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事情、人际关系,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习惯于选择搁置甚至放弃解决,或换个环境、换个事情、换个人,似乎换了后,一切不利因素就会随之消失,而眼前又是一副新的事物。然而,现实从未如此轻松,困难、挫折、挑战、收获、快乐、愉悦它们如同双生花生于同一根茎,必会同时发芽绽放枯萎凋谢。奥勒留说“人只能拥有正在失去的此刻,过去和未来他都无法在此刻拥有。”
近期根据我国官方报告,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他们选择自杀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业压力,比如家庭矛盾,比如早恋等等,自杀的原因千千万万种,但自杀的目的却导向唯一的方向——解脱。离开我们现在生活的人世界,然后一切的问题就会消失,会被解决,然后这是真的吗?
我们都知道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写过一篇举世闻名的著作《哈姆雷特》,剧中哈姆雷特无法死去,他说他害怕当他死去,去到那个世界后见到的一切皆如此刻活着的世界一样。是的,我并不确定死后是否有另一个世界,但我理解哈姆雷特的怀疑。放小了说,当我们放弃手中正做了一半的事情转而去做另一件事,难道就能确保它能一路顺畅而不会有任何困难和挑战吗?再比如说,我们对自己现有的伴侣如此不满,难道说换了一个伴侣这些不满就会随风而散,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吗?并非如此。
我们是目前所知的所有种族当中最富有智慧的族群,我们也是唯一一种需要为自己的行为制定规矩的族群。孔子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孔子童年境遇并不好,他自己曾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换成现代的话就是,孔子少年时代没上过什么正规学校,天天在外面打小工赚钱贴补家用。然而,生命不息学习不止,即便如此仍是到了四十岁才划定了自己行为准则、处事原则的基本标准,为人处事才能达到“不惑”。我们却生活在别人制造的世界里按照别人的评判标准去评定自己的人生,难免出现混乱,急于求成的心态又难免致使我们急忙寻找最快成功的那条捷径,不加选择的走上了别人的人生道路,然后行至途中却迷茫的不知所措,频繁更换崇拜对象,频繁更换新鲜事物,频繁的在别人的规矩下随意乱闯。不是自己真心实意想要达成的目标,所以总是找不到动力,糊涂乱闯,好似一无价值的苍蝇,然后重复同一个动作,随意挑选,随意放弃,再选择,再放弃。这一切从未真正拥有,这一切即使拥有也是短暂的,即使快乐,也是他人的追捧和虚荣的赞扬。
哈姆雷特之所以无法自杀,是因为在此之前他无法说服自己为别人而活;而那些选择自杀并且实施的人,是因为只有在“解脱”的瞬间他们是为自己而活,在此之前都是在为别人而活着。
世上的许多事物,不论费尽多大心机,花了多少力气,即使能够拥有,也都是暂时的。懂得无常,就会舍得;能够舍得,才不会被物欲驱使,进而能够抛开得失,看清一切,悟得生命快乐的源泉。——来自《懂舍才有得》
(广玄:20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