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民间故事》第九十六期,喜欢看民间故事的朋友记得常来!
苗家村有一位女子,名唤张翠月,身材窈窕、模样俊美,十八岁那年起,来张家上门提亲的人络绎不绝,可是却都被张翠月回绝了。
张父、张母十分着急,多次劝说张翠月,可是张翠月就是不肯嫁人,后来父亲发火了,张翠月就以死相逼,张父张母见女儿如此,只得作罢。
两年后,也就是张翠月20岁那一年,李家托媒婆来提亲,没想到张翠月却答应了下来。
“孩子,前来提亲的人不乏富家子弟,你又为何偏偏选中了一贫如洗的李瓦匠呢?你若是嫁进李家,爹爹怕你吃苦遭罪啊!”张父捉摸不透,不知道女儿是怎么想的,于是就询问起女儿来。
张翠月低着头,想了想,随后说道:“爹,据说李瓦匠为人厚道、善良,我不想嫁给纨绔世子!”
张父、张母一听也觉得有道理,毕竟穷苦人家出身的男子没有什么花花肠子,将女儿嫁给李瓦匠,也算是好的归宿。
张父张母对视一眼,相互点了点头,张母说道:“既然你同意,那我就告诉媒婆,让她去李家转达一下。”
张翠月没有说话,只是点了点头。张母转身走出屋子,告知媒婆后,媒婆高兴地离开,到李家捎信去了。
李家世代为农,家境贫寒,但李家人代代忠厚、朴实,口碑十分不错。媒婆登门来访,将张家的意思说了出来。李父、李母惊喜不已,这门亲事就此定了下来。
不出半个月,张翠月就嫁进了李家,成为了李瓦匠的妻子。成亲那日,惹来很多男子前来围观,那些男子的目光中充满了羡慕和妒忌。
因为高兴,李瓦匠当晚喝了不少酒。当晚在众友人羡慕和祝福的目光下,他走进了婚房。
李瓦匠有个兄弟,名唤李成海,也是一名瓦匠。李成海和哥哥一样,都是忠厚朴实之人。
自从嫂嫂张翠月嫁入李家后,李成海对嫂嫂十分尊重,张翠月对小叔子也十分照顾。
来年春天,张翠月生下一个小男孩,李家添人进口,全家人高兴不已。
有一日,李瓦匠和村里的工匠们去山里修道观。这座道观依山而建,外墙紧挨着悬崖峭壁。李瓦匠吃过午饭后就开始忙活起来,而其他的工匠们大多还在休息。
随着一声呼救声响起,等工匠们跑过去时,李瓦匠已经坠入悬崖,院墙上面只留下一把瓦刀。
“坏了,李瓦匠出事了!”一位工匠见势不妙,大声说道。
众工匠赶忙去找道士,将李瓦匠坠落悬崖的事情说了出来。
因为没有人在场,众人都认为是李瓦匠自己不小心滑落山崖,道观赔给李家一些银子,此后年纪轻轻的张翠月成了一名寡妇。
不过,张翠月并没有离开李家,依旧住在夫家。尽管公婆曾劝说她改嫁,可是张翠月就是不肯。
张翠月如此的表现,让李父李母颇为感动,街坊四邻也都夸赞张翠月是少有的好儿媳。
李成海还没有娶亲,嫂嫂的真情让他佩服不已、发誓也要找和嫂嫂一样真心的妻子。
哥哥去世后,李成海经常去嫂嫂那里,帮着嫂嫂干一些农活。对于这位忠厚善良的小叔子,张翠月十分感激,有时帮着小叔子缝补衣服,做一些可口的饭菜。
不过张翠月终究是自己的嫂嫂,李成海不敢有非分之想。
忽有一日,李成海刚吃过早饭,村里的王木匠找上门来:“二海,我这里有个活你要不要做?工钱不低,你去不去?”
“什么活?”
“修道观。”
“哪里的道观?”
“你哥修过的那一座,院墙还没有修好,有些危险,你要不要去?”
这些天来,李成海待在家里没事做,听说有活干,李成海心动了。可是一听说是哥哥出事的那一座道观,李成海有些犹豫了。
可是他转念一想:自己谨慎小心一些就好,应该不会出差错,再说工钱不低,总比在家里呆着强。
“行,那现在就去?”
“嗯,那就跟我走吧!”
