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就是一个普通人,但我也想在职场上获得发展,我想好好工作让生活过得更好。但,我总是有点力不从心……”
我是抱着这样的问题打开《隐形领导力》这本书的。
书的扉页上写着“写给普通员工的领导力实践手册”,这本书通俗易懂,案例对标,每一篇文章聚焦解决一个职场工作中遇到的痛点。
作者少毅是一位生涯规划师,同时有着丰富的职场经验,他曾用这套隐形领导力法则,帮助上万人走上了管理岗位。正因为他亲自辅导过大量的职场人,书中每一个案例都来源真实,作者从一个个鲜活的故事里,为我们提供了切实的解决方案。
也许有人会说,我不想做领导,我只想把自己想做的事做好,我并不需要领导力。
作者在开篇点明了这种思维误区:只要你想做事,想达成自己的目标,就不可避免的需要借助别人的力量,这个时候,你就需要领导别人。所以,本书提到的领导力,更多的是指一种影响力,一种通过自身行为去影响并调动身边资源的能力。
我见过太多的人,包括我在初入职场的那几年,在工作中很努力,但总是得不到太多的认可,也很难有机会获得成就,造成这种困局的原因是,我们只是在调动自己,让自己投入时间和精力去做事,却不会调动别人帮助自己去做事。
很多人正因为没有掌握这份调动资源的领导能力,尽管辛苦付出,却只能盘踞在职场的基层。
我梳理出三种普通员工常见的职场困惑,通读全书后找到了对标方法,总结出了3条普通员工的升迁之道。
困惑一:我的工作内容很基础,很简单,很难做出成绩来被领导看到。
对标方法:把小事做成大事
书里作者举了阿里巴巴前任总裁兼CEO卫哲的例子。
卫哲初入职场时只是一名实习生,工作内容只是负责翻译和剪报。他暗中观察哪一类是老板看过的,然后重点剪裁。打印资料是基层员工必做的“无聊”工作之一,但卫哲在打印资料时会根据领导的习惯和偏好来调整字体和字号,并且按资料的重要性进行排序。这样的基层员工当然”出挑“,很快他就被步步提升,成为当时行业内最年轻的副总,后在马云的力邀下加入阿里巴巴,并被委以重任。
也许你会在内心”鄙夷“,这不是在巴结老板吗。其实不然,老板也是我们工作中的服务对象,帮助老板获得高质量的信息是员工工作能力的一种体现。
作者总结到:把小事干成大事,就是不要只盯着自己眼前的工作,而是去思考自己工作的意义和目标。
看到这个案例,让我想起了自己的一位同事。
我的同事多年来在助理岗位上默默无闻,但有一次,他拿出了自己服务市场中一位经销商细致的数据分析,保管数据表格是他的日常工作,在常人看来,那是个没过多含金量的琐碎的工作内容,但他却能在大量的数据表格中针对某一个重点市场做出细致的分析,给领导和工作团队提供了另一个分析市场的视角。从而从众多的助理级员工中获得了一次脱颖而出的机会。后来,这位同事成了大家心中公认的数据分析师。
那怎么才能把小事做成大事呢,作者也出了方向,那就是让自己向工作的上游和下游延伸。
再平凡琐碎的基础工作也有链接这工作的上下游,比如卫哲,他承担的只是打印资料的工作,但资料的下一个去处是要交给老板阅读,所以,他会向这项工作的下一步延伸,为老板把资料进行排序,方便老板查阅和存档。
类似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比如负责前台接待工作的人,每周把来访电话做一份总结,一个季度后找到了重点反馈问题的提及率交给销售部做为产品改进的参考;一名做行政工作的员工,每周采访公司中一位部门主管,采访了20位后,形成了一份成功者经验方法总结,共享给同辈们学习……
这些把小事做到极致,并把目光延伸到工作关联部分的人,都在看似简单的工作中做出了自己的”成就事件“,获得了被领导认可的机会。
困惑二:我把经验教给同事或新人,会不会”带出徒弟,饿死师傅“。
对标方法:关注不同层阶的职业能力
作者有一次参加了海底捞的员工分享会,发现有位老员工事无俱细的给新员工分享工作经验。作者问海底捞的主管:”这些老员工分享自己的宝贵经验,不害怕新人超过自己吗?“这位主管回复:”少毅老师,这位老员工希望成为明星员工,将来还想成为店长,这点经验对他来说不算什么。“
由此可见,这位老员工毫无保留的手把手给新员工传授经验,原因很简单,在他眼里,他根本不想成为优秀的服务员,他的目标是优秀的店长。如果他只想做服务员,就会和身边的同事竞争,但当他想更上一层楼的时候,他就会成为领导者,去帮助身边的同事。
