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28吴军名校与留学

2月28日周三晚8:00,得到App订阅专栏《硅谷来信》《吴军的谷歌方法论》主理人吴军,将在得到直播间给你带来一次关于教育、关于名校的直播。

未来时代的竞争,是学习能力的竞争,知晓一流大学的教育理念,掌握有效训练自己竞争力的方法,在竞争中的优势就会更强。

吴军,硅谷首家华人创投基金丰元资本掌门人、风险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高产畅销书作家。曾陪女儿走访了美国十几所顶级大学,并最终送其进入麻省理工深造。

1.中美教育的不同之处

中美教育最大的差距在哪?

该不该送孩子出国读书?

在美国选择学校要考虑哪些因素?

2.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

在大学如何锻炼技能,补上个人素养?

在未来需要掌握哪几种技能?

在工作中练就还有没有机会?

3.介绍各大名校

耶鲁、约翰霍普金斯、哈佛等名校氛围如何?

申请名校提前做哪些准备?

留学美国有哪些硬性要求?

4.融入大学

在大学内要完成哪几种训练?

什么技能最重要?

硬性知识之外,应该补齐自己哪些素养?

5.问答时间

你还有任何关于教育的问题,可以随时在直播过程中提问,吴军老师会在直播过程中回答你的问题。

适宜人群

1.关注自身发展,关心下一代教育的人;

2.成年后依然想补上个人素养的人;

3.有留学想法、在准备期的人;

4.9岁以上的有志少年;

5.想探知精英思维方式的人。

如果你是以上任何一类人,都强烈推荐给你这次直播。

如果你身边有以上几类人,也欢迎你把这次直播推荐给他。

主持人:欢迎你8点钟准时来到得到直播间,我打算先跟新老朋友们介绍一下吴老师以及今天的直播。吴老师是硅谷来信的作者,他是第一家硅谷华人创投掌门人、风险投资人、计算机科学家等等。而且很多人都用过吴老师设计的产品,谷歌中日韩文搜索算法就是他做出来的。

当然,这些听起来可能特别特别厉害,但是我觉得最让人佩服得是吴军老师为了帮助自己的女儿想清楚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他陪女儿走访了美国十几所顶级大学,最终选择送女儿去麻省理工深造。

陪女儿逛名校的同时,吴老师结合自己多年来的研究和对教育的思考写下了畅销书《大学之路》。如果你想就教育问题,尤其是去美国留学的问题找一个靠谱的人咨询的话,吴老师绝对是数一数二的人选。

介绍完吴老师,我们来介绍一下今天直播的主题。今天这场直播恰恰就是关于教育的,吴老师今天打算分六个小主题进行介绍。

第一个小标题,中美教育不同之处。比如该不该送孩子出国读书,什么时候该送,如果在美国选择学校的话要考虑哪些因素,这个肯定是很多家长都焦虑的问题。

第二,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比如在大学里如何锻炼一些个人的技能,而且吴老师还会在直播当中介绍五种在大学里应该学会的训练。如果你已经工作了,不要紧,我已经提前看到了吴老师要讲的东西,作为成年人我觉得我现在补上这五种训练也完全来得及。

第三,吴老师会分三类介绍大学,研究类、领袖类和教育氛围类。这三类吴老师都有一个特别有心得的介绍,我先不透露,等他亲自跟你讲。

第四,融入大学。这对于我们来说可能也是一个家长跟孩子都比较在乎的问题。因为等你高中毕业上大学之后,可能在家长面前你就彻底失控了,你在大学里可能就没有人一步一步带着你,告诉你应该怎么做了。但是吴老师今天在直播里会告诉你,你在大学里应该完成哪些训练,应该学会什么技能。

第五个小标题比较有针对性,是高三还有半年就要高考了,在下半年当中你还能做些什么。学习要有目的性,要有针对性,吴老师的观点是说你现在再去研究学什么可能比较难,你现在最应该做的就是研究怎么考好。

今天的直播因为有第五个小标题是针对高三学生的,如果你的身边有亲戚或者朋友家的孩子正在上中学或者是高中,准备备考,我特别建议你把这场直播分享给他。因为我相信每一个家长都很焦虑,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没有一个好的人生导师应该怎么样去带领,如果这个时候你把这场直播分享给他,我相信家长和孩子都会特别特别感谢你。

吴军:大家过年好,给大家拜个晚年,我是吴军,两个月前在这里做了一场直播。今天在这里做硅谷方法论的第二场直播,这个方法论大概讲四方面的主题,今天主要集中讲教育。

虽然题目是说带你看美国名校,我先要讲一下,主要今天要做的事情不是介绍美国每一所大学,而是讲一些教育理念,根据我以前收到的很多家长问我的问题作一个解答。比如你的孩子该不该出国上学,或者我原来自己受的教育水平不是很高,将来想做一些弥补,怎么补救一下比较好。

先说句题外话,我看了罗胖的跨年演讲,讲到现在社会中年人和青年人都在焦虑。我分析了一下原因,有两个,第一个是现在的社会变化很快,大家对自己的前提有一个焦虑,比如说我从事这么一个行业,会不会过十年这个行业就消失了?

