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书籍:《亲密关系——通往沟通的桥梁》 (【加拿大】克里斯多福·孟)
笔记内容:亲密关系中的个体剖析
“亲密关系”的课题让人们能通过找回自己内在的力量,再次迎回“归属感、价值感、信任感”,从而了悟“我是谁”。
—— 吴英慧 (高级心理咨询师)
【亲密关系=爱情?】
“在爱与被爱的过程中,我们都曾经历过痛苦、恐惧,也体验过狂喜与极乐,我们渴望建立真挚的亲密关系,却又害怕再度受伤。曾经我们以为只有双方努力,才能挽救一段关系,却不知单边改善也能让我们抵达灵魂关系的彼岸。原以为亲密关系中的争执不过是源于性格不合或不爱,却不知其隐藏着童年的需求······”
有一段时间,在往返学校与家的路途中,车内循环播放着由樊登老师讲解的书——《亲密关系-通往沟通的桥梁》。一路上,认真开车,静静听书之余又增添了几分好奇心和求知欲。渐渐地,听人说书取代听歌的方式开始成为驾驶过程中一件十分提神又极具趣味儿的事。
近日,趁着暑假得闲拿起书完整阅读过后,收获之余仍有困惑。作家张德芬女士阅毕后感叹:“这是我少数读过两遍以上的书,我知道我还会再读它,因为生活当中的问题总是层出不穷,而我们又是如此健忘,常常忘了智慧和宝训其实都在我们唾手可得之处。”所以,对于此书,我仅仅阅读一次的过程,显然是不够的。就在写下这段文字的几个小时前,我又拿起《亲密关系》这本书翻来覆去,却不知如何下笔。于是,索性撇开写作的目的,慢慢翻翻书,在梳理之余顺便动笔写点零星感受。那么,就先从“亲密关系”开始谈起吧。
亲密关系指哪种关系?男女之情还是亲情?
亲密关系不仅仅代表男女之间的爱情,同学、同事、朋友、家人等都可以算是亲密关系的一种,只要当两个人亲密的程度达到一定程度(例如向对方敞开心扉到一定程度)。只是在某些程度上,男女之间的亲密关系比较明显,彼此之间的冲突最大也最容易让对方受到伤害。因为亲密关系的另一方最知道我们的脆弱点在何处,所以他们总能直击要害,一招毙命。所以有时候,我们在亲密关系中受到的伤害远远大于其他关系对我们的伤害。
细细回想,我们每个人似乎都在懵懂地一边感受着爱又一边经历着伤害。除去无法选择的血缘关系,试问我们开启一段亲密关系的目的是什么?
“因为需求,开始和维持一段亲密关系的真正动机都源于需求。”作者写道。
【需求=自私?】
“原来,我在你心中也不过如此。”、“你让我觉得我自己越来越不重要了。”、“我做得一切还不都是为了你好。”“我感觉你变了……”这些话,似曾相识。也许是在一段婚姻关系里,也许是在父母与子女之间,也许在一段长久的友情之间。每个人表达的方式不同,有的人只是在内心焦虑自责着,而有些人却伪装成一个“受害者”,用这个看似正当的理由在一段段亲密关系中不断叫嚣着、声嘶力竭。在我们内心经常会有一种被忽视,失落又孤单的感觉,而这种感觉其实从孩童时期就开始了。
我们在儿时的大部分言行都是以归属感和被重视的需求为出发点,如果我们的言行并没有得到预期的结果,我们会感到孤单、不被重视,我们甚至会觉得这个世界缺乏爱与关怀,从而失落又绝望。这种感觉让我们对自己本身的重要性感到怀疑,甚至会影响我们心中所形成的看待外在世界的态度。
“我在这个家就是多余的,妈妈不爱我,没人疼我。我要离开这个家,逃得远远的……”一个人在孩童时期的经历让他(她)痛苦,甚至心碎,为了将自己从痛苦中抽离,他们会选择远离造成痛苦的人或事。但是试图远离痛苦,痛苦却并不会消失。然后,这种潜在的需求会随着我们的成长逐渐开始伪装成“爱意”,散落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追根溯源,很多时候发生的事情都可以归因到儿时所受过的创伤。随着年龄的增长,小时候的创伤在心里也许不会再那么难以承受了,可它却会因为你的逃避而一直存在着。每当一段亲密关系开始建立,你便开始企图用这种“爱意”在你的家人、伴侣、朋友等人中施加压力,期望他们能成为你心中的模样。
