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要给大家推荐的一本书是中华书局在2012年出版的《曹植传》,通篇是由白话文写成,是本没有门槛的历史名人传,但其中又引用了曹植的百余篇作品,非常全,并且参考了《后汉书》、《晋书》、《诗集传》等史料,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价值,的确是一部很不错的小说。
都说他才高八斗,七步成诗。
他的一生只有四十一年,前半截犹如白昼,后半段无异于黑夜,而他的才华恰似日月的光辉普照人寰。他是理所当然的“建安之杰”。
他曾是从征的战士,也是邺宫中风流倜傥的公子,他还是热情的恋人和王位争夺者。俗世的悲欢离合一样贯穿他的人生,权力诱惑并不能蒙蔽他的天真。他任性而又单纯,浪漫却不乏忠厚。
风云激荡的年代,他的志向像长空一样辽远,他的命运却宛如飘蓬。
他是曹操的儿子,他叫曹植,字子建,世称“陈思王”。
——《曹植传》
捐躯赴国难,誓死忽如归
曹植十四岁第一次随父从征,那场柳城之役让他真正见识到何为战争。历史上的曹植以一介书生的形象示人,其实这个少年的心里,早就种下了保家卫国的热血,他也是个刚强的男儿,对于曹家,他有着极强的家族使命感。
但诗人的性子在他的身躯里难以去除,他那忠厚的性子在这里显露无疑。
十四岁的曹植也有雄才大志,他也想像父亲那样建立功业,为了天下不再动荡,所有的流血和杀戮是为了不再流血和杀戮。
登台一赋,惊艳四座。
在曹操西征回来以后,他带着曹家晚辈去邺宫西园、铜雀台四处游览,期间要求诸子创作,本性忠厚的曹植早早就写好了,但他让着哥哥,让哥哥曹丕先说。
然而,金子总会发光,曹植的文采在这首诗赋之中尽显。
虽恒文之为盛兮,岂足方乎圣明。休矣美矣!惠泽远扬。翼佐我皇家兮,宁彼四方。同天地之矩量兮,齐日月之辉光。永贵尊而无极兮,等年寿于东王。
曹操正是被这深厚文采背后蕴含的深衷震撼了,他满含爱意和期待地看着曹植,从这一刻起,曹植的命运完全改变了。
丹华灼烈烈,璀采有光荣。
在曹操打败袁术以后,他的儿媳妇甄氏被曹丕娶亲,而年轻气盛的曹植正是在这种情况下遇上了美丽无双的嫂嫂。
甄氏也被曹植的才华所吸引,两人却被伦理束缚着,不敢有所逾矩,直到那天曹植趁着酒意,将甄氏拥入怀中,这是他们唯一一次的亲近。
曹植始终因为这次和嫂嫂的私通而对曹丕心有愧疚,而甄氏呢?在加入曹家十一年以后因为一个子虚乌有的巫毒娃娃被丈夫刺死,当时的曹植则被分配在外,无法见甄氏最后一面。
披罗衣之璀粲兮,珥瑶碧之华琚。戴金翠之首饰,缀明珠以耀躯。践远游之文履,曳雾绡之轻裾。微幽兰之芳蔼兮,步踟蹰于山隅。于是忽焉纵体,以遨以嬉。左倚采旄,右荫桂旗。攘皓腕于神浒兮,采湍濑之玄芝。
少郎忠厚,不敌世事
曹操渐渐开始欣赏曹植的才华和能力,而曹丕就像个失宠的妇女一般,父亲不再到他四处打猎,身后跟着的常常是弟弟曹植,加上朝中又有许多人扶持曹植,曹丕感到了不一般的压力,他这个长子也可能地位不保,毕竟曹操的心思谁都猜不透。
而另一方面,曹植因为父亲的看重而越发努力起来,尽管是在对哥哥的愧疚中,但他更加不能辜负父亲的那份期待。
可惜,曹植能力再强,才华再满腹,也抵不过政治场上的风云变幻,曹丕在征战前夕将曹植灌醉,使他不能前行,于是曹操大怒,再也不想立子建为太子的事。
在曹操死前,曹丕在外征战无法赶回,曹植和曹彰在父亲身边守着,这时候曹彰劝曹植即位,然而生性善良的曹植却放弃了,他是任性的是幼稚的,他没有政治头脑,可是这正是他秉性仁厚的最好体现。
但就是这样一个选择,将他推到了人生的深渊。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曹丕当上皇帝以后,对这个昔日曾与自己抢夺王位的弟弟愈加痛恨,看准机会就将他一贬再贬,贬到雍丘,贬到东阿。
即使是在其儿子曹睿上台以后,也将叔叔贬到了鱼山。曹植经过屡次惊吓,生性洒脱的他已经变得胆小谨慎,气质不凡的风流才子被改造成战战兢兢的庸人,生于帝王之家,对他来说,是场浩劫。
到了生命的后期,他不断地讨好皇上,以表真心,但曹丕均不采纳,就连他想为国争光也不能够,最终在抑郁寡欢之中病死于鱼山。
若曹植不是生在曹家,也许他会更加洒脱,活得更加单纯一些。然而历史不会改变,一代才子就这样在悲惨的命运里最终化为灰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