十多年前可能还有人听激光唱盘,今天听这个很少了,除非你是真正的发烧友。做这行的人可能就没事干了,这是一方面的焦虑。

第二个就是我的孩子怎么办?现在进好大学越来越难了,去年有一个段子,一个清华和一个北大的毕业生结婚生了孩子,最后两个人还买不起一个学区房,离开了北京。后来人家说看你们这一家子,上了清华北大连个学区房就买不起,你上清华北大干什么?就算上了清华北大是否有出路?这也是一个麻烦事。

所以有些人选择第一条,叫做类似于逃避,是不是我把孩子送出国读书就好了?待会我会讲到,有些问题你是逃避不掉的。

因为有这个焦虑,所以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未必是答案,但是给你提供几个思考点来思考一下。

第一,在中国我们知道有一个不好的称呼叫应试教育,其实应试教育也没那么坏。我的孩子好像素质受了影响,以至于他将来创业也好、当领导也好,或者当科学家也好,成为世界精英,这个可能性小了一点,我有没有办法补救一下?这是很多家长共同的问题。

一个办法,我们举个极端的例子,假如我的孩子能上哈佛,这个问题会不会更好地解决?我们先从这个地方入手,讲讲中美教育上有什么不同。不能说是差距,因为世界上很多事情有好的方面,有坏的方面,不好说谁比谁高,但却是不同。

我讲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总体来讲,中国的大学教育体系是沿用了过去从德国到前苏联、到中国这样一套以技能培养为主的体系,我们把它叫做洪堡体系,这是因为最早普鲁士德国是这样发展起来的,这个体系很有效。中国基本是这样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有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通过考核选拔人才,效率很高。

缺点就是大家学的内容比较窄,而且越学越窄,以至于社会上嘲笑傻博士,越读越傻。但是后来你发现如果接触到比如说美国一些大科学家,你发现他一点也不傻,不是说智力上不傻,他生活上一点也不傻。为什么呢?因为他们接受的是另一种教育,以英美为代表的,中国现在有一个很好的名词叫博雅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他的教育比较全面。这是一方面,教育特点不一样,这是中美的差别。这两种教育到今天都有。

第二个,总体来讲,考核的学生不一样,中国比较强调有标准答案,卷子上的标准答案错了就要扣分。满分是100分,也不会给你更多的分。总的来讲是这样一个特点。美国的教育从小灌输一个思想,就是说世界上并不存在所谓的标准答案,只有好的答案和不好的答案。

当然做数学1+3等于4就是对了,如果等于8就是错的。但是在很多问题上没有完全好的答案和不好的答案。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历史课教学,老师就会让初中生说说看华盛顿这人怎么样?按照正统的说法,了不起,国父,独立战争的领袖等等,这里可以给他很多很好的荣誉。你这么写也可以。

你如果说据我所知,他好像就是代表白人奴隶主的利益,多少有点种族主义倾向。这也可以,不管你怎么写,论点和论据要相一致,你最后的结论要从你的这个论据来,最后支持回到你的这个论点上去。所以,这套逻辑训练是很重要的,最后有逻辑上能讲得通的答案或者论文和完全没有逻辑的论文。所以这是美国从小教育的特点。

中国现在经常一个词说质疑,你要质疑权威。质疑不是瞎质疑,如果你从小没有受过这种训练有时候会瞎质疑,整个没有逻辑,人家说什么他都反对,这也是不行的。所以这种教育有很大的差别,中国和美国从小开始就有一个很大的区别。

第三个区别,在美国尤其好的学校更讲究课堂外的教育和我们现在讲的全面发展,课程教育是一部分,课外教育很重要,甚至你要申请哈佛这种大学,课外教育可能更重要。这是我想讲的三点差别。

接下来回答大家经常问我的一个问题,我们家孩子什么样的情况下该送他出国,什么时候不该送?这个出国也分三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中小学出国,家长要到国外移民定居这是一回事。

还有一个情况,在中国读完大学到国外申请研究生,某种程度上这是孩子自己的事,这个我们也不讨论。

我们只讨论读大学这件事,本科该不该出去。有四种人我觉得可以出去,第一种就是特牛的人,比如说我原来的母校,约翰霍普金斯的小伙伴在四中,读得不错,在青少年诺贝尔奖中进了决赛圈,很了不起,所以最后在美国名校录取了。这种人可以,你要说我们家孩子特好,在国内一般的专业一下子被框定了大学,限制了我们家孩子的发展,我家孩子能上哈佛,这种可以。

但事实上在美国前20的私立大学最好的学校,一年从中国大陆招的学生也就两三百人,人数不是很多。相对容易的是英国的牛津、剑桥,每个学校都招上百人,这是不少的数字。如果联系这档次的学校,可能英国的牛津、剑桥比美国的大学要容易得多。这是第一类人可以出去的。

第二类人就是说我们家有钱,我孩子将来也不知道要干什么,就是要接受一些精英教育、素质教育。这也没问题,这个可能人数也不多。

第三类大学在中国的家庭中占非常多,就是说我在中国只能上一个二本,或者一本靠后的,我们家孩子数理化成绩还不错,申请一个美国学校怎么样?一般只要运气好,能申请到一个美国州立大学,最好的像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不用想,这申请不到。维斯康辛、麦迪逊这些的大学,在美国州立大学中排十来的大学,在美国和世界上都很不错,接受的教育水平也很不错。我周围有不少朋友的孩子是通过这种方式去的,从他们发展的结果来讲,这一条非常好。当然有一个前提,就是你到了高中以后,如果不是上国际学校的话,或者国际班的话,要补一些相应的课程,你自己补就行了,美国高中的一些课程,要把它的申请材料准备得比较好。中国现在有一些留学中介机构,找一些好的,这个事还是能达成的。这比你高考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要容易一些。

第四种就是说我将来全家要到国外去发展,这也可以。我觉得这四种是适合你干脆本科就别在中国读了,直接出去。

有三种人我觉得不适合出去。哪三种呢?我们家孩子在这儿清华、北大还是能上的,当然你到美国哈佛百分点是上不了的,最后也就上一个州立大学中排个十来名的,上UC、伯克利也比较困难,就老老实实在清华、北大待着吧。因为你本科毕业以后,到美国哈佛、斯坦福读博士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从清华、北大毕业以后。所以,这种情况下,美国就别考虑了。

第二种情况,这个孩子缺乏自我管理的能力,说白了,你送他出去他全打游戏了,或者在那买了一个跑车,天天泡女孩。这种就算了,新东方的俞敏洪老师给我讲了很多这样的例子,学生的家长们抱怨这种事,拿了家长的钱,有些时候还骗家长的钱,到了那不干事,甚至被学校开除了他都不知道等等,这种事每年都有发生。这种你就千万别送他出去了。

