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一)令人困惑的现状》中,我们已经从写作流程的三大步骤——构思、立意和表达着眼,列举了种种问题和家长通常的应对措施,可是面对结果,很多家长还是难免非常郁闷和焦虑,想想自己已经尽心尽力,做家长可谓认真负责,为什么结果却仍然是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还会埋下隐患呢?!
其实,造成这样的现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家长们进入了一个严重的认知误区。大多数家长都并不知道——写作的本质是什么?正如上一篇中所提及的,很多家长总以为写作就是输入文字再输出文字的功夫,而事实上写作是怎么用文字去描述画面的功夫。
很多作家就是遵循这个写作本质在进行文学创作。比如世界超一流作家纳博科夫就曾说过,他写作是既不用英语思维也不用俄语思维(他是俄裔美国人),而是先在脑中构思出人物或场景的画面,再用句子表达出来。又比如我国的唐诗宋词,大文豪们用诗句词句所描绘的,不正是他们在大千世界中捕捉到的各种画面吗?
就拿那首几乎人人都能背诵的唐诗——李白的《静夜思》来说,头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所描述的不正是以下这个画面吗?
这些画面,从脑科学和认知学来看,其实就是我们人类记忆的一种,它被我们称之为情景记忆。一个人过往的经历,都会存储在情景记忆的“盒子”里。可是,不要以为这种记忆是天生的,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就一定很强。在一对一的写作能力训练中,我们恰恰发现最严重的问题正是出在孩子的情景记忆上。
因为情景记忆首先来自于平时对环境的细心观察(形成感觉记忆),其次还要经常记录下来(否则会停留在短时记忆/工作记忆阶段,被大脑自动清除,无法转化为长时记忆中的情景记忆),比如用写日记或周记的方式。而古人,则是用写诗词的方式,比如李白的《静夜思》,翻译成现代文,不就是他的一篇日记吗?还有家长们喜欢写朋友圈或QQ空间或微博,这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日记。但令人遗憾的是,大部分孩子并没有从低年级甚至幼儿园就开始留心观察周围环境和日常生活,养成及时记录的习惯,积累更多的情景记忆,或者即使有所记录,也是流水账,丧失了很多细节(这个根源在哪里,后面还会提到)。
总之,由于情景记忆力的丧失或欠缺,有的孩子即使看懂了题意,也会完全想不起自己曾经经历过什么符合题意的事件,但家长却记得;有的孩子记得有符合题意的事件,但是具体情节却记不清了,或者记得自己看到过某种事物,但是具体情况却没印象了;还有的孩子,只记得画面的某些部分,关键部分却没留意;更有甚者,哪怕刚经历过的事件,刚观察过的事物,也能转眼就忘,什么都不记得。通常来说,家长们总是期望孩子背书时能拥有过目不忘的语义记忆力,但写作真正需要的却是过目不忘的情景记忆力啊!不然,写作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本之木,无米之炊了。
造成现状的第二个关键原因,就是家长们甚至很多老师都犯了“了解病”。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铂金斯在他的《全局学习法》一书中就曾指出:先了解某件事的有关情况,然后再学习如何去做,这本身并没有错,问题是在于没完没了地了解某件事的有关情况,可在做的方面却总也没有长进。在写作的学习上,就表现为一味地扩大孩子的阅读量,却从没有让孩子用自己的话复述过故事的情节,再模仿故事的结构讲讲自己的故事,以致于孩子读了那么多故事,却还是不明白作者是怎么把多个情节画面拼成一个故事的,那他又如何学会自己构思作文的篇章结构呢?
让我们继续拿李白的《静夜思》来做说明。刚才我们已经知道,它的头两句诗是1个画面,那么整首诗总共由几个画面构成呢?答案是3个,因为后两句诗包含2个画面。
现在,大家发现了吗?李白的这首诗,作为一篇日记,可不是一个流水账,因为他并没有把一天中分别发生了什么事,罗列一个清单给我们看,而是选择了一天中让他最有感触的那一小段时光里的3个画面,用文字描述了下来。那么,孩子写日记或周记,不也是一样的方法吗?比如模仿李白的《静夜思》,根据自己的情景记忆写篇日记,构思如下——
既然写日记或周记(积累素材)如此,那么写作文当然也不例外。如果孩子能像拆解李白的《静夜思》那样,把一篇范文所包含的画面拆解出来,那构思自己作文的篇章结构时,还会一直依赖家长或老师吗?尤其是想象作文,该构思哪些情节画面,其实并不是靠所谓的想象力,而是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孩子对读过的绘本或小说里的故事情节画面是否熟悉,是否会模仿,不然根据认知发展心理学,11岁之前的孩子是很难有那么好的抽象逻辑思维来思考情节的因果关系合理性的。所以,阅读和写作的互相转化促进,中间靠的是对画面的拆解和拼接啊!
