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睡前收拾玩具,迪迪自己一边收拾着地上的“动物园”,一边说:“妈妈,我想带沙子里那两只大象去睡觉可以么?”
“可以啊!”我答应着,从沙盆里把两只大象拿出来,“我去给你洗洗干净放床上,你收拾完就上来洗脸啊!”
迪迪:“好的!妈妈,你真是个好妈妈!”
“@#&……!”小恶魔在天使的时候还是很天使的呀!
我故意问:“那妈妈要是不给你洗大象还是好妈妈么?”
我一边往卫生间走一边竖着耳朵听,迪迪想了三秒,大声喊:“你不给我洗大象也是挺好的妈妈呀!”
哎嘛,真是倍受鼓励啊!
感谢孩子,给我们的都是不用交换的爱和称赞,而我们呢?
“快点吃掉这个菜,不吃奶奶不爱你了!”
“听话,去给小朋友道个歉,不去妈妈不带你看电影了!”
“来来,把这件厚外套穿上。哎,对了,这样姥姥就喜欢你了!”
“把这个玩具放到箱子里,东西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这就是好孩子了!”
孩子们听到这些话,他们如何看待自己呢?
“我不吃掉这个菜,我就不值得被爱了。”
“我不去道歉,我妈就不喜欢我了。”
“我不穿外套,姥姥就不觉得我可爱了。”
“我不收拾玩具,我就是个坏孩子了。”
不是吗?
孩子是天生的观察者,却是一个糟糕的解释者。
你以为,孩子应该知道我们有多爱他们,我们付出所有的非工作时间,给他们洗衣服洗澡;我们舍不得给自己买太贵的衣服,可是舍得给他们买不便宜的玩具;我们处心积虑地给他们挑选健康食品、甄别各种兴趣班......难道还不够说明我们爱他们吗?
很遗憾,不能。
孩子做出的解释,是基于他的感受。
所以当他感受到:“我的行为决定了妈妈爱不爱我”,他可能会做这样的决定:“如果我想要妈妈爱我,我就只能选择讨好她,符合她的要求,这样她就爱我了。”于是,他慢慢忘记了自己真正的感受和想法。
当你告诉孩子,用交换条件来获得我们的爱和称赞时(尽管我们其实并不当真,也不会因为他不这样做而真正不爱他了),除了选择接受条件,他们还能做什么呢?于是,孩子为了博取我们的欢欣笑颜,他们掩盖自己的感受和想法。
长大后,他也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意见,因此变得退缩,而我们,怒其不争。
亦或者,孩子也学会了:
“你帮我刷牙,我今天就喜欢你!”
“你给我买这个玩具,我就陪你去逛街。”
“你给我什么好处?我帮你拎了那么重的包!”
我们,骂他们白眼狼。
所以,我选择在孩子打针大哭了以后,对他说:“哭了也是勇敢的孩子!”
在淇淇大发脾气之后对她说:“你发脾气,妈妈也是爱你的。”
在约定好的时间关掉Ipad,被迪迪嚷嚷:“讨!厌!妈妈!”的时候,对他说:“妈妈爱你,但我不接受你这样不尊重地对我说话。”
把孩子的行为和Ta这个人分开:行为可以不被接受,但人不会因为这个行为变成了坏孩子。这样对于孩子来说,改变行为就会变得比较容易了,因为Ta内心充满安全感,知道自己无论如何都被深深爱着。
所以淇淇会在我发完脾气之后说:“妈妈,我爱你,就算发脾气的你我也爱。”
所以迪迪会回答我:“不帮我洗大象,你也是挺好的妈妈!”
在孩子小小的心灵里,一直都在不断地提问:妈妈,你爱我吗?
我们除了温暖地回答:“爱!”还可以做些什么来让孩子确信这件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