第三个,有些时候家境稍微差一点的,你出去变成了家庭非常大的负担,这件事也就算了。而且如果你在美国还上不了太好的学校等等。

第四种也不适合出去,有的孩子特别怕出国,我有一个朋友的孩子就属于这种,要送他出去,他提前一个月就睡不着觉了,最后没办法,到了对方的学校过了不到一个月,父母只好把他接回中国,这种孩子也是有的。所以这四类不适合出去。

在美国申请学校考虑哪些因素,或者说我们家孩子适合上哪种学校?我把美国还适合读的学校,野鸡大学、社区性的学院就不谈了,太差,我把它们分成三类。

第一类,顶级私立名校,在美国大概有20所左右,比如中国人老说的常青藤的八所大学,再加上两所MIT和斯坦福,这个可能比大部分的常青藤大学还要好一些。再加上大概差不多十所左右的私立名校,这是第一档。这是档如果你能够申请到任何一所,恭喜你,这确确实实为未来的前途打好了一个很好的基础。这是第一档。

它的要求是什么呢?首先,学习成绩不能差。第二,你要有一两项特长,都是要有特长的,没有特长肯定不行,这个特长不一定真是文艺或者体育,哪些方面的特长都行。关键是在做特长训练的时候,证明这个孩子能够有克服困难、能够有一个很明确的目标,能够表现出他的勇气,能够表现出他一个合作精神,看你最后怎么表述了,通过这件事你达到了这样一个高度。

我老讲一件事,如果一个孩子扫大街扫到北京市第一名,他就一定能上哈佛,当然前提是你学习成绩别太差。所有的学校招生目的都是这样的,基本上把人先分三类,第一类,比如你全世界高尔夫球打进前100名,成绩也不差。还有一类,这个成绩马上就筛下去了,肯定不要,放在第二类。中间一类是大肚子,基本上就靠运气了,所以你要上这类学校就要有一两项特长。

第二类是像UC伯克利、伊利诺斯大学、密歇根大学等等,对中国人非常有利,一个办法就是看成绩,只不过它不是高考成绩,而是你平均成绩。当然也有一个ICT,坦率来讲不管用,它不等于中国的高考。

说句实话,我个人觉得申请伯克利比上清华容易,在中国学生来讲。

第三类就是我刚才讲的,在中国反正我孩子只能上一个二本靠前或者一本靠后的,美国有比较多的州立大学还蛮好,比如说马里兰大学、马萨诸塞州立大学。美国前20的大学各有千秋,前50的大学有些地方上也不差,所以这是一个蛮好的选择。

总体来讲,选择学校要考虑这样几个因素。今天这算是一个开场,待会要讲比较深的教育话题。

主持人:我在直播评论中看到一个小伙伴说自己上初三,现在看这场直播会不会太早了。另一个用户回答他特别好玩,他说永远都不早,永远也都不晚。

专栏当中这一年是分为四个模块,教育当然是一个模块,吴老师也说了教育为什么如此重要。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模块是谷歌的计算机思维,未来是智能时代,这个模块就是专门给你拆解计算机里的各种门道。你已经有了人的思维方式,如果你再了解了计算机的思维方式,那你在未来就一定不会输。

还有另外一个模块是讲改变人类发明的逻辑。每一个发明的背后一定都凝聚着最最杰出的智慧,这些发明为什么可以改变世界?靠的是运气还是靠的是脑袋?这些发明深层的逻辑又是什么?而通过这个模块,吴老师会着重给你介绍应对挑战时的创造力。

还有另外一个模块也是比较重要的一个模块,是社会跟职场中的人生智慧。在这个模块当中,吴老师会跟你分享精英们的自我提升的诀窍和做事方法。我们在工作跟生活中会发现两种人,一种人处理事情会特别让人舒服,除了做到100分,还能做得让所有人都满意。另外一种人处理事情他可以把事做完,但是做得不够好,不够完美。本质上的区别就是思维方式导致的做事方法不同,吴老师这个模块就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直接把做事方式告诉你,你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会多一种围度看待,找到多种解决方案把事情做到更棒。

在这一季的谷歌方法论当中,吴老师依然是用写信的方式更新的,每一到周四是写信,周五是读者问答时间,如果你有什么问题随时在专栏下面留言,周五会挑选问题来回答。周六有一些来信补充,包括背景知识、推荐阅读,如果吴老师对本周来信还有什么补充的话,也会在这一天放出来。周日就是你的主场了,因为每周吴老师都会请你思考一个问题,并且由你来给吴老师回信。特别精彩的读者回信会在周日发布,并且会给你相应的学习奖励。

吴老师这一季着重在方法论,我相信你愿意来看直播就一定也愿意成为一个未来的精英,成为一个只有2%的人。况且吴军老师作为一个在硅谷有超高视野的前辈高人,如果我们不想被落下,无论他讲什么我想我们都应该听一听。

吴军:刚才作了一个开场白,对比了一下美国和中国的大学有什么不同。总体来讲,美国在素质教育方面做得比中国好,技能教育各有千秋,看你上哪所大学。

我们今天还听说一个词叫博雅教育,在英文里是一种人文为主的,其实也不完全人文为主的,包括一些自然科学的这样一个教育,实际上是一个基础教育。这些可以让人受益终身,可以这样讲。

美国有个统计,刚才讲了有些大学,比如说常青藤的一些大学,有些是偏基本上理科、文科包括社会科学比较基础的教育。他们这些学生出来以后到底前途怎样?这是一类学生。

再一类学生就是纯工科的,麻省理工学院、加州理工、斯坦福等等。对比一下刚毕业的时候,后一类的学生,包括常青藤里头的比如说宾夕法尼亚大学很务实的,后一类学校的学生的工资明显比前一类高。但是10年以后、15年以后,前面那一批,以基础教育为主的学生的工资收入赶上来了,而且在政界、精英层次中的人数很多。

接下来我就讲一下这两个的差别。我经常讲这么一个观点,人要先吃饱饭才能说吃得好,你先喝粥才能说吃肉的事,否则就成了晋惠帝,人没饭吃怎么能说吃肉?

