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8.18 星期五
门人有言,邵瑞峰论童子不能“格物”,只教以洒扫应对之说。
先生曰:“洒扫应对,就是一件物。童子良知只到此,便教去洒扫应对,就是致他这一点良知了。又如童子知畏先生长者,此亦是他良知处,故虽嬉戏中,见了先生长者,便去作揖恭敬,是他能‘格物’以致敬师长之良知了。童子自有童子的‘格物’、‘致知’。”
又曰:“我这里言‘格物’,自童子以至圣人,皆是此等功夫。但圣人‘格物’,便更熟得些子,不消费力。如此‘格物’,虽卖柴人亦是做得,虽公卿大夫以至天子,皆是如此做。”
王阳明把“格物”看成“意”之落实,也就是“良知”的落实。从而“格物”在朱熹的外向性求物之理的知识追求行动变成了阳明的日用常行中的内向性道德向外实现过程。
在阳明看来,“格物”是道德践履的实际行动,是日常生活中的细微平凡之事,而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学问,无论是童子还是圣人,不管是樵夫还是公卿大夫以至天子,都是一样。
这就把人从“圣人”权威崇拜的神秘世界里解放了出来,又在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建立起完满的道德性。这就既将道德性作为理想人格的唯一本质,又使理想人格成为百姓日用中可以实现的思想飞跃,从而使有限的生命同无限的追求、平凡的事业与伟大的人格跨越了往昔(如在程朱理学那里)不可逾越的鸿沟而实现了统一。
阳明先生用这段话告诉我们, 人人都可以格物致知。
不管你是小孩、成年人,还是老人,也不管你是农民、工人,还是商人,更不管你是天子,还是乞丐,都可以格物致知。
在格物致知面前,人人平等,差别仅在于你是否用功,用了多少功而已。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去人欲、存天理,这就是格物致知,我们在每件事情上格物,就能致这件事情的良知。这样我们就能在每件事情上都能做得尽善完美。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够做成很多的事情,只要我们想做,没有做不成功的事情。
有的人,虽然出身卑微,但是通过不断格物致知,使自己成了有用之人,成了栋梁之材。刘彻的丞相公孙弘年轻时曾经在海边放猪,年纪很大了,才得到重用。朱买臣年轻时也很贫穷,但他自得其乐,妻子因为贫穷离他而去,后来朱买臣当了大官。这两个例子说明,一个人无论多么卑微,多么不顺,多么坎坷,都不能放弃志向,都要格物致知,这样就能够锻炼自己,能够成就自己,能够脱颖而出。
所以,能够格物致知,一个奴隶也可以成为丞相,一个奴隶也可以成为大将军,一个亭长也能够成为天子。
一个人能够格物致知,就能心想事成,梦想成真。
人人都可以格物致知,而且人人都做得到。小孩子做得到,成年人也做得到。卖柴的人做得到,公卿大夫天子也做得到。
只是每个人的格物致知都不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格物知,就好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一样,即使是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期也有不同的格物致知,因为不同的人所面对的物是不一样的,同一个人不同时期所面对的物也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人生的每一步,都要格物致知,把握了一 刻就把握了永恒,把握了现在就把握了未来。
所以,每时每刻每事,都格物致知,这样我们才能抓住机会,获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