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刚上小学时,每天送她上学,她下车我送给她的最后一句话就是亲妈的恐吓:“今天再不记作业,你等着!”“要是被老师叫家长,你等着!”,道别时我恶狠狠,女儿像个受气的小媳妇。我觉得,长此以往,母女将不母女,遂开始学习心理学。学习之后,首先的行动就是把每天送女儿上学的恐吓话变成祝福语,什么祝福语呢?细细琢磨,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会不会仪式感得太庄严?其实内心深处觉得这样的名人名言,那是名家伟人的胸怀,我一平头百姓,和中华和天下说得上话吗?历史的长河他们负责精彩,我等负责路过。真的是这样吗?不是这样吗?如果不是,又能怎样?又可以怎样?最终,我将“让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因地制宜地改写成“今天,学校里的老师同学因为你的存在而更美好”,这样比较接地气,还像是正常的母女交流,同时又是祝福语,行否?走着看。
这样说之后,娘儿俩的角色变了,自我感觉自己像个圣母,女儿在听到我说完的祝福语,瞬间觉得自己和全校都有了关系,自带光环欢快道别。每天我们俩都有这个默契的约定,女儿有时也会送我一句:“你也是。”,后来泛化开来,成了我们母女的小游戏,一上公交车,我俯耳一句:“今天这个车上的所有人,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美好。”孩子心有灵犀地眨眨眼。因了这句话,仿佛这一干随车摇摆的人都和我们有了关系,不让个座,挪个空儿,似乎有些对不住。一天傍晚和女儿从银座超市出来,门口迎面走进来一对母女,小女孩正在奋力打开一包QQ糖,一下子挣开了,QQ糖全都弹出来,落了满地。那个妈妈拽着孩子的手,一边训一边走。
“嘿,这么着就溜了??!”我一边扭头盯着这对母女,一边也拽了女儿的手准备走。
“妈妈,你有纸吗?”女儿问。
“有超市小票,你要纸干嘛呢?”
女儿接过超市小票,蹲下来,用纸把糖一颗一颗地捏起来。我臊眉耷眼地赶紧找纸,一起干。
走出超市,夜晚的空气清新极了,我向女儿表达了自己的羞愧和对女儿行为的感谢,女儿说:“希望今晚的银座因为我们的存在而更加美好。”突然感觉周恩来、范仲淹离我们不远,而天下和江湖也不在别处,发大愿做小事,这个世界因为我们的存在更加美好,人生匆匆,愿我们共享光荣!
小彩蛋-偶然看到女儿课本上一则小故事:
1998年,六岁的加拿大男孩瑞恩是一名一年级小学生。一天,老师在上课时讲道:在非洲许多孩子没有玩具,也没有足够的食物和药品,甚至喝不上干净的水,许多人因为喝不上干净的水而死去。“我一定要为他们挖一口井!”小瑞恩暗暗下定了决心。起初,挖井的钱是靠他一个人做家务赚来的,在他的感召下,亲戚、朋友、邻居纷纷加入进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的心愿鼓舞了全世界六十多个国家的成年人,人们纷纷解囊相助。2000年,瑞恩的第一口井打好了;2001年,“瑞恩的井”基金会成立;2003年初,“瑞恩的井”基金会已经为非洲挖了七十多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