对于中低收入的孩子,一下子进入中产阶级生活比较好,最简单的就是要学会技能,技能教育很重要。尤其对这样的家庭来讲,你从比较低的社会阶层往上走,这是一个捷径。但是,我们现在很多家庭是中产阶级家庭,实际上他面临的问题不是这个问题,第一,他自己事业有个天花板。甭管你从事什么的,计算机也好,挣钱也还OK。但是你好像在公司里做到比如说经理、总监,再往上走你做不上去了,这是一个很烦心的一件事。医生也好、律师也好,都有这个问题。所以,这是为什么我在得到开一个专栏讲这些问题,我也看到了很多人有这些问题,包括写到后面大家能看到这本书《见识》讲到了这些问题。

这是中产阶级面临的问题,他要走上精英阶层,就要补上教育的缺陷。很多时候不是技能教育没有接受好,而是整体的见识和格局受到了限制,怎么能够补上它。

接下来我就讲讲素质教育或者博雅教育有什么用处,或者说在美国一些名校有什么看法。学习这些不需要到美国去,你在中国大学比较有心你也能学到这个。当然我在美国读了博士,但是今天的很多基本素养其实也是在中国学的。

怎么能学到这个呢?我给你讲一个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这是我一个合伙人给我讲的,他的女儿很不错,在普林斯顿大学,大家了解美国的知道,这是本科排名第一的大学。她学了两年以后就选上计算机专业,学什么课呢?他的女儿就有点困惑,普林斯顿大学有导师,她和普林斯顿大学我们另外一个朋友也算是认识,另外一个朋友叫李凯,是美国科学院院士,很有名的教授,他们俩聊起来。这个教授就说不错,很好,你选计算机这是很好的一个专业。

既然如此,那你干脆就在普林斯顿大学多学点人文的课程。你看很这奇怪,她是选了计算机专业,李凯教授让她学人文的课程。她的爸爸就很困惑,说为什么呢?你这一辈子如果真想搞计算机,你有一辈子学计算机的机会,但是你离开了普林斯顿这样好的环境,好的人文课就没有了。人要想长期长跑跑赢的教育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人文课程或者说基本的素质教育有什么好处?

我们把博雅教育的课程分为四类,语文、数学、历史包括其他一些人文课程和自然科学的课程,这个实际上是我和我自己小孩的高中老师,有时候家长会讨论交流的结果。就拿语文来讲,大家说我们是不是要学语文?大学也不会考语文的,我学的是理工、我学医、学计算机。学语文得这么看这件事,你要把它放在两个围度,第一个围度就是我把所有的学科放在一个平面,语文放在当中,它到底处在什么位置。第二,过去的我和未来的我在行进过程中语文处在什么位置。一个是空间,一个是时间,这样两个位置来看这件事。

第二条是什么能力呢?你做事是一个很规矩的人,这个很重要。你如果在一个公司里,周围同事写的邮件或者文档,语文好不好的人写出来的东西是不一样的。语文不好的人,给人感觉很业余,一个人给人感觉很业余,他在职场上就上不去,语文不好你在职场上是走不高的。

第三,就是决定你的社会地位。有些工程师的收入也还不错,但是周围人不太瞧得上眼,因为不会说话,说来说去用词就几个词,好像素质不够。你看好莱坞电影会发现有个现象,里面非洲裔或者拉丁裔的人讲话,翻来覆去就是三个词。要是电影里的一个精英表达意思就要准确得多,就要好得多,所以这是一个,最后决定你在社会阶层上能上多高。

过去像哈佛这种学校,那都是要学拉丁语,不是说拉丁语有什么用,只是说你能读得懂拉丁语过去的文献,能够有一个社会地位。这是很重要的,语文有这么一个好处。

数学有什么用?包括今天如果有孩子在,你们可以听一下,很多孩子春节的时候给我来信说很烦,就是考试。数学其实不是为了难为你,数学至少有三个作用,第一,跟语文一样,你是理解一个问题。数学有它自己的语言,比如公式什么的,这是一个很精炼的表达一个概念的语言。你能不能把一个概念描述清楚,这是一个技能,这个在工作中很重要。比如领导说给你三分钟,你把这个事讲一讲,你能不能讲清楚。有数学头脑的人这个事就可以讲清楚,有的人罗里八嗦可能也讲不清楚。

比如说你是一个工匠,小提琴做得很好,当然你也可以成为精英,但是你只能管理自己,你管不了别人。你常常要跟别人合作,合作就要讲逻辑,不能看谁嗓门高,这是不行的。这是数学第二个好处,要讲究逻辑性。

第三个,它本身是一个头脑的练习。到现在为止很难找到一个替代的,你说真的这些知识有什么用吗?也许有用,也许没用,你对从事计算机甚至现在有些学医的行业有点用,但并不是对所有行业有用,但是它是一个头脑和思维方式的训练,所以数学主要是这个用处。

讲讲历史,历史很有意思,有人说历史是故事,故事听听高兴高兴就完了,你不知道也没关系。其实历史的作用不在这儿,中国历史变成死记硬背,好多时候好多孩子说我很烦,因为要我背。其实历史也不是为了让你背下哪个结论或者事实,这个不重要,有人说历史是以史为镜,可能有用,但是以史为镜的可能性也不大,当然司马光说我以史为镜写给你,以后就不会出昏君了,但是后来照样昏君比明君多。

历史首先一条就是告诉你我们从哪来,我们往哪去,我们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这点很重要,刚才我在休息的时候,拿施展老师的书,我翻了翻又有一些新的想法。他这是一个比较少有的中国大历史,就是说把中国放在一个大的历史环境下来讲我们中国人为什么走到今天这一步,这是第一条。

第二,历史是一个写作的训练,实际在美国是第二语文课。你别看美国学生不会算,据我估计,美国人有一半算不清楚三分之一加四分之一等于几,但是他们写东西写得不错,这是从小训练出来的,历史其实是第二写作课。他的写作课是做研究,比如说给你一个历史问题,你能够自己找资料、自己能够做推演,能够得到一些结论。

时间关系,关于科学的重要性我讲得稍微快一点。科学这个事,它是一个知识体系。世界上有很多知识体系,宗教你可以认为是一种,每个知识体系对世界有一个解释,有的解释得好,有的解释得不好。科学是我们到目前为止唯一一个比较好解释世界的知识体系,学科学的目的,实际上你是培养一些思维的能力,一些做实验的方法,一些推理的方法,以及知道我们这个世界的很多边界,比如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能做,我们把它叫做科学常识。

科学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说它是一个可以获得叠加性进步的知识体系。宗教,比如说巫术不太能获得叠加性进步。获得叠加性进步这件事是我们在职场上真正能够不断往上走,突破天花板很重要的一条。你如果不能获得叠加性进步,你每天都在重复前一天的工作,甚至是狗熊掰棒子。

总结一下,我刚才讲了技能教育和素质教育,以及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现在休息一下,谢谢大家!

