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也就是姜子牙,是商末周初的政治家、军事家、韬略家,周朝开国元勋,兵学奠基人。
姜太公是周文王姬昌的首席智囊,辅佐他建立霸业。周武王即位后,姜太公成为周国军事统帅。辅佐武王消灭商纣,建立周朝。
后来被册封为齐侯,定都于营丘,成为吕氏齐国的缔造者、齐文化的创始人。
一、姜太公礼待伯夷叔齐
伯夷叔齐本是孤竹国的两个王子,孤竹国是商朝北方的一个诸侯国。孤竹国君有3个儿子,长子伯夷,次子亚凭,三子叔齐。
老国君希望三子叔齐继位,叔齐认为有失伦常,应该是长兄继位,就逃跑了。可是长子伯夷认为父亲的心愿是三弟,自己夺位就是不孝,也逃跑了。
在出逃的路上,兄弟俩又巧遇碰到了一起。一路上,他们屡次听说西伯侯姬昌有德、善待老人,因此决定去投奔。
等到了西伯侯属地,听说西伯侯去世了,他的儿子武王姬发正兴兵伐商。
二人就等在武王部队必经之地,想要劝阻。不久,部队过来,伯夷叔齐拉住武王的马头、扣住他的马缰绳大声说:“父亲去世不好好安葬守孝,却挑起兵事,这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却要去杀君王,这是仁义吗?(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
武王的部下听了,打算用武力惩罚伯夷叔齐的无礼,姜太公制止说:“不可以,这俩人是忠义之人。”说完让士兵把他俩扶到路边,部队继续前进。
很快,武王灭了商朝,建立了周王朝。伯夷、叔齐宁可饿死也不吃周朝的饭,兄弟俩隐居在首阳山上,每天以采野菜充饥,还作了歌谣:“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不久,俩人饿死在首阳山。
二、姜太公杀华士
姜太公被周王封为齐国国君后,他初来齐地,要建设家园,急需人才,求贤若渴。他听说齐国有个叫华士的人很有才能,品行高洁,但他不臣服天子,不结交诸侯,当时的人称赞他为贤士高人。
姜太公便再三派人前往聘请他,可是三次都被华士拒绝了。最后,姜太公断然下令杀死华士。
姜太公杀华士的消息马上传开了,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闻讯后充满担忧地问姜太公:“我听说华士是齐国难得的一位贤士,声望很高,民众很尊敬他,你为什么要下令杀他呢?”
姜太公当即严正地回答:“对于这种不臣服天子,不结交诸侯的人,他就不能为国为民服务,他的学识品行还有什么意义?
我身为国君三次聘请他,他都拒绝为国效劳,对这样的人,不惩罚反而奖励歌颂,是要他成为万众的榜样吗?让民众学他都不听国君命令、不为国家社会奉献?今后周王朝怎么管理天下呢?
周公旦听了也说不出话来。
三、姜太公为何对伯夷叔齐以礼相待,却杀华士?
其实比起华士,伯夷叔齐的行为更过分:
第一,半路拦住周武王,抓住他的马辔,斥责他不孝不仁;
第二,周王朝一统天下后,兄弟俩声称宁可饿死也不食周粟,隐居首阳山,以采薇充饥,更不可能向周王朝称臣,与周诸侯结交;
第三,编排歌谣,指责周武王以暴代暴,不明是非。
这三条的每一条都够杀头的了。但是姜太公不但没有杀他俩,还以礼相待。为什么呢?对伯夷叔齐以礼相待有什么意义?对,很有意义。
第一,榜样需要。伯夷叔齐作为王子,谦让王位,美名远扬,这样的谦谦君子可以作为公序良俗的典范。
第二,时机需要。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需要天下归心,民心向背是决胜的关键。所以讨伐商纣王的名义是替天行道,是因为纣王昏庸残暴,“自绝于天,结怨于民”,武王伐纣兴的是仁义之师。
仁义之师出征,不能滥杀社会名士。天下人都知道,商纣王剖杀亲叔叔比干,监禁贤臣箕子,逼得微子装疯卖傻,造成众叛亲离。所以武王绝不能伤害谦让王位的伯夷叔齐而失去民心。
第三,利弊权衡,伯夷叔齐的消极影响力并不强。周王朝天下已定,国势蒸蒸日上,前朝遗老怎么样也影响不了。
相比之下,华士的清高隐居,三次拒绝姜太公礼聘,实在属于自私行为。
自古以来的高人隐退大都源于国家混乱,君王腐败残暴,此时贤人出仕或被害,或不得不助纣为虐,所以不得已隐退。
而在清明盛世无论是隐士还是僧人道士,都要偶尔为国效劳。若太过自由任性,随心所欲,反而失礼了。
比如西汉初年,高祖刘邦都请不动的“商山四皓”,却被太子刘盈聘请到了。“商山四皓”真的想出山当官吗?
并不是。他们识时务懂人情,是因为有天时地利人和,他们才有机会饱读诗书。积累了满腹才学却不反哺民众,为民服务,就是枉读诗书,枉为民众称赞的贤士。
高祖刘邦请不动是因为自己修养不够,常常辱骂儒士,不尊重人才。经历过秦始皇焚书坑儒劫难的“商山四皓”对刘邦的不尊重人才心有忌惮。刘邦了解自己,对此也心知肚明,因此并不强求。
三、写在最后
人生在世,无不自带责任,所谓盗亦有道。就是动物也不可过度任性,否则也会被孤立,成为敌人美餐。
国家的清明稳定,发展繁荣,离不开各阶层民众的劳心劳力,辛勤付出,民众有权利生存,也有义务为国家服务。
华士太过自我任性,不识大体,不顾大局,绝不搭理国君姜太公,不考虑借助国家平台为百姓谋福利,因此被国君抛弃,以正视听,以明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