李成海没来得及和爹娘、嫂嫂打招呼,拿着工具匆匆忙忙地走出了家门。
道观的外墙还没有修建完,因为紧挨着悬崖,李成海不敢有一丝马虎。
第二天中午,其他工匠们都在休息,李成海忽然想起了哥哥,于是他慢步走到悬崖边上,回想着哥哥的音容笑貌。
就在此时,院墙旁边的隔室里传来了说话声。
“娘子,你可来了,想煞我也!”一个男人的声音响了起来。
“小声点,别让别人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紧接着传来,李成海吃了一惊:这不是嫂嫂的声音吗?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家的那个母老虎太缠人,我好不容易才跑出来与你相见,我等不及了,快跟我去香客房里玩耍一番!”男人的声音再次传了过来。
“你急什么?咱们俩的事情要说清楚,我不想这么不清不白。”
“什么事?”
“我们俩的孩子日渐长大,你这个当爹的总不能不管吧?还有,你曾和我说过,你要明媒正娶我,我丈夫已经被你推下悬崖,如今你还不娶我,你难道要食言吗?”
李成海仔细听了几句话后,他断定说话的这个女子就是嫂嫂张翠月!
他悄悄地爬上院墙,朝着隔间里一看,嫂嫂的侧脸一览无余:“果真是张翠月!按照她所说,我侄子并非是我哥的,而我哥并不是失足落崖,原来是被他们俩故意推下悬崖的,我要为哥哥报仇!”
“你放心,咱俩相爱几年来,我可没有亏待你,只是我那原配夫人实在不好摆弄,等我休掉她后,就把你和儿子接回来!走吧,快跟我去香客房间吧!”男子说完后,张翠月嫣然一笑,跟着男子走了。
李成海一路跟踪,看见他们俩走进了一间厢房,他悄悄地走到窗户底下,不多时屋里传来嬉笑声。
李成海恼怒不已,一脚踹开房门,屋里的两个人被堵个正着!
李成海走过去一看,那女子果然是张翠月!
“嫂嫂,我哥待你不薄,你为何如此对他?”李成海质问道。男子吓坏了,躲到了床里面,张翠月满脸通红,不知如何解释。
李成海大喊一声:“快来人,救救我!”
此话一出,很快香客和道士们赶来,众人见状后都捂住了眼睛,张翠月和男子用东西遮挡着脸,不敢示人。
李成海将事情的真相说了出来,几位道士连连摇头。
这个男子名唤赵子胜,经常来道观里小住,因为这间厢房偏僻,成了他与张翠月经常私会的地方。
李瓦匠在道观后面修院墙,他对妻子与他人私会之事全然不知。
李成海随即报官,不多时,县令将他们带到公堂之上。
眼下人证物证均在,张翠月不敢隐瞒,于是将两个人之间的事情说了出来️。
原来,几年之前,张翠月与赵子胜就认识,关系非同一般,这也是为何张翠月不肯嫁人的原因。只是后来她发现自己有了身孕,再不嫁人恐怕就难堪了。
她听说李瓦匠忠厚朴实,于是就答应了这门亲事。可是,张翠月与赵子海依旧背地里约会,李瓦匠曾看出些端倪,询问过张翠月。
张翠月就编造了一些谎言哄骗李瓦匠,算是蒙混过关。
可是,张翠月与赵子海还是不放心,得知李瓦匠在这里修院墙,于是两个人就萌生一计,将李瓦匠推下悬崖。
张翠月依旧留在李家,不仅混了个好名声,还方便自己与赵子海私会,真可谓:一石二鸟。
可他们俩没有预料到,李成海会来这里修道观,两个人私会碰巧被李成海撞见,于是这桩风月案被牵了出来。
县令得知真相后,怒拍惊堂木。随后,赵子海被押赴刑场,张翠月身败名裂,发配边疆去了。
这桩风月案水落石出,恶人遭到了惩罚,李瓦匠沉冤昭雪,冤魂得以安生了。
而张翠月的孩子,李父李母一手将他抚养长大,后来考取了功名。他继承了李家的忠厚朴实,做了一名好官。
所谓:知人知面不知心,李成海对嫂嫂这样的女人退避三分,后来娶了一位贤惠的农家女子为妻,婚后俩人的感情甚好,李父李母放下心来,安享晚年!
故事完!
笔者有言:
古人云:色是刮骨钢刀,此言不虚,还望今人呵护好家庭,以此为鉴,远离美色!
声明:本故事属于虚拟创作,意在传承传统文化,向世人传递正能量,不要与封建迷信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