吴军:刚才讲了素质教育,讲美国名校都有什么特点。刚才我讲了,在中国的大学,大家同质化比较严重。无论是一个比另一个好一点,大家都看同样的指标,比如说科研经费、比如说院士数量、发表论文数量等等指标。美国比较讲究差异性,学校特点不一样,我培养人的目标也不一样。

第一类是研究型大学,中国哪怕一个二本大学都要说自己是研究型大学,美国专门有一大类是研究型大学,一些比较大型的学校研究水平比较高。你如果说我将来想成为这个领域做得最好的人,你最好到美国这些研究型大学读书,而且最好读一个博士。举个例子,麻省理工学院这是一个典型的研究型大学,很多改变世界的发明都是从这里出来的。

如果问你一个问题说,美国研究经费最多的大学是什么?你不一定猜得到,不是麻省理工,不是斯坦福,也不是哈佛,是约翰霍普金斯大学,每年有20亿的研究经费。很多尖端的研究,比如说世界最大的太空望远镜是那里造的,或者把一个航天器降落到几亿公里以外的小行星上,这种工作是在那里完成的。以及比如说最早是对世界暗物质和暗能量理论的推测结果是在那边做出来的。这是研究型大学,斯坦福也可以算是,这是适合我要在某一个领域,不一定是医学或者工程,也可以是商学等等方面做得很好。这是一类。

第二类是培养领袖型的,比如说哈佛就是典型的这种学校。在常青藤中出名人最多的不是耶鲁,也不是普林斯顿,而是哥伦比亚,这是典型的培养领袖的。他们培养人的方式不一样,你在研究型大学得是一个学霸,在这些地方,你如果花太多的功夫读课程类的内容反而不行,你需要做好多好多课外活动,所以每个人根据自己的特点来选学校。没有最好的学校,只有最适合你的学校。

讲一个哈佛的故事,这是清华校友李稻葵教授讲的一个故事,他原来在哈佛读过书。他讲他们这个实验室里有一个女学生,这个女学生打扮得比较时髦,穿的衣服也比较漂亮。哈佛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像扎克伯格似的,套一个套头衫,而她穿得比较漂亮,而且用的是比较名贵的手袋。所以每一次她一来,把包往座位一放,大家就知道她又来到了实验室。每次一谈什么东西,她都要谈一个特大的计划,然后要做这个、做那个。她什么也不会做,就求爷爷告奶奶,说你帮我把这个做了,你再帮我把那个做了。大家就想她能不能毕业。后来不但毕业了,东拼西凑发表论文还不错。

这个人是谁呢?就是facebook的二号人物桑伯格,不但能把公司往前带了这么多年,而且还带得这么好,也很有本事。

还有一类是强调非常基本的素质教育,除了我刚才讲的普林斯顿,还有美国很传统的常青藤大学,布朗大学等等。还有一类不属于常青藤大学这种比较有名的文理学院,大家可能都听说过一个女校叫卫斯理,可能是宋美龄和希拉里。不一定谁比谁更好,但是都有自己的特点。这是美国和中国的差异。

我们就讲讲这个人怎么能够融入大学比较好?如果我读了这些东西,是不是将来我也接受不了这个教育。一个真正有心的人,你都可以对自己进行这方面的教育。比如有几个能力我觉得特别重要,你出了学校就不太好培养了,第一个是写作能力,无论将来是工程师也好,律师也好,甚至是医生,你都需要写作能力。写作写得好很重要,哈佛几乎没有必修课,你自己爱选什么课选什么课。有一门课是大家必须修的,就是写作课。善于写作的人可能讲话也比较有条理,所以说表达能力也很重要。

再有一个,在大学里有些时候你去找一个讲课讲得好的教授去听他的课,这个事很重要。至于学物理还是化学,这不重要,这是MIT的人告诉我。而是谁教,这个很重要,为什么?你学的内容走出校门就没用了,要么你忘了,要么过五年就过时了。但是他讲课,把知识传授给你的这套方法,他当时讲解问题的逻辑,以及他看待问题的视角,这个东西可以影响你一辈子。这个很重要,所以有些时候好教授的课你还是要听的。

在大学要掌握一门外语,因为将来每一个人你都是一个国际化的人,所以外语也很重要。大学生是一个相对有时间的群体,你如果想到各地去转一转,趁着读书的时候多去了解一下中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地的情况,有时候不光要读万卷书,还要行万里路,又要尽可能跟同学作思想的交流。

有些时候有人问我现在有了慕课是不是大学不重要了?其实不是的,你上大学学的课只是一小部分的目标,跟老师同学交流这是很重要的。因为学习很大程度上不是通过课本薄薄几本书教给你,而是从跟大家日常交流中学来的。为什么大家要上大学?你的见识和格局比学到知识要重要得多。

所以我给新入大学的学生五点建议,第一个,叫做看透钱,你成为精英的话,一定要看透钱。钱这个东西是上帝借给你,他不是给你的,等你走了以后,剩下多少,上帝都要收走。钱拿来是让你做更有影响力的事,而不是当一个守财奴,在这一点,大学的时候就要看透他。

