倾听。而只有具有存在力的人才能放下评判认真倾听他人。
会谈中:我们放弃发言、提出主张和认知的权利,会让我们变得更强大。
当你找到存在力时不以自我为中心,而是倾听他人,让他人感到被倾听,从而帮助他人找到存在力。人们渴望向你展示真实的自我,才可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并不是每次倾听都能获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事实上拥有存在力的一部分是接受可能让人失望的结果,而不会被这个结果打败。
人们在工作场所的存在力取决于4个方面:有效聆听、善于沟通、思维缜密、专心致志。即对工作角色的全身心投入。总而言之存在力体现在个人的专注行为上。
5、习惯的力量:从量变到质变
不同的环境和场合会引发曾有过的恐惧,或唤醒被遗忘的不安全感,或许我们不能克制情绪唤醒。但可以通过一次一次地克服,让自己获得更多的能量。
专注一件事,做出一点一点进步,每一次进步都会形成记忆,下一次感到惊慌的时候可以调用这种记忆,不断的强化自我意识,自我价值感提升后,不再焦虑更加镇定。坚持下去,改变的连环自然会被启动。
开始认可成功源于个人内在的、持久的因素,天赋和能力,而非外部因素,如运气。
5、摘抄内容:
1、“相信自己说的话是表达的真正核心”--管理学者乔纳森海格。一个不值得信任之人的提议是没有人愿意相信的。
2、存在力与性格无关,性格内向或外向同样可以展现出强大的存在力。
3、与他人互动中越焦虑越关注自我,事后会花更多时间揣摩互动时的情形。但这种揣摩并不真实,因为在过程中,我们过于关注自身,记忆并不能完全反应互动的情形。
4、焦点效应,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偏见。我们高估了别人对自己的关注,实验证明,人们远没有你想象的对你关注那么多。
5、我们应当注意到其他人并作出回应,但,过分关注他人适得其反,破坏我们的自信心,妨碍专注力。
6、我们总认为我们不可能喜欢自己正在做的事情并因此获得回报。因此,我们要么贬低自己的工作价值认为它没有真正的意义,要么忽视了我们能做好某事的原因,而认为自己是侥幸获得成功。
7、获得成就无法治愈冒名顶替综合征体验,还会加剧恐惧心理。世俗意义上的成功把我们引向歧途:我们为自己定了一个高不可攀的标准,以揭露软弱无能的真实自我。
8、通过一些列的姿势我们为了获得力量而不是凌驾于他人之上的权利。
9、研究显示通过西装笔挺和用力握手展示自信效果为零,一定要做到表情、肢体和情绪各方面的协调,你不需要刻意控制某一个肢体动作,自然的展现。
10、推荐图书:《心之道:致焦虑年代》《安静:内向性格竞争力》《美国众神》(讲述冒名顶替的书)《瑜伽治疗疼痛》《助推》卡斯.桑斯坦
《高能量姿势》读书笔记|20200702
【20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