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商业空间的差异,选择不同的战术,这是我们昨天学到的重要一点。那么,在地理运用层面,有没有什么共通的法则呢?很简单,不管什么地形,只要两军对垒,必定是有人胜有人败,这说明什么?说明地是死的,人是活的,战术用的对,是胜利的首要因素。
那么,什么样的战术算是对的战术呢?
第一条,方向正确。
孙武认为,根据地理条件制订战术,要着眼于六个战术目标,就是要让对手“前后不相及,众寡不相恃,贵贱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离而不集,兵合而不齐”,也就是要借助地形阻碍和兵力部署,让对手前后两头无法兼顾,主力和两翼无法呼应,各个战术单位难以聚拢、配合、救援、协同,甚至打了败仗都无法收拢部队借助地形组织防御战。如果能实现这样的目标,显然,我们就应当放手作战,如果发现无法实现,就要赶紧收手或是调整战术,不要一条道走到黑。
为什么最近BAT吃了兴奋药似的可劲儿并购、股权交换、战略合作啥的?根本目的就是一条,抢入口,挤压对手包括后来者的战术空间。平原我都拿下了,你们钻山沟自己过家家吧。所谓构建生态圈,其实也是这样一个概念,通过在隘路险关设防,确立对“通地”、“挂地”:的独占性控制。这就是占着体量大兵力雄厚的便宜。
不过上山落草的倒也不必太过在意这个,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当初BAT何尝不是从山沟沟里爬出来的。况且BAT也远未达到商业顶峰,市场空白还是相当充分的。否则,京东和腾讯也不用合伙卖流量了,如果线下商业空间已经挤爆,商家买再多的流量也做不出增量。事实其实恰恰相反。从整个商业版图来看,线下需求与成长空间无远弗届,而纯线上商业空间的界定方式,反而是将互联网自我收缩为平台或工具,也就是所谓的“远地”了。
第二条,兵贵神速。
“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捕捉对手措手不及的时机,选择对手意料不到的道路,攻击对手不加戒备的地方,这三个目标的达成,都有一个前提,就是兵贵神速。因为敌情随时会发生变化,今天不加戒备,或许明天就是防卫森严,今天是措手不及,到明天或许就是游刃有余。
也正是因为顾忌到这一点,商业层面当下相当强调快。比如“三只松鼠”,2012年6月在天猫上线,65天后就成为了中国网络坚果销售第一。为什么?门槛问题。面对险关要隘,一定要第一时间抢占隘口,如果是一马平川,则是抢着圈地筑垒。先发制人而后发者制于人。所以,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当然,快,是一个相对概念,而不是绝对追求。为什么?因为快是有代价的。
快,要付出更大的物质损耗,所谓轻装上阵,就是做减法,砸烂坛坛罐罐,要不就是换个角度做加法,在后勤保障上加大投入;快,容易犯错,运动速率提高必然导致阵型不整、军士疲惫,而决策快更容易导致战术部署粗糙、对艰险不足,一旦发生遭遇战后果难料。因此,我们要尽量避免萝卜快了不洗泥,在最有价值的时空点位上承担快的风险,而不是哪儿都来个快字当头,稀里哗啦,显著放大出错的概率。
同时,快是相对于对手而言的,比对手快一步占据关键阵地,发现破绽时快一步发起攻击,而不是跟自己比,天天没事儿就强行军。静如处子,动如脱兔,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就是这个道理。
第三条,三军用命。
不论是哪种地形,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御,战斗任务总是要靠人完成,尤其是在不利的境地下,更是高度仰赖团队的主观能动性,才有可能寻求破局。所谓“九地之变,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身为领导人,要学会根据不同地形采取相应的行动方针,了解情势,进返自如。另外,要掌握士卒在不同战局下的心理状态,比如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韩信用了打胜仗,赵括用了就打败仗。这些,都是领导者必须要认真对待、仔细研究的内容。
当然,我们最后还要掉回头来说一句:固国不以山河之险。秦国占据函谷关,河东九国百万之众叩关而来。秦人放弃地利开关延敌,堂堂正正气冲斗牛,结果反倒是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直接各回各家各找各妈,最后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反过来说,秦末天下大乱,还是这个函谷关,却未能阻止刘邦取而代之。可见,决定最终成败的,在德、在智、在勇、在仁,最终还是在人心所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