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本书线索,转化需求之后是进而转化为任务。但看完本章以后,知道了需求到任务之间隔着一个叫功能的东西,功能刚开始的样子叫MVP。
上一章的Y模型讲的是需求到功能的转化,着重的how,而这章则着重于“某个问题的东西”中的某个(which、how many)。具体做法是先给需求加上一些排序属性,然后拿筛子筛出MVP。
1. 给需求加上排序属性共用到2个模型:性价比、KANO
性价比 = 价值/成本。价值有三度:广度、频度、强度,广度=单用户可挖掘价值*潜在用户数(种子、核心、目标、潜在);频度=需求频次*单次复杂度;强度=可替代性*紧急程度*持续时间。成本比较简单粗暴:人天+风险储备。这个其实PMP里有详细描述,一般好像也就用到人天多一点。性价比只是参考,有些性价比不高的功能其实是必须要做的,比如手机的打电话功能。针对这种情况,引入了一个新模型,KANO。
KANO = 功能完成度/用户满意度。这个比值越小越好?不完全正确,其实一个要看比值,再个要看类型,具体分为must,nice,excited, nothing, negative。其中must为必须做,不管性价比。nice,excited看性价比做几个,nothing在A/B测试发现后即可撤销,negative就要看用户的价值优先级了,谁价值高就听谁的。
2.筛子筛有一个原则,less is more,尽可能多地放弃,用小步迭代替代憋大招(憋的过程中用户都已经没兴致了)。筛选原则就是上面的KANO分类说的,然后要注意描述需求间的关联性,并通过一张MVP架构图来表示,能用图画出来才表示你想清楚了。
这次试着结合实际案例来说一下,以我们小组的冰箱小助手为例,货物明细录入和库存查看功能就属于性价比不高的must,然后智能提醒属于性价比高(?不是很确定)的nice。然后就没有然后了,码字方知写书累,向各位作者致敬。启则祝,未启则看《人人2.0》,3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