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刷到人民网的一条新闻《朋友圈3天可见,你喜欢还是反感?》,文中提到,有越来越多的人将朋友圈设置成了3天可见。还有不少人的朋友圈更是荒芜成休克状态,3个月、半年、一年甚至更长时间无更新。记者因此发问: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把自己的状态隐藏起来?
记得朋友圈刚流行时,我也是忠实发烧友,除了自己发,好友的动态也舍不得错过,点赞留言一条龙。票圈好像是吸收了国外某社交媒体的做法:留下痕迹之后,共同好友也能收到提醒。因此,事情的发展趋势常常是,一条动态催生出点赞接收器和群聊场所。
如果自己正好处于等车或排队等闲暇状态,这样的游戏玩一下也无所谓。可如果正好有很多正事儿要做,这样的消息我基本直接忽略,并提醒自己:以后再也不手欠乱点了。
慢慢地,因为学业工作等关系,刷朋友圈的热情降低,后来直接设置为“新动态不提醒”,也就是说,“发现”那里再也没有红点提示,等什么时候想看看动态了,我再点进去。
长时间地脱离朋友圈,偶尔刷一下,出现在眼球的无非是各种“秀炫晒”:秀旅游、秀美食、秀恩爱,炫微商产品,晒各种软文……乱七八糟地实在辣眼睛,于是再也没有更改设置。
有一回,突然想起某个很久没聊的闺蜜,翻开她的相册,只看到了两张照片和一条横线,瞬间有种失落感。不过很快就觉得没什么,错过了当下的分享,过后再看又有什么意思呢?
现在节奏太快,每天都有天翻地覆的变化,我常常瞧不起3天前的自己,所以朋友圈只能3天可见。
用古人的话说,“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用哲学的语言说,“事物是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之中的,要用动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现在的我跟三天前的我肯定有所不同,对于某些想法多变的人来说,尤其如此。那么,我设置3天可见怎么了?
朋友圈是个演戏的秀场,我经常在里面扮演自己都瞧不起的小丑,瞎说些假话套话废话,你们还是别看为好,免得影响心情。
这句话,估计更多人比我深有体会,不妄评了。
心理学有个“人格面具”概念,人格面具分为私人面具和公共面具,分清面具属性并准确运用并不容易。
带着面具发朋友圈,卸下面具才能做回自己,奔波于角色转换之间,这可能是很多人深感疲惫的原因吧!
朋友圈里上千个朋友,孤单时竟然找不到一个可以聊聊心事的人。老友说你要求太高了,我就想找个周末一起吃饭喝酒的,搜遍微信通信录也没找到。我们都明白,微信朋友圈跟真正的朋友没有半毛钱关系,大家只是互为观众,互为演员的合作关系而已。
这些话,是不是赤裸裸地说出了现代人的生存通病?我们的社交常用语是不是逐渐从“电话多少?”“qq多少?”变成了现在的“微信多少?”微信通信录好友上千,最原始的手机通讯录呢?如果我的微信号没有绑定手机号或qq号,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你还能用打电话或发短信的方式找到我吗?
逢年过节微信红包、祝福层出不穷,却似乎忘了,在没有微信和qq的时候,我们都是发短信祝福。现在手机里的短信,除了验证密码信息、快递信息,就是银行余额提醒。
最后还是点个题吧!我生下来是为了取悦自己的,并不是为了讨好任何人,我也犯不着讨好谁。我的票圈我做主,3天可见我乐意,看或不看你随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