很多亚裔的家长说我们家孩子上大学是将来为了多挣钱,这个很好,但这只是一个手段,而不是一个目的。所以,等人已经形成了一个很糟糕的金钱观你再改很难,这点最好在大学时就解决掉。

第二,我们说领导力的培训。当然我今天想讲的还不是现有领导力,要当一个好领导,就先要当一个好的合作者,要当一个好的合作者先要懂得服从,否则的话,他不可能有大局观,也不了解别人的工作,也不太可能当领导。所以,先服从,然后当合作者,然后当助手,然后当领导。这是过程,希望在大学中完成。

再一个是认清很多事情的边界,科学素养就是这样,我们发现很多民间科学家会搞一些你看上去很荒唐的发明创造,不可能实现的东西。比如说想做个永动机这种东西,或者很没有意义的山寨的事情,为什么?因为他们不知道事情的边界在哪里,所以上大学的目的很重要的就是要知道事情的边界在哪里。

还有一点,要把自己变成一个健全的人。我们在高中实际上花了很多时间复习考试,这一点很重要,有些高中生问我,我现在高三了,以后怎么怎么着?我说你先别以后,先把高考应付过去再说。但是应付过去以后还有四年的大学时间,要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比如说我给大家几个建议,你至少大学谈一次恋爱,建立很好的朋友圈。大学时候,大家的交流实际上没有什么太多功利性的,这时候交的朋友都是比较真挚的好朋友。争取和你的老师成为好朋友,如果你能跟老师成为好朋友,你将来就能和你在公司里的上级成为好朋友。

还有一条,你最好要能够树立一个信仰,什么样的信仰不重要,你当然得有一个信仰。有了信仰,你说话做事就非常理直气壮。

所以在大学里,如果讲讲说课程以外干点什么事比较好呢?我给大家总结了四个一,要在大学成功一次,失败有时候不是成功之母,成功才是成功之母,你做成一件事才会有信心。所以,不管做什么事,做成功一次,这是第一个。

第二,谈一次恋爱,人才会是完整的人。第三,要真正有一个出于本心的兴趣爱好,发展一下才知道发展到哪一步,人总是要对得起自己,大学的时候最有时间做这件事,而且有很多朋友,你能找到志同道合者。第四,你在大学完成帮助别人一次的事,不是说帮人打一次饭,而是真正帮人一次,你在将来的时候工作中就有很好的合作者。

讲了半天大学应该做什么,我接下来把时间交给主持人,因为还有最后一点,跟这个题目不太相关的,比较偏技巧的,就是高中下半年可能我们要做点什么。

吴军:现在离高考不到半年的时间了,实际上大家从小学算起到现在读书也读了快12年了,从高中算起,读了快3年了。咱们讲点实在的东西,不讲虚的,也不讲心灵鸡汤。你还没学会的东西,这半年恐怕你学不会了。但是你还得考好,这些情况就这样。有百分之百的水平,最后考95分,这不算本事,你有95分的水平考了95分,那才算本事。我们就讲这个。

我过去也不会考试,到大学最后两年才悟出考试之道。为什么呢?原因说起来很有趣,我有一个很糟糕的经历,就是我在大学第三年的时间病了很长时间。一病我就没法上课了,经常时不时得去扎个针,挺耽误事的。不像打针,打完就走了,这一扎针我一坐就一小时,课就没法上了。可以想像,成绩就很糟糕,好多课都没上,借同学的笔记来补。这个成绩怎么混呢?

后来唯一一个办法我发现是这样,其实这一门课甭管老师讲一年,考你也就考俩小时,你说这俩小时能考多少东西?也就考那点东西。关键是在于过去我们的学习,每个东西都想学会,你不可能都学会,因为你有个理解能力的问题,有个时间限制的问题,你就那么多时间。你上考场的时候总是有一些问题半懂不懂就上去了,就算一个比较好的学生,100分考90分也不错。

后来我发现是这样,我就把基本容易懂的,相对显得重要的内容,这恐怕也就是20%的内容,我就死磕这20%。之后说这20%的内容一分也不要丢,80分就拿到了,剩下80%的内容,翻翻怎么也混个七八十分,剩下80%的内容得70分,在中国得90分不容易,但是得70分还是不难的。因为它占总分的20%,你就得了14分,加起来94分,比好好学了一学期的人,得94分,你还高4分。这个很重要,后来我在大学最后两年发现非常轻松,为什么呢?因为你不需要花那么多时间读书,复习考试的时候也不用太紧张了。总体原则就是这样的。

所以今天对于准备高考的人,不是说你原来不会做题,争取把它练会。练会没用,高考的时候题一变,你还是不会,你就死了这个心吧,到时候就看运气了,像这种情况,十道题做出七道就算行了。但是那些必须做对的题你一分不能丢,如果总分100分,你79分都感到自责。现在你要做的事就是争取每一次做,稳稳定定的就是80分,一分不丢。怎么做到呢?第一条,把题看懂,很多时候是看不懂题,或者不小心看错了。

举一个例子,我的女儿准备SAT考试,数学很容易的,她总时不时不小心错一道题,我教她一招,我说这样,你读完数学题别做,你自己数数,数到12345,停5秒再做,她每次数学一题不错,考完满分。有些时候别着急,先把这个题理解懂了,这是第一要素,将来高考就要练习这个。不管你用什么方法,能练习该得到80分,一分不错。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有的人比如数学150分,他就是11分的水平,那就是他的目标能够把这110分都得到,剩下40分就看你有多少时间了,有多少运气,你争取多得1分是1分。但是很多人最后高考怎么考砸了?为了最后这40分,最后不太好得的,中间两分花了好多的时间,结果前面110分自己会做的,不小心错了20分。这是我经常看到的,我在大学当过班主任,跟他们聊过这事,经常是这样,我给他们监考也是这个特点,在那死磕半天。你复习的时候该死磕,到了高考的时候就不该死磕。这是第一条。

