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边是持续热映的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一边是叫好又叫座的音乐剧《摇滚学校》,同样是摇滚、同样有摇滚现场、同样都看得人热血沸腾。
只不过两相比较之下,前者有着更为强烈的粉丝属性,“电影院-大银幕”的标配呈现形态能覆盖更广阔的受众;后者立足剧院,新型巡演模式则让它的LIVE具备优势。
从3月22日起,到4月14日,《摇滚学校》将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将为观众呈现出一轮现场真唱、乐队现场演奏等豪华配置下的百老汇原版音乐剧。
这部根据电影改编,由音乐剧大师劳埃德·韦伯操刀完成,同时在多地巡演后引发阵阵好评的音乐剧《摇滚学校》,可谓是一场属于春天的摇滚盛宴了。
它在看似不合常理的场景中彻底引爆,摇滚碰撞出呐喊,进而迸发出自由。
在《摇滚学校》这一部音乐剧中,杜威本是一个付不起房租的乐手,生活乱作一团。但因为私立学校的一通电话,他以假充真做起了周薪950刀的代课老师,开始了他“School Of Rock”的组队。
在阴差阳错之下,他发现了自己所在班级孩子的音乐天赋,并鼓励他们玩摇滚、做音乐。于是,本来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和规则都被逐一打破,保守和循规蹈矩的课堂分分钟变成了大型摇滚现场,家长和老师也在现场被他们的表演秀震撼。
而抱上乐器的学生们,无不完成了一次从内向含蓄到追求摇滚和自由完全释放状态的改变。
有趣的摇滚课堂《You're In The Band》、最后连家长们都赞不绝口的摇滚现场表演《School Of Rock》,《摇滚学校》完全打破了年龄和阶级门槛,落脚成一种大众都能普遍接受的娱乐形式。
《摇滚学校》,很理所当然地解释了什么是“摇滚”。
当然,我在3月22日首演一刷《摇滚学校》,24日周末晚场打卡二刷后,在剧院也积累了两遍不错的观剧体验。
总结了四个关键词,我想这也是对《摇滚学校》的最好解读了——
关键词一
劳埃德·韦伯
喜欢音乐剧的朋友自然不会对音乐剧大师安德鲁·劳埃德·韦伯感到陌生。
高产如他,在几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已然成为了“经典音乐剧”的代言人,广为人知的《猫》、《歌剧魅影》、《贝隆夫人》等传世经典作品都是出自于他。而这些作品,都曾多次斩获奥斯卡奖,金球奖、格莱美、托尼奖及奥利弗等奖项。
《摇滚校园》自然也不例外,势必要归功于著名的音乐剧大师劳埃德·韦伯。
在年过六旬之际参与创作,《摇滚学校》根据同名电影改编的音乐剧破土而生。为了打造出一部能称之为精品的音乐剧,韦伯邀请了《唐顿庄园》的主创朱利安•费列斯担任主笔撰写剧本,2014年百老汇复排音乐剧《悲惨世界》的导演劳伦斯·康纳执导,并亲自为它作曲了 12 首原创曲目。
但曲目又是有别于电影版的,音乐剧版的音乐实则都是根据音乐剧制作而原创而成。
它们延续了韦伯作曲的风格鲜明、节奏明快,却又在看似热血沸腾的摇滚乐内里加入年轻人的青春朝气。《摇滚学校》是以“师生”的状态去呈现的,把这些的音乐交给孩子去诠释,瞬间又变成了老少皆宜的大众下饭菜,曲风上也达成了摇滚与流行的最佳融合。
诸如《You're In The Band》、《If Only You Would Listen》等歌曲,几乎所有人听完都会感同身受,跟着舞台上的演员一起热血沸腾!
