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兰河是一个东北的边陲小镇,民风淳朴,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年代里,封建顽固,镇上的生活如同死水一般毫无生机。
故事是从一个小孩的视角开始的,先介绍了小镇的大体结构,其中一条街上有一个大坑,地土路加上大坑,给这段路带来很多生机,也给附近的人家带来一定的消遣和不便。可,即使这样,也从没有人想过要去填上这个大坑。下雨天,路过的人们摸着石头过河一般,是一段历险;雨停之后,大坑都是家禽刺客,常常有鸭子掉进去,挣扎着死去,提前成为盘中的菜肴。
为什么从来没有人想过要填上大坑呢,这是思想的顽固吗?
作者萧红女士1911年-1942年,而这本书是在1939年开始创作的,20世纪初,中华民国建立,而清朝1840-1842年,鸦片战争之后签订的《南京条约》已经让中国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这期间几十年,清政府的无作为,面对西方国家的强势侵略不断退让,使国民长期生活在恐慌之中。尤其是1900-1901年的八国联军,烧杀抢夺,这便是西方的绅士,搞笑。八国:美利坚合众国,大日本帝国,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大英帝国,德意志帝国,意大利,奥匈帝国,俄罗斯帝国。从古至今,改朝换代总是伴随着战乱,我们的祖国浩浩五千多年历史中,被外侵辱国不是一次,可终究是记不住教训啊。历史发展是一个过程,长期稳定的朝代像沉寂的大海,人们总是错误估算了其毁灭性的力量。
本书中作者笔下的小时候,应该就是民国刚建立的时期,日本已经开始膨胀了,日俄大战对边陲小镇呼兰河有着不可磨灭的破坏,当时国家弱,百姓更是任人宰的鱼肉,不可言。
在那个都不敢出门的年代里,人情自然冷漠。也不会谈大爱,因为自爱都来不及。何况,在中国文化中,体面一直是主流,关起门来的日子总是显得更体面些。所以大坑边的人家,门也总是关着的,还特别加固了外围的墙,就怕下雨天水坑里的水溢出来之后会损坏自家的墙体。自顾不暇的年代,自私是可以被原谅的,你没经历过,不能强求别人大度宽容。在国家连首都都守不住的情况下,又怎么保护子民呢。
每每看历史,总是很感恩我能生在安稳的年代。带着希望走下去,每次悲观的时候总是这么告诉自己。
所以,填大坑这样的事是没有人想去做的。甚至在下雨天会为了能顺利渡过大坑而倍感自豪,对于摔进去的人或者马,除了施救,往往还带有一份嘲笑。也说不清为什么,因为人是不可猜测的。镇上经常有便宜的猪肉卖,人们总觉得是因为猪掉进大坑死掉的,所以买得很安心。有人吃过便宜猪头之后中毒了,说是因为猪瘟才有的便宜猪肉,可那没中毒的人坚决否定这个说法,不可能是猪瘟,不然我们也吃了,怎么就没事。这种自欺欺人式的心理暗示也是让人觉得难过。这是不能承认的,承认了就吃不起猪肉了。
人总要体面嘛,如果不知道是猪瘟肉就可以吃,知道了就是怎么也不能吃的。体面可能也不能完整诠释那时候人们的心理,这是我浅薄的表达。
我想,鲁迅先生对国民的心理诠释是最精准的,这也是其作品如此深入人心的原因之一。一定找时间拜读,近日。
关于大坑,关于呼兰河的生活,在作者笔下,在读者脑海中,像一卷又一卷画作,慢慢铺开来。那是作者对故土的思念,对那片土地深沉的怀念以及对封建人情的思考。在她生命的最后几年,一定很想很想回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