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家庭与学校
学校方面的教育问题:7篇小文
1. 新精神:
以生活为本位,随时学习,随时受用。知识不是点缀品,追求知识是为充实生活,只是必须华为身体上的血肉,生活上的习惯,不仅挂在口头笔头装点门面。多受一天教育将与前一天不一样,在做事,为人,想心思,辨事理种种方面多少必有进步,如是一天天继续不断,一直往更真更美更善的路上前进。
2. 教育改造的目标(1946年1月1日发表)
现代教育的最后目标在养成一个个的自由人,在建立一个民主的自由社会。
3. 受教育的与改革教育的(1945年3月1日发表)
从前那样学习使社会和自己吃了实实在在的亏,现在把他改革,改革到不再吃亏的地步,那就教育不改革而自改革了。
4. 教师问题(节选)(1922年6月9日作)
既为师范生,教师就是终身的事业;前途的发展是应负的责任,障碍的破除也是应负的责任;各县财政的支配,教育经费的支配,不应为公众、为自己而过问么?若自问真能尽职,老实不客气,很可以明白地提出要求,要一个丰满的饭碗。对于监督者的溺职和舞弊,不应为公众、为自己而反抗么?唯其没有人反抗,才有人越出了范围,公然地无所顾忌地为所欲为。教师发出了反抗之声,才能够在自己的范围内做好应做的事。
5. 枯坐听讲(原名《工馀随笔》,1947年11月1日发表)
只要不光让学生们坐在那里听,不光让学生们听教师的讲说,让他们在学习的当儿,肢体肌肉与精神心思一致地参加在里头自由活动,主动而不被动。让他们消泯学习与生活的界限,学习就是生活。
6. 受教育跟处理生活:
所谓生活,无非每天碰到的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
根本地说起来,处理生活的知识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取得,处理生活的能力当然该从一桩桩一件件的事情上去历练。唯有这样,才无所谓学习跟实做的界限,才没有支离破碎的弊病;过一天就是一天的充实生活,便没有像泄了气的气球似的预备生活。
7. 德目与实践(1942年8月5日发表)
1. 德目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
2. 实践就只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之间,并非说在平时的一举一动一言一笑之外,还有一种实践德目的行为在。
若要等待遇到不平凡的行为,然后应用这两个抽象的概念,那更是“不可得之数”;结果自然我自我,礼义自礼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