在音乐的创作蓝本里,韦伯是《摇滚学校》的灵魂,是绝对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关键词二
平等
一部成熟的音乐剧必然是有灵魂的,也必然涉及到人性层面的思索。这些,是基于音乐这一形态展开的,却又跳脱成了一种螺旋上升的符号。
你看的是音乐剧,却不应该仅仅停留于观剧。
事实上,在这几年国内引进的原版音乐剧中,都不乏有对人性的思索,尤其是“平等与平权”的思索:
在《Kinky Boots长靴皇后》中,该题材就触及了“变装皇后”这一特定群体,最后在歌舞中他们实现了和自我的和解;在《芝加哥》中,是深扎欲望与犯罪的反叛精神,主角追求的无非是平权与平等。
当然,《摇滚学校》也涉及到了诸多类似的讨论:
一是父辈与子女在意见达成上的平等。
在《摇滚学校》的前半段中,学生之所以不快乐,很大程度是源自父母在他们的身上给予了过高的理想,他们的人生又被老师按照精英观念做了许多规则秩序下的等级划分。
学校追求高分,家长关心成绩,无一例外是期望孩子成龙成凤,却忽略了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透过《摇滚学校》,我们似乎都能看到这样不快乐也不敢反抗的学生,很像无数个自己。
而杜威阴差阳错的的加入,则唤醒了他们内心的反叛精神,通过摇滚乐完成了自我释放,又通过摇滚乐完成了与上一辈的人和解。
与《音乐之声》和《放牛班的春天》类似,老师“教书”的功能性作用被弱化,“育人”和引导的作用加强,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促成了最终的平等。
二是穿插其中的男女平权和性别平等。
在《摇滚学校》的观剧过程中,我留意到三个特别明显的地方引出了“男女平等”的思考:
当杜威问及孩子们的梦想时,“小赫敏”Summer一句“大众媒体去女性的刻板印象”让我印象深刻;而提出让大家玩摇滚的时候,一小女孩又指出女孩玩摇滚没有男孩挣钱多;在家长会这场戏上,杜威在肯定了学生们的优点之余,又明确指出了领导力很强的“乐队经理”Summer有希望成为美国第一位女总统:“如果她明天竞选总统我会投她一票”。
虽然主题是摇滚,但细节构成上《摇滚学校》依然有着很强烈的平等平权元素。
当固守传统思维制约着我们实现平等,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思维城堡里搭建理想的平等。
关键词三
自由
忽又前几年兴起的“兴趣教学”,与当时孔子所推崇的“因材施教”无外乎是一个道理:尊重每个人的天赋与个性,施以正确的引导。
这种引导绝对不是强加于人的,而是根据他们身上的闪光点,最大限度地释放他们的能量。
因此回归到这部音乐剧上,杜威所能做的其实也不是强加于自己的“摇滚梦”给孩子,而是在无意中发现孩子们的音乐天赋后通过摇滚乐这种形式帮助他们实现个性的释放。
这就不得不提到音乐剧中最重要的桥段之一《You're In The Band》了。
作为上半场的最大亮点,看似“疯玩”的教学舞台上孩子们开朗阳光的个性得到了释放,实现了自由。
从最初被强制安排伴奏、演唱、古典乐器演奏的孩子们,在杜威的传授下轻松地掌握了贝斯、架子鼓以及电吉他等乐器完成了一次合理分工。
他们把自己生活的抱怨借以摇滚乐全然发泄出来,最后在舞台上彻底绽放,也似乎在冥冥注定中给自己之后的人生圈定了一个可能性的方向。
毕竟做自己喜欢的选择,谁又会不快乐和自由呢?而在自己擅长的领域里,每个人又何尝不能够完成最终的个性释放呢?
关键词四
摇滚
紧承《摇滚莫扎特》之后,同样是基于“摇滚”这一命题的《摇滚学校》则给观众提供了一个完全不同的音乐剧打开方式。它的粉丝滤镜和情感渲染力明显不如前者,但它的剧情完成度和舞台感却更具优势。
首先,故事就是一个和“摇滚”有关的故事。
在《摇滚学校》中的一切似乎都是立足反常规的摇滚:不是一群爱玩摇滚的热血年轻人,而是一个冒名顶替的老师和一群唱功不俗但舞台表现力够硬的学生;主角不是酷得掉渣的偶像派,而是一个喜剧感强烈,不高、不帅、甚至有点啤酒肚的中年大叔;摇滚的元素也不是外扩的、狂放的,而是有思考、甚至有点青春朝气的摇滚乐。
其次,在音乐剧中,摇滚与流行是融汇贯通的。
在《摇滚学校》中,预设的沉浸感与舞台完成了融合,上下半场的衔接上连贯流畅,观感不错。
同时加入不少巧思,比如“Taylor Swift”“Kanye”等流行歌手元素的提及、在歌曲打造上也弱化了摇滚成分变成大众能接受的音乐形态。
细数其中的音乐,开场曲《When I Climb to the Top of Mount Rock》引燃全场,《Here at Horace Green》将规则音乐化变得妙趣横生,《Time To Play》是我观剧后最为偏爱的一首童声摇滚,另一首《Stick It To The Man》的合唱桥段全程高能洗脑。
而杜威和“夜后”的唱都很难挑剔,杜威的《Children of Rock》令人深受孤独,“夜后”校长的《Queen of the Night》虽然花腔女高音部分虽不及原版、但个人solo曲目《Where Did The Rock Go》则以聚焦的情感共鸣丰富了音乐剧的故事线。
除此之外,音乐剧多次致敬了Jimi Hendrix,也保留了电影中的一些经典配乐,比如摇滚女王Stevie Nicks 的歌曲《Edge of Seventeen》。
摇滚给了我们力量,而韦伯新编的12首歌曲都不同于以往的流行摇滚曲风,在现场有了更高燃的呈现。
即便你是一个对摇滚一无所知的观众,这部音乐剧也没有任何的观看门槛。
目前《摇滚学校》正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持续巡演中,之后还会巡演至广州、厦门、深圳、南京和苏州等多地开启三个多月的中国巡演。
《摇滚学校》
场次:2019 年3月22日 – 4月14日
票价:99-1180元
演出时间:下午场 14:30,晚场 19:30
演出地点:北京天桥艺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