那么,造成现状的第三个重要原因,是什么呢?哈佛大学资深教授戴维·铂金斯在他的《全局学习法》一书中还指出了“要素症”这个常见病:先学习要素,然后再将其整合在一起,从而逐步应对困难的学习法,是一种只见局部而不见整体或难得一见整体的疾病。当然,先把要素掌握到一定程度这并没有错,问题是在于长期专注于学习要素,却很少学习和实践全局的东西。
比如要写一篇写人的作文,孩子们的学习资料往往就是各种人物描写方法(肖像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等)的示例和几篇不加详细分析的范文,然后家长和老师就指望着孩子在听懂了甚至练习了各种人物描写方法后,能自己做到参照范文拼出一篇像样的写人作文来。
其实写作时,要用文字所描述的那个情景记忆中的画面,它恰恰是一个整体一个全局,是由天气环境、角色特点或行为和情绪感受这三大要素组合而成。让我们还是拿李白的《静夜思》头两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的画面为例,再加上相关背景知识进行说明。
现在,我相信大家应该已经感觉到了,当我们用三大要素把头两句诗的这个画面组合出来时,就会让人产生一种身临其境并与之共鸣的感受,如果再加上后面2个画面的要素组合,整体的立意即某种具体的情感思想就会喷薄而出。
但令人忧心的是,在一对一的写作能力训练中,我们就经常发现,孩子们单独写某个要素时可能没什么问题,但组合在一起写段落或句子时,就不知道该先写哪个再写哪个,哪个详写哪个略写,哪个要加修辞了。这不仅仅在小学生中很普遍,即使是初中生,也很少在一开始就能写出精细的画面感来。这就好比学游泳,即使学会了头、手、脚等各个局部动作,可一旦真的游起来,还是发现很难把各个局部协调成一个整体。
而随着年级的增长,孩子面对同一类素材,题目要求写的画面,不仅数量会越来越多,精细度也会越来越高,所体现的立意更会越来越深。只要前面基础没打好,等后面要求逐步叠加上去,写起来就会越来越困难重重,解决问题所花的时间和精力,也就会越来越多。比如写人作文——
一年级:根据一个画面写人物
二年级:围绕一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多个画面写人物
三年级:围绕一个方面的特点,根据一个事件的连续画面写人物
四年级:围绕多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多个画面写人物
五年级:围绕一个方面的特点,根据多个事件的连续画面写人物
说到这里,相信很多家长就会想起孩子一二年级时练的看图写话讲故事了。实际上,一二年级时练的看图写话讲故事,就是三年级开始正式写作文之前的一种用文字描述画面的模拟训练。它们的区别只在于前者是针对画在纸上的那个画面,后者则是针对脑中情景记忆或情景想象的那个画面。
当然后者要比前者难很多,而前者则是为了给后者夯实基础。很多一对一写作能力训练的案例都表明,凡是孩子从三年级开始或三年级以后,写作方面遇到各种问题的,追根溯源,往往就是一二年级时的看图写话讲故事,没有真正练好,而在回炉再造,把缺失的阶梯补上后,孩子反倒能继续向上前进了。
但再次让人遗憾的是,很多家长在孩子一二年级时并没有对此予以重视,往往到了孩子二年级下半学期才发现问题,比如孩子看图写段或讲故事总是句子干巴巴,其实问题往往是出在一年级时看图造句没有过关;甚至有的家长还以为看图写话讲故事也只要背背范文,能应对考试即可,白白浪费了两年宝贵的筑基时间,导致孩子在以后的写作上越学越吃力,而不是越学越轻松。
那么,究竟该用什么方法把三年级前和三年级后的写作训练真正打通、衔接在一起呢?就让我们在下一篇中继续探讨吧!
未完待续……下一篇(三)走出困局的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