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听说费孝通先生的名字,是在一档叫做《大师》的纪录片上。当时我在看介绍潘光旦先生的专题,得知费孝通先生是潘光旦先生共患难的学生和好友。我有感于费孝通先生和潘光旦先生深重浓厚的情谊,继而了解到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不由对他产生了敬佩之心。
《乡土中国》是费孝通先生抗战时期在西南联大和云南大学所讲“乡村社会学”内容的收集整理,是费孝通先生对“作为中国基层社会的乡土社会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社会”这个问题的探究。费孝通先生在这本书的再版序言中说道:“这里讲的乡土中国,并不是具体的中国社会的素描,而是包含在具体的中国中国基层传统社会里的一种特具的体系,支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这本书虽然只有短短几万字,但能引发读者对中国社会深刻的思考。
费孝通先生是中国社会学界的泰山北斗,其学术水平自然不需怀疑,这本《乡土中国》作为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非常浅显易懂,可谓是“豪华落尽见真淳”。
中国基层社会具有乡土性,乡下人世代靠种地谋生,他们明白泥土的可贵,扎根于“土”,费孝通先生说他们是“黏着在土地上的”。而正是因为与土地这种亲密的联系,乡村人口是不太有变动的。但我们仔细了解会发现,当代乡村社会,尤其是年青一代,与土地的联系不再那么亲密,他们将务工作为谋生的第一手段,或是通过上学,走出所处的乡村社会,试图融入城市社会的生活之中。城市的人对农村有偏见,农村的人想要脱离农村,曾经的乡土社会所具备的特质,正在当代农村逐渐遗失。“于是‘土气’成了骂人的词汇,‘乡’也不再是衣锦荣归的去处了”,这是可喜还是可悲的,我也说不清楚。
在乡土社会,文字很少有其用处,互相熟悉的乡人,用语言,动作,表情,都可以交流,就连人生经验都靠口耳相传,语言自然不能在此实现它的价值。但“文字下乡”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它是乡土社会与城市接轨的桥梁。
乡下人有“私”的毛病,这我是有深切体会的。“各人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古今是乡土社会的常态。乡土社会存在着一种“差序格局”,人人以自我为中心,有别于西方的“团体格局”。
初在目录中看到“男女有别”,我感觉很好笑,我觉得男女有别是全人类的共识,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但当翻到这一章仔细阅读上,才发现好笑的是我自己。有了男女有别这个鸿沟,才有了安稳的乡土社会。
家族,一个在网络小说里被滥用的词汇,其实在现实的乡土社会中,它没有那么明确的界限,却又始终被人们提起,家族是乡土社会的基本组成部分。
初读此书,火候未到,以后再做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