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荔波
走进荔波,心便醉了。
透过车窗,满目的翠绿。阳光隔山隔水迤逦而来,穿过大山的脊背,穿过树,穿过花,柔柔握着我。在这样的光影里,我想变成一朵小花,柔柔地睡去。任青岩古镇那清脆的风铃声,轻轻地洗涤尘世里疲惫的灵魂,那灵魂中的梵音,深深浅浅,摇曳着这个季节的光阴。
导游介绍说:荔波来源于布依语,“荔”取布依语“丽吉”的音,意为美丽、漂亮;“波”为“坡”,取布依语“山坡”的谐音,合起来就是美丽的山坡、美丽的地方的意思。西南区儒的郑珍曾作诗一首,名为“初到荔波”,“峰峦越尽见平原,蒙石微熏见雨痕。田下江宽思置艇,林中城小望疑村。路人怪看皆书担,乌鸟惊尽已郭门。莫非居夷廖落意,此间便恐是桃源。”。这样的古诗恰当地描述了荔波无尽的美,这里称为世外桃源真的一点也不为过。
走进大小七孔风景区,远远地便听到了瀑布的声音。
当小七孔展现在我面前的时候,那一刻,我的整个心灵都在震撼。怀着一颗虔诚的心轻轻地接近它,那一瞬间,它不动声色地掳走我的眼,我的心,我的全部世界。那是一片怎样的绿啊,浓得化不开的绿,比乡愁还浓郁的情啊,直指内心。小七孔,真是一颗上帝遗落的一颗绿宝石,是地球腰带上的一颗绿宝石。那拱形的桥,石板的路,绿意淹映着,树叶滴翠着。
桥下有着透明的绿色的流水,潺潺地,缓缓地,流过土地,流过内心最柔软的部分。这种相映成趣,这种幽蓝,这种灵动,不可方物的美,我真的已经无法用语言来表述了。我想着苗族的服装,戴苗族的头饰,着苗族的绣花鞋走过这座桥,与这里的一山一水一绿融入一体,感受这种唯美与浪漫,民族特色与民族风情。反正我已经难以用语言来形容了。只是更快地按动着快门,贪心地想把这样的桥,这样的绿,这样的山山水,这样的灵动全部收进我的相机里,我的视线里,我的内心里。
踏过小七孔的桥,迎面扑来的是小七孔最美丽的河段———68级瀑布。那是一种层层叠叠的美。可以说一步一景,洗涤心灵。我的相机又忙到不行了。只是担心我的相机不能够更准确地捕捉这水流的特别与叠嶂。不到2公里的河道上面密布着68级跌水,如此众多而密集的瀑布和跌水实属全国罕见,几乎一步一泻,刺激万分。层层叠叠的瀑布沿着高高低低的河床倾泻而下,水花千姿百态,令人目不暇接。水面时宽时窄,水流时而急促狂泻时而平坦舒缓,水的颜色也随着 不同的状态而变化,在阳光下呈现着不同的色泽。我想找一处清喜的水泽,轻放内心与长发,让水来濯的脸,濯我的心,濯我的发。再学着少数民族的那些阿妹,在河边唱起清丽的歌谣,期待着对面的人儿出现。在这样的极端的湍流中,感受到一种碰撞,一种和谐,一种相容与相生,一种输入与输出,一种矛盾的对立与统一。写到这儿,我突然想起马玉宝老师所说的:“书法也是一种相容与相生,不断制造矛盾解决矛盾的过程,一种对立与统一。大小,长短,粗细,倚正,疏密,黑白。把丰富多采的矛盾对立统一起来就是一幅好的作品”,我想就好比我这眼前的山水画。水流的湍急,水流的回旋,水流的矛盾与统一,最终形成了立体的山水画,摆在我的面前。或许大自然就是最好的教材吧,大自然的一切也都是相融和相生的吧。
我坐在68级响水瀑布的台阶上,摆着各种POSS,让闺蜜帮我留下了美好的瞬间,也见证了我们平凡而朴素的友谊,这种平凡深深地刻进这座大山里。听水,听风,听鸟鸣,听山涧传来原始森林的各种驿动,生命自由而富足......