现在看看自己到底哪个会,哪个不会,把内容基本上分成三类,第一类,一分不能丢的。二类相对容易点的,现在自己似是而非的、自以为掌握了,其实做题总是对一半错一半,其实没掌握,这些内容不是很难,这些时候花功夫花在这儿,应该花80%的精力在这儿,剩下真是很难的内容就认倒霉了。大部分课程这么划分一下,该得到分就都得到了,高考如果考出平时的平均水平就可以了,往往策略不对,成绩总是会差一些。

高考前我在专栏里也会专门谈高考的策略,到了暑假的时候,我还会谈报志愿的事情。去年我谈了一下,他们反馈都很好,今年会有更新。这是我想讲的第一条。

第二条,我们再讲一个更具体的,数学做不对怎么样。再告诉你一个秘密,这个秘密如果你从小练习,你数学至少比现在多出10分,当然如果你是学霸,数学100分你就不需要这个。学数学,你要把它当做一个宗教对待,就能学好。

什么叫做当作宗教对待?它是一个很神圣的事情,等号这件事是一个极为神圣的事情。每写完一个等号,下面抄这个式子,每一项的来源都要有一个理由,3+5等于8,8来自3+5,你不小心写个7,你要问问这个7从哪来的,从3+5,好像不等,说明你没有把等号当做一个神圣的东西。你只要记住一件事,等号是个神圣的东西,这个数学至少多考10分。

比如说3+5等于8,它就是8,你不小心会写成7、9或者任何一个东西,但你要追溯它的源头,这个源头是3和5,5减3等于2,你要问问自己。过去说什么叫神圣?犹太人抄《圣经》的时候,抄到上帝这个词的时候,他要先去洗手的,当然不是说为了手干净,脑子也要清醒一点,回过头来抄上帝这两个字才不会抄错。过去抄书总是有可能抄错,怎么办呢?每一个希伯来的字母对应一个数字,横着一排加起来是哪个数,竖一排加起来是哪个数,数加起来不错,就说明没抄错。所以,想清楚这一点,也就好很多。

数学学好或者考好,三个技巧。第一个技巧,读懂问题。第二个技巧,基本知识,基本知识不会就白费。大部分老师实际上只讲第二条,基本知识,关于读懂题是语文老师的事。因为这个题里隐含着很多条件,很多人忽略掉了,有时候做不出题你重新读一遍就读懂了。第三个,跟刚才讲的一样,等号是个很神圣的事情,数学一步步推理也是个很神圣的事情,你得到的结论要有理由,所以一步步来就OK了,这三件事练好。

基本知识,读懂题,逻辑推理,实际上数学大概也就是这样一个情况了。其他有些东西你可能会学得好一点、学得不好,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特点。如果一个东西死磕很长时间还学不好,现在我建议你放弃掉,因为坦率来讲,你即使临时记住了,高考也未必考得出来,不如把你该得到的所有分都得到。对于像语文这种课,任何一个课老师都会替你押题,你要百分之百掌握好,最好一分都不要丢,高考一定就OK了。

接下来是问答时间, 让主持人先起个头,然后我来回答完成。

主持人:留言中的问题真的是特别特别多,我十分建议你们改在专栏里面留言好不好?实在是太多,今天真的时间问题,可能没有办法请吴军老师回答那么多。而且有一些问题确确实实是专栏中已经回答过的问题,所以,如果你是一个新用户,还没有订阅吴军老师的《谷歌方法论》,建议你点击屏幕右下角订阅一下,你的问题也一定要记得,如果你是新订阅的,你在专栏中问问题的话,很有可能在周五的时候会挑到并回答。

海young:想再次请问吴军老师:请问要读人文社科类专业的学生(未来在国内学术领域发展)适合申请留学吗?还是理工科商科比较适合精英留学呢?吴军老师对人文社科类专业学生在学术上深造有什么建议吗?

吴军:我个人觉得理工坦率来讲,尤其是本科,在中国学、在美国学反而没有什么差别。医学有一个行医执照的问题,你要在中国学的话,在美国还要考他们的行医执照。为什么呢?天底下的数学都差不多,今年在世界数学大会上大概有八名北大数学系的校友会上去讲,包括两位去年得了突破奖的,所以中国有些基础教育还OK的理工科。恰恰是人文专业如果想学,得到国外去学。

这么讲吧,我自己的历史好多是在外面学的,包括偶尔也会听一些法律的课。坦率来讲,国外在这些方面的教学水平要比国内高很多很多。我刚才讲施展老师这本书很好,因为这是难得找见的大的历史观,中国人研究历史实际上是在考据,讲一个很具体的事,到底历史真相是什么。对于整个历史学研究来讲,没有太大的意义。大家都可能知道有一本书叫做《万历15年》,黄仁宇教授写的,是一个中国人,实际上他接受教育是在美国,在过去一百年里如果说研究中国历史从世界上找一个人,那就一定是费正清。过去北大上一代的历史学教授加起来没有费正清一个人高,他有一个全新的方法研究历史,我们叫做大历史,就是把中国放在一个很宏大的时间段以及很宏大的范围内来研究。

读过哈佛中国史的人,你会体会到这一点。中国因为受很多限制,不是说中国人不聪明,因为中国受很多限制,以及从小的一些训练,高考历史都是考的历史常识、知识点,即使一个问答题你答不到知识点上,一分不得,不是说考你一个观点,不是说把历史作为学术研究来看待。所以你要真是学人文、学法律,包括经济这些东西,可能反而在国外我觉得会比较好。

nicjoan :请问吴军老师关于子女教育的问题 您、您的弟弟、您的女儿都是毕业于美国名校,请问您的家庭教育是如何进行的,最看重的是孩子什么方面的能力,如何激发孩子内在学习动力以及如何培养优秀的孩子

吴军:我弟弟的成就跟我没关系,他一直成绩很好。孩子的教育,我的两个孩子花的精力也不太一样,老大比较自觉一些,从小给她一些启发教育比较多一些,很大程度上很多东西是她自己学的。老二比较顽皮一点,所以我花的时间就要多一点。

