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贵州安顺市平坝区天龙屯堡古镇,生活着一群“奇特”的人:他们不是当地的少数民族,是纯正的汉族人,却穿着其他地区汉人没见过的“奇装异服”。原来,他们就是生活在贵州山区的屯堡人,是明朝屯边将士的后裔,他们穿着的衣服依然是600多年前的“凤阳汉装”。
走在古镇里,到处是石头建筑。明初时,朱元璋调北镇南,在这里大量屯兵,将士则来自江浙汉族。至今屯堡里许许多多的老年人还称自己祖籍南京。
屯堡文化自成一格,它不同于其他地区汉族文化,又不同于本地少数民族文化,它是相对封闭的明代文化遗存。屯堡人在语言、服饰、建筑、宗教信仰等方面,保留着600年前的模样。
600余年来,生活在古镇中的屯堡人,依然固守着祖宗过去的荣耀。今天的屯堡人仍旧住着延续了数百年的石头房子,跳着大明朝的军傩(地戏)。
这是600多年前明朝朱元璋的老家安徽凤阳汉族妇女的正统装束“凤阳汉装”:蓝色长衣,衣襟斜开到左掖,袖口宽大,绣有黑色和花色的宽边,腰系黑色围裙,腰后右侧有一长飘的黑色带子。
屯堡女人的发帕特色很鲜明,包白头帕的是中年,黑头帕的是老年。但是也不能仅从色彩上判断年纪,因为包白头帕的在家中是媳妇,包黑头帕的是婆婆,是长者,所以包黑头帕的是受人尊重的长者。
屯堡人都是从江淮一带迁移过来的汉族移民,江南历来是文化昌盛之地,屯堡人来到贵州后继承和发扬了这样的传统,出了不少的人才。
1902年10月31日, 日本著名的考古学家,人类学家鸟居龙藏先生对贵州进行考察时,途经天龙屯堡,对屯堡人进行仔细考察,在他的游记中有这样的记述,“处于偏僻之地,难以接触到新的文化,依然保留明代江南的民俗,原原本本的头饰发型,这对于后来人口众多的汉族移民,则感到异常稀奇。”
屯堡里还有明朝巨富沈万三故居。当年沈万三得罪朱元璋被发配云南,曾经在此住了三年。而今,经过一代代繁衍,在天龙屯堡仍有沈氏家族400多人。
屯堡人是一个“尚武”的汉族群体。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地戏,地戏顾名思意就是以平地为舞台围场演出的戏剧(傩戏)。
屯堡人的语言多带卷舌音,发音快,透着军人的阳刚之气,它是明代的官话(相当于今天的普通话),专家把它称为“安顺屯堡方言”。
今天的屯堡人仍旧身穿大明朝的长衣大袖;仍旧跳着大明朝的军傩(地戏);固守着600多年前的生活习俗。只是很多江浙人并不知道,在遥远的贵州,依然留存着这样一个远房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