心情情湿润又温暖,温暖又湿润。像极了这个南方的春天。
走过68级响水瀑布,水上森林是荔波小七孔景区的一个著名的景观,其属于罕见的岩溶地貌水上森林和石上森林,这里的千百株树木,包括珍奇树木十多种,全都植根于水中的顽石上,又透过顽石扎根于水底的河床。水中有石,石上有树,树植水中,这种水、石、树相偎相依的奇景令人叹为观止,远远望去宛如漂在水上。我坐在一颗老树上沉思,想拍出一种宁静致远的空灵的美,我也想与这里的山,这里的水,这里的绿,这里的树,这里的石融为一体。在水上森林区,遇见了当地的小朋友在路边兜售黄瓜和鸡蛋。那矮矮的个子,黑黑的皮肤,大大的无神的眼睛,触碰到这样的眼神,我的心碎了一地,多么让人心疼的孩子。我想把那一筐都购买了,本应上学的年纪,却在这里做着小商小贩,内心酸酸的感觉。中国到底还有多少这样失学的儿童,在本应受教育的年纪没有得到教育资源,一辈子呆在这样的大山里愚昧而无知,甚至一辈子走不出这样的大山,一生蹉跎。听导游说这些留守儿童在这贵州有很多很多,他们并没有家长照顾,家长多都外长打工,一年最多回家一次,而且他们还得照顾自己的年迈的爷爷奶奶。这是怎样的人生际遇啊。想想我都心疼了,强国富民梦还需要走很长很长的路吧。
我们乘坐电瓶车来到了卧龙潭的人工半月瀑布,远远地望去,人工半月瀑布呈现着优美的弧线,从深潭瀑流而下,如丝如缕,由深绿而浅白后,又回归原色,伴随着哗哗的声响和飘动的湿气,响水河从暗流中刚探出头来,便一路奔腾而下。
这里的山水,带着贵族的气质。时而像一幅宁静的山水画,时而像一幅炫动的万马奔腾图。
这里的山与水,一日无法体会它的美。
我想,与山水为伴,在荔波,做一个幸福的人。
(二)西江
我的西江,我来了。
伴着清丽的雨丝来了,我怯怯地走近你。你听,我的心在吊脚楼的雨丝中呢喃;你听,我的心在黑亮的小青瓦上沉思;你听,我的心在苗家的木屋中寻梦;你听,我的心在寨子小路间滑滑的鹅暖石上跃动;你听,我的心在铜鼓场静默的芦笙中飘飞;你听,我的心在断桥上为
谁肝肠寸断....
车子在S形的盘山路上飞驰。路过美丽的梯田,丰美的水草,成群的牛羊。大片大片的梯田形成浓郁的农耕文化,优美的田园风光在面前一览无余。或许,千百年来,在这个大山的深处,就有那么一个民族,或许几个民族,用自己的图腾,自己的文化,自己的生活方式,用自己的勤劳勇敢和智慧,坚韧不拔地,用自己的方式守护着这片神圣的净土。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感受一下这个最古老民族的厚重与沉淀。我们跟随导游来到了很有苗族风情的千户苗寨,因为这里是一个保存苗族“原始生态”文化完整的地方,由十余个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数千户的吊脚楼遍布山间、是目前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寨。不知不觉已傍晚时分,这个时间最好的地方就是位置较高的观景台,这俯视整个千户苗寨,感受吊脚楼群的坚挺,错落的精致、无序中的规整,还有那苗家人的几千年智慧的沉淀。
夜晚袭来,西江千户苗寨,古朴典雅,她静静躺卧在时光的边缘,一任岁月打磨。西江千户苗寨找不出哪一点最美,却惊艳绝伦!上千年积淀的文化艺术与现代霓虹灯光交相辉映,西江千户苗寨总能让人感受到她既古朴典雅而又不乏华彩风姿。吊脚楼古建筑特色、“欧妮夜边埂”古街巷道、多彩的民族服饰映衬出历史古朴。
小楼昨夜又东风,雨开始沥淅这个古城。那一夜,我在半山腰的吊脚楼上听了一夜的雨,久久不肯睡去,看着窗外的苗寨亮起了万家灯火,星星点点的如荧火虫,虽没有在东方明珠看到的上海的夜的流光溢彩,但也别具风格,有一种原始的,古朴的宁静的小繁华。我的心情莫名地激动,在那样的雨夜里,在那样的景致里,在那样的夜雨里,看到门前的芭蕉在安静地舒展。象征着苗族图腾的太阳和牛角在楼角也静默着,仿佛在守护着什么,又在放弃着什么?在那样的景致和那样的夜晚,听雨,简直是难以名状的幸福。那是我生命里很特别的一个夜晚,深深地刻进生命里,不曾忘怀。我的西江,也被深深地刻进生命里,不曾忘怀。
(三)青岩古镇
青岩古镇内有设计精巧工艺精湛的明清古建筑,古色古香。远远地,便感受到一种远古的气息。 在古镇的藏石馆,我们看到了各式各样的石头。有漂亮的矿石、水晶、石英、石膏等。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发出五颜六色的光芒。我想起了导游说的:“这些石头都是晶体,有固定熔点……”我们还看到了一些千奇百怪的石头,有的像粽子、有的像水果,还有的像核桃……可都是未经过人工加工的哦!乍一看,还真像不论是颜色和形状都非常逼真呢!
(四)黄果树瀑布和陡坡塘瀑布
之于黄果树瀑布的念想,是缘于很多年前的一张照片。一个偶然的机会,在一本杂志上看到了黄果树瀑布的照片,感觉是那样的唯美壮观。我想有机会是一定要去亲见的。
终于亲临,站在黄果树瀑布前,看它如蛟龙翻腾、浪花飞溅、水珠飞扬;枯水时节,瀑布犹如万缕银丝披挂、轻柔多姿、又是另一番风致。还未见瀑布就感觉到满天细雨正从瀑布方向向你扑来。
在黄果树瀑布的水帘背后隐匿着一条百米长的水帘洞,洞内除了千奇百怪的钟乳石外,还有洞厅、洞窗和洞泉,真是暗藏天宝精华之地。其中的摸瀑台像外伸展数米,站在摸瀑台的前端伸手及可摸到瀑布飞流而下的瀑帘,震天的响声让你感觉到大地都在随着瀑布的脉搏震动。瀑布下的犀牛谭可让人踩入水中,从瀑布下端的最近距离感觉这大自然的神奇,惊叹这鬼斧神工般的黄果树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