所以,要想超越,不是把控着经验不外传,也不是去一味的拼体力,拼加班,而是要在更主层次的资源和格局上努力,让自己成为领导者。
而这个更高导次的格局背后的逻辑,是每个人的职业能力有四个层次:执行、流程、标准、规模。你在不同的层次上努力,就会因俱备相应层级的能力而获得相应职位的提升。
书中特别聚焦到流程和规模这个层次,做了更详细的举例和阐述:如果你在执行层面上已经胜任,如果想扩大影响力并提升下一步的能力,就要学会把日常的执行进行总结,以清单和手册的方式形成流程和标准化的操作指引。
作者写道:每一份工作必然都有自己的流程和方法,只是我们很少去思考和沉淀,只能靠自己投入更多的时间才能做得更好。我们没办法把自己的能力复制给别人,也就更加谈不上有精力去指导甚至去领导别人了。
读到这个段落时,我想到了自己工作中的一些案例。我们带的项目组在每次取得成果后,都会按要求做一个工作报告,这个工作报告中呈现的其实就是经验的总结,报告中,会把执行过程、分工方式、收获和不足形成文字,当其他省区的同事想了解相关项目,我们就能及时输出让两个、三个甚至更多的省受益。
当我们具备了形成流程和标准的能力,我们的影响力范畴自然就会增大。
所以,不用把经验藏起来,当我们把经验或思维从执行上升到流程和标准,把能力沉淀为清单和手册,努力把能力复制给身边的同事,我们的能力就会有质的飞跃,自然而然的, 我们就会成为团队的领导者。
困惑三:我也想在工作中作出成绩,但我的资质和能力有限,工作中总是有点力不从心,
对标方法:善于请领导来帮忙
工作中,我们躲着领导的理由有很多:
内心害怕领导,不敢去打交道。
领导太忙,不想去麻烦领导。
找领导不就证明了自己能力不行吗?
作者在书中告诉我们:工作中,领导是我们最应该去调动的资源,善于请领导来帮忙的人更受领导重视。
每个领导都有三大资源能帮到我们:权威、经验、人脉。
书中有一个特虽典型的故事:作者的学生娇娇,因为学历不高,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实习的工作,实习期间,她把领导当作资源,做工作时多琢磨、多请示、多反馈,实习期间在领导的帮助和辅导下,工作完成的还算不错。可惜最终还是因为学历原因没有转正。娇娇很灰心,但作者给她支了一招,去找领导帮忙。
娇娇写了一份实习总结发给了领导,总结中记录了自己实习的成长经历,领导看后非常感动,发朋友圈说这是她带过的最好的实习生之一,可惜没有留下来,问大家谁愿意收这个有潜质的徒弟。后来,这位领导的朋友们纷纷来要娇娇的简历,娇娇很快找了工作。
这个故事有没有让你脑洞大开!
其实,做为下属的我们首先要打破”求助即丢人“的误区,身边有能力有资源的人求助,化解自己困境的同时,还能让对方感到被需要、被重视、有价值。这个时候,求助就成为了一种交换行为。领导是我们的资源,我们也是领导的资源。下属不怕累,努力提升自己为领导效力,领导有格局和抱负,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成就下属。上下级彼此配合,获得共同成长。
以上,就是我从书中梳理出的三条升迁之道:把小事做成大事、关注不同层阶的职业能力、善于请领导来帮忙。
”只有领导才有领导力,是我们认知里最大的陷阱“。每个人都是从职场小白一步步羽翼丰满,在基层打拼时,如果我们能提早意识到领导力带给我们的帮助,我们就能通过刻意练习,来增强我们身上的影响力,从而不断的提升调动身边各种资源的能力。
当然,这本书里提供的方法不止于以上三点,我们在职场的不同阶段,面对不同的问题需要更多的实战方法来解决,这本书8章33篇文章,提供了近30种方式方法,来教会我们如何看到领导力,并学会掌握它。
在这本书的最后,作者还为大家提供了三个免费福利:一年共读50本书;获得价值199元的14天沟通能力提升训练营;一次一对一的职业咨询。这三项福利,对每个职场人来说,也是能力提升的路径。
作者在书中有一句话非常经典: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而是为了改变。不论多少的方法多少的福利,都需要我们付出行动去亲自试一试,亲自去验证这些方法和经验为我们的工作带来的轻松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