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是‘’天才小说家‘’毛姆的代表作,毛姆是英国小说家、戏剧家。著名的有戏剧《圈子》,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月亮与六便士》,短篇小说集《叶的震颤》、《卡苏里那树》、《阿金》等。
《月亮与六便士》描写一个英国画家(以法国印象派画家保罗·高庚为原型)来到南太平洋中的塔希提岛,与土著人共同过纯朴原始的生活,创作了不少名画。
作者描写的主人公是一个艺术家,但在成为艺术家之前是一个现实生活中,中规中矩的丈夫、父亲和证券经纪人,过着富足的物质生活。但主人公突然不知何故,选择抛家弃子,独自去追寻自己的艺术理想。
所以,大部分人认为,月亮与六便士代表了理想和现实。两者都是圆形,都闪闪发光,但本质却完全不同!理想是崇高的,现实是卑微的。
但我觉得,作者并没有抬高一个,贬低另一个,在他看来,这只是一个人不同的选择罢了,没有孰优孰劣。你追求什么,你就是什么。
01
月亮是自然,六便士是非自然
六便士象征着非自然的人造的文明社会,在这个社会里,你需要有一份维持温饱和自尊的工作,需要为人父,为人子,履行自己在这个社会中扮演的角色的责任。条条框框都已限定,没有个人发挥的余地,只要按部就班就好。
六便士不大不小,慢慢累积仍然可以过上体面的生活;生活不温不火,但若慢慢享受,也可平安终老。
但是,主人公选择抛弃六便士,追逐遥远的月亮。
他一心想用画笔把自己心目中的大自然描绘出来。为此,他不惜远离世俗社会,抛家弃子,与人为恶,辗转流离,直至来到他认为是纯自然的塔希提岛,与当地土著人一起生活,并最终参透自然的奥秘,画出心中所想,才满意地死去。
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污染的塔希提岛就像是主人公心目中的月亮,美丽圆润,充满诱惑,值得追求,值得为之冒险,值得为之抛弃一切。
主人公选择自然,他就是自然。
他娶了当地的土著女,住在土屋里面,日常只有一个类似围兜的东西遮羞,别无其他衣物。
他什么也不管,只管跟着自己的感觉画出心中所想所感。
死亡来临也不畏惧,眼睛瞎了也不影响他画出自然的奥秘。
人死归为尘土、回到自然,作品连着土屋也一并归为尘土、回到自然。
02
月亮是主人公,六便士是主人公的儿子
月亮是高高在上的,可望而不及;六便士是俯拾皆是的,想捡尽管捡。
主人公本来是一个家庭的太阳,是妻子的好丈夫,儿子的好父亲,但是他选择成为月亮,孤单、冷漠、离群索居、不可捉摸,没有人理解,没有人触摸得到。他远离家庭,四处流浪,只管跟着心中的感觉走。
主人公的妻子原先过着所谓的文明社会的生活,其实就是每日请人吃饭、聊天。
文明社会这样消磨自己的心智,把短促的生命浪费在无聊的应酬上实在令人费解
但是他们乐在其中。他们选择了轻松平淡的生活,就像是每日捡拾六便士。于是,虽然是一家人,但却渐行渐远。
虽然主人公和他的儿子长相相似,但无法互相理解。
当主人公的儿子后来试图借着主人公的名气写一本回忆录披露一些鲜为人知的父亲的过去时,实际上书中的父亲已不是画家父亲了,相去甚远,无法匹配。
因为主人公是月亮,而他的儿子是六便士,一个在天,一个在地,一个出世,一个入世,没有相通的渠道。
但是正如作者书中提到的一位放弃大好前途的医生阿伯拉罕一样:
我很怀疑,阿伯拉罕是否真的糟蹋了自己。做自己最想做的事,生活在自己喜欢的环境里,淡泊宁静、与世无争,这难道是糟蹋自己吗?与此相反,做一个著名的外科医生,年薪一万镑,娶一位美丽的妻子,就是成功吗?我想,这一切都取决于一个人如何看待生活的意义,取决于他认为对社会应尽什么义务,对自己有什么要求。
所以,你如果喜欢这个世界的规则,你就去适应,并获得这个世界认可的成功,获得外在的满足;但如果你选择另一种生活方式,那就抛开现有的一切,隔离所有唾手可得的安稳,才能获得内心的满足。
你追求什么,你就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