首先,家长对孩子的陪伴很重要,尤其是家里有个女儿的话,如果爸爸不陪伴的话,她会容易胆小,我发现了这么一个现象。

第二,有人说我工作很重要。看怎么说了,因为有些时候你工作挣很多钱,这是一个成就。但另一方面,如果最后老要后悔,因为我发现很多美国财富500强公司的CEO,他们说自己后悔的一件事就是陪家人的时间少。如果你到了四五十岁非要后悔这件事,不如一开始多花点时间,所以陪伴是教育很重要的一条。你给他树立榜样很重要。

其实我父母文化程度也不算太高,但是他们很爱学习,我印象很深,我妈妈现在都80岁了,在美国的时候,为了跟人交流,还时不时上点英语班,所以这一点很重要,家长的力量帮助很重要。中国有一个非常知名的课外教育留学机构负责人说,他们有一个班是给孩子一对一英语辅导的,一小时非常非常贵。很多家长送孩子去学,平常孩子们进到大楼里上课,家长一个个坐在车里玩手机,所以这位教育机构的负责人很感慨,说你这个家长如果一小时挣不来这么多钱,首先你应该自己陪着孩子学,而不是坐在车里玩手机。

所以这一点很重要,如果家长想让孩子读得好,你自己至少在孩子面前表现得比较有进取心。这个很重要,我从来没有见到说这个孩子很爱学,家长在那一边看着电视,甚至一边搓麻将一边让孩子去学习。我过去有这样的亲戚有这种例子,一边搓麻将一边骂孩子不学习。你是什么样的人,孩子会跟着你学,而且学得很快。

第二,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学习不光是文化课学习,包括兴趣爱好。要让他不断试,有些失败了就可以扔掉,你可以再尝试新的。

你试很多次以后,才会突然发现孩子有这个天分,这是很怪的一件事。我刚才讲了我的老大比较自觉一点,蛮省心的,老二比较皮,试了很多兴趣爱好,这个不喜欢,那个不喜欢。反正最后我发现他有两个很喜欢而且有天分的,第一个是唱歌,我都想象不到,他能唱得很好,所以他现在相当于中国的初三学生,14岁,已经去卡耐基音乐厅表演过两次了,他得过这个年龄组声乐鼻塞第一名,学的时间也不长,老师说没别的,就是天分。所以,就是要挖掘孩子的天分。

第二,他有一些体育项目也不错,他很有兴趣,以前我没想到他对这个有兴趣,但这就是一个尝试。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天分,这个很重要。中国很多时候家长是在补短,觉得我们家孩子这个方面好象有点欠缺,我一定要把这个课补上,我更建议是取长,如果他有有天分的地方,你可以试着发展它。

第三,有些时候不要把他的时间搞得太紧,要给他足够多的自己支配的时间。很多家长完全替孩子做主,孩子就容易对家长有逆反心理。坦率讲,12—16岁的孩子,逆反是一个周期,是他成长的一个过程。我当时跟我们家老大讲,你如果上我们家旁边的社区大专爸爸都爱你,但是你一定要成为一个好孩子。包括在学校里,我跟她讲,你考了一个哪怕再烂的成绩,你告诉我我都很高兴,但是你悄悄把卷子藏着就不太好了。所以,要给他一定的空间,这一点很重要,否则的话,你安排得太紧,他会说,感谢你培养我,给我送到这么一个好学校,但是你希望我进这么一个好的大学,我替你完成任务了,从此你不要再管我了,这事就很糟糕了,所以希望家长给孩子留一些空间。

小林:初三小朋友在此,马上中考了,语文英语很突出,有特长,要考虑出国吗?高中还是大学呢?

吴军:这个问题我在以前的专栏里谈到过这个事,在《大学之路》的书里也谈到过。首先,他语文和英语很突出,这一点非常好,先恭喜这个孩子,说明他有语言能力。每个人都我自己的天赋,我刚才讲了,我自己知道我可能语言能力未必那么强,因为我听有一些声音,我听音高音低很敏感,但是对有些声音我听得不是那么敏感。所以,学语言就会不是那么顺畅,有的孩子语言天赋非常好,这是第一。

第二,什么时候出国?我一般建议是这样,最早出国的时间是在中文会很好地写作的时候。有的孩子小学毕业了就能写一些邮件短信,这就OK,或者初中的时候能写一些简单的作文,写得不错,这就好了。最好不要更早,更早的时候,孩子中国话能说,但是字不太会写,这个就有点太早了。因为毕竟以后掌握两种语言总比掌握一种语言要有用,这是最早的一个出国年龄。

为什么视家庭情况而定呢?如果家庭双方父母两个人有一个人可以到美国去或者其他国家去陪伴这个孩子,你初中到美国,高中到美国,都可以,如果有这个条件的话。或者是自己的时间管理能力很好,这都可以。如果没有这个条件,你可以考虑大学的时候,因为过了18岁就过了逆反期了,到大学的时候来申请美国的学校。但是在这个情况下,高中几年的培养计划你最好按照美国的高中来培养,不能按照准备中国高考的方式来,因为课程的设计以及课外活动是完全不一样的。

我现在要说的小秘密其实真的只有直播的人可以听得到,就是吴军老师留你的一道思考题,这个作业你可能需要去今天的专栏最新一篇文章当中留言你的答案,截止到明天晚上的8点钟,吴军老师会亲自在答案当中挑选他认为最合适的答案,大家来平分2018元奖金。这个问题由吴军老师来向你提问。

吴军:刚才我讲了,很多问题没有对错的答案,只有好与不好的答案,这道题实际上是高盛的一道面试题,我们在《谷歌方法论》里头讲了很多顶级公司的面试题,以及他们背后是要考察什么能力。

这道题的题目是这样:给你一千万欧元,你有两个选择,一个是在巴黎买下一栋豪华酒店,或者是在马路边上买下五栋汽车旅馆,你来经营,你选择哪一种?要给出你的理由。我刚才讲了,只有好和坏的答案,逻辑很重要,没有绝对的对和错。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456评论 5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70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337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83评论 1 273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596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2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36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595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0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1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85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1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1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4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67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636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1评论 2 342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