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一天的生活,是由无数的时间碎片拼接而成的。
六点半起床刷牙洗脸,七点上公交,八点半到公司,打卡签到,九点例会,九点半部门会议,十点正式工作,十二点吃午饭,十二点半午睡,两点上班,六点下班,运气差一点就加个班。
然后,明天继续。
碎片化阅读,碎片化学习,碎片化的另外八小时,碎片化的成功法则试验。
大多数人的时间管理,背后都有其深刻的逻辑关系——
以时间单位做刻度,更能体悟到自由这样虚无缥缈的词汇。
所以城市是樊笼,远方是诗;
所以要慢下来,去乡下,找家农舍,扛起锄头,才会觉得拥有生活。
我想可以换一个角度来看今天的都市人和他们的都市生活:
和一个200年前的中国农人相比,今天的一个都市人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哪里?
我认为不是物质拥有和文明程度的差异,而是在时间精度上的差异。
一个农人一天只有12时辰,日常最小的计时单位是刻,差不多是14分半,清代改为15分钟。那么,约定了某个时刻,这个农人差不多有前后半小时的时间为误差。
今天一个都市人的一天有24小时,日常最小的计时单位是分钟,约定了某个时刻,这个都市人的误差只有手表上的一格,也就是5分钟。如果对方严厉一些的话,误差只有前后120秒。
也就是说,现代都市人生活在更小的时间网格之内。
上班不是辰正二刻点卯,有15钟的富裕,而是8点30签到,35分算迟到。
正因为有那么精密的时间刻度,每个都市人生活在每月22天,一周5天,每天8小时的时间区隔之内,周而复始,无穷无尽。
农人按照二十四节气调整工作节奏,都市人按照工作日和休假调整工作节奏,按照小时和分钟为单位,把人身限定在工作间里,电脑前面。
因此,航班才能准点起飞,火车才能准点进站,人们的行为被时间严格限定,整个社会才能如同齿轮啮合,精准地运转。
活在高精度的时间网格里不会是一件愉快的事情。
有必要的话,现代企业可以按5分钟一次下达工作指令,流水线上可能频率还要更高,信号和信号之间的间隔更短。
同时,你买一件衣服,一双靴子,安排一次出国旅行,也可以被精确地折算成为“以目前工资标准,还需要工作XX天”。
时间越是精密,给人的感觉也越是痛苦。
尤其是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剥夺感,比如说上午10点一刻这个时间概念,它在通常情况下给人的感觉是属于公司,属于工作,但唯独不属于自己。
这也是各种购物节、音乐节、乱七八糟都要过节存在的基础,它让人产生一种“这是属于我的时间”的奇异感受。
我的时刻到了,我赢得了这一刻,我得从循环往复的时间逻辑里解脱出来,拥有这一刻的支配权,跳出时间之外。
我不是谁的儿子,不是谁的丈夫,也不是谁的父亲。我需要扮演的所有社会角色通通放下,我只属于我自己。生活仪式感、时间相对主义,一边去吧。
但仔细一想,你认为自己拥有的那一刻,其实属于营销专家。
电影上映以天计算票房,工作日以小时计算工资,阿里巴巴以分钟计算销售额,如果未来以秒作为计算单位——
属于你的时间,大概只剩下秒射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