我们只是想从他们身上得到满足,与他们建立亲密关系的目的也并不是为了爱,而只是为了满足我们小小的自私需求。试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多少愤怒是源自我们的自我需求,我们将这种需求隐藏在我们的潜意识里,在面对期望落空后的失望与痛苦,我们逃避内心的真实感受,选择用愤怒和争吵彼此伤害着。可是,你可知道,当你与家人吵架时,原因未必出在他们身上,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你自身过去未解决的伤痛。
由此,“需求”本身的行为并不自私。错的是,我们总是将需求寄托于他人。事实上,我们真正需要的,没人能给,除了自我本身。
【创伤=局限?】
“过往痛苦的创伤会让我们产生对自己和世界的一些限制性信念。
我可能会认为自己是个弱者、失败者,而我们对待自己的看法,往往会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工作、交什么样的朋友、住在什么样的地方,以及许多其他的事——甚至可能包括我们开什么样的车。你可能很难相信,被父亲打骂的单一事件,竟然会让我产生这种软弱的信念,造成这么低落的自我价值感。”作者克里斯多福·孟结合自身的婚姻状态深入探讨在这段亲密关系里的感悟。
所有源自未愈伤口的信念都是自我局限的。既然我们对自己的信念与过去的创伤关系密不可分,而过去的事早已记不清,更不可能改变,那我们又要如何才能挣脱束缚呢?
当旧痛在某个契机浮现并伪装,由此我们需要正视我们所处的每一段亲密关系,正视我们内心浮现的痛苦,了解伪装背后的事实。例如:当两人意见上的不一致时,我们潜意识的行为模式和信念可能会让我们对伴侣口出恶意,然后生气地离开现场。而我们似乎也从未认真问过自己:“我到底在气什么?为什么要生气?”也许,我们只是像作者说得那样,我们为了逃避痛苦,一味的证明自己在某件事上是对的,只是为了让别人看起来像是错的一方。我们理直气壮地将自己的行为合理化,对亲密伴侣进行攻击。如果你愿意,理直气壮的努力可以让你死到临头都保持无知的态度。
有人说,“人本质上其实是一场与自我认知的斗争”。谁不想在人际交往中,成为无需讨好、迎合,还能成为一个真正受欢迎的高情商的人,谁不想学会在亲密关系中,懂爱、会爱、敢于把握爱,还能成为一个被爱被珍惜的人;谁不想在困难面前,不会总是自我否定,不气馁,还能拥有超高的心理弹性与自信心。所以,你的亲密关系伴侣,都是来帮助你更加认识自己,进而疗愈你的创伤,最终找回真正的自己,它是通往我们灵魂的桥梁。
那些伤痛会随着时间淡去吗?时间真的能治愈一切吗?
会的,只不过首先我们要了解痛苦的真正目的,并用适当的方式来回应。让我们找一种方法,用健康的方式把伤痛处理好,我们的信念也会随之改变。正如作者所言:“我想传达的是,即使所谓的“婚姻专家”们,也不过是跟普通人一样,都是为人夫和为人妻者,一边在自己无知的黑暗里挣扎,一边尽力奋斗,想去了解亲密关系的真实目的。”
如果可以,请翻开这本书,试着找找答案吧。
2019-7-16 于书房
《亲密关系》部分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