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3
和好
昨晚我在房间刷手机,娃在客厅刷手机,10点多,娃爹约会回来了,听到俩人说话的声音,内容没听到。娃爹带回同学从老家带来的烧饼,娃爹当即就要吃,给他放烤箱烤了一个,娃一看说:“只烤了一个啊”。原来也想吃了,娃爹趁机吹牛,说这个饼得排一个小时才能买上。俩人边吃边交流饼的口感,娃说也没那么好吃。吃完,娃说买的锁的配件到了,爷俩相互推拖,谁也不下去拿,好吧,我去。取回来,俩人就尺寸又讨论一番。
娃爹不胜酒力,喝一点就要睡觉。吃完脸没洗衣服没脱就躺下了,说是躺一下,我就知道肯定不是一下,肯定就这么睡过去了。早上问他,他说娃后来又去推他,让他把衣服脱了睡的。
看来这是和好了!
我躲起来
跟娃说外甥和媳妇一会儿到,要去拜访客户,娃立马急了,“怎么又来了,拜访客户把病毒都带回来了。我躲起来。”然后就躲在了书房里,他们来了,娃也不出来。我心情很复杂,认为娃太过激了,另一方面也感觉被打扰,但也做不到不让他们来。相比于被打扰,不让他们来的愧疚感更不能承受。嗯,就这么纠结着吧,这就是此刻的感受。
到家之后,外甥问娃呢?我如实告知。娃的排斥如此明显,他们能泰然处之,猜猜可能性:
1、觉察能力差,没感觉到
2、认为是可以忽略的小情绪
3、认为我是他们的亲人,来我这儿是正常的,不认为这是打扰,他们也是这么做的,对亲人竭尽全力
4、知道打扰了,条件所限,无奈
5、权衡利弊,这是最优选择
6、心理强大
娃的行为:
1、反应过激,过度担心
2、冲动,情绪不稳定,稍有刺激就发作
3、孤僻,不合群
4、亲情淡漠
5、关注自我感受
6、容易表达情绪
教你做人
早上娃爹出门的时候娃还没起床,中午娃爹没回来吃饭,没机会发生战争,晚饭又开战,战况激烈。
刚开始娃爹说了装修的事,不满意,决定换一家。最近天天叨叨这件事,估计也是挺闹心的。然后问外甥不在家吃饭?我说开玩笑说娃甩脸色了,娃反对,说“我就是躲起来。”娃爹说“我们都阳过,还怕啥?”语气就不好了。
然后娃爹问他们把车开走了?我说是。
然后娃接过来话,说“你不是不让他们开了吗?”
外甥每次开车都出点状况,娃爹可能一时气话说过。
娃爹立马提高声音:“我的车,我想让开就开。”
娃说:“我就是调侃一下,生什么气呢?”
娃爹立马开启暴怒教训模式:“你会不会做人,他是你表哥,现在有困难,占你点空间怎么了?你回去别让人接你,除了玩手机还会干啥,玩成废物了.......”
娃也急了,俩人开始激烈争吵。
结局是娃又进书房吃饭,娃爹气呼呼地吃。
娃爹进书房,娃出来,娃爹又开始高声教训:“把桌上的纸拿走......"娃应战,又一轮。
我坐山观虎斗。
娃爹出门。
外甥他们回来,娃态度缓和。
娃爹回来,仍然板个脸。
再把李松蔚关于吵架的理论抄一遍,读一遍,理解一遍,把“妈妈”换成“娃爹”
1、这是对妈妈忠实的效仿;
2、暴躁代表着「不讲道理」,不讲道理,就没那么容易被那些掌握了道理的人驯服。
3、可以用暴躁维护自己的边界感;
4、单亲家庭的成长往往有很多不为人知的痛苦,如果不能把委屈表现在外面,常常就会指向那个「害得我不得不面对这一切」的人:「如果不是因为你,我就不用受这些苦」;
5、可以快速地扫清障碍,推进决策;
6、情绪宣泄出来,有助于身体健康;
7、关于吵架常常有一个误解,就是「你听她的就没事了」。其实,她又想让你听她的,又不想让你只是为了「不吵架」才听她的。你突然不吵了,她很容易陷入自我攻击。她无法确认你是真的同意她了,或者只是嫌麻烦(而她就是那个「麻烦」)?你们一路吵下去,彼此就一直把对方标记为一个值得的对手。
8、高强度的愤怒会让人感到自己还活着;
9、这是一种配合演出,用持续的高强度的情绪输出暗示所有看到的人,「别惹我」;
10、当一个人(常常是女性)处于结构性的弱势地位时,她没有能力对剥削她的力量做出实质性的反击,这时唯一能保持的自我主张只有愤怒。这种愤怒相当于是在说:我接受你安排的一切,但你也必须面对我的情绪。只有情绪是属于我的,是你永远都没有办法消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