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对坡市的印象记在上次的回忆篇中应该会是结束,但没想到后来在朋友圈分享后倒是有不少朋友在后面讨论了关于对于国家的印象,其中比较深刻的讨论是:是否以偏概全?是否又一叶障目了?
我想说,其实我境外旅行的记录非常少,也就是近两三年才开始强迫自己出来看世界而不是偏安于我大中国。所以我想这确实有以偏概全,一叶障目的可能性,但这多少是以本我个体出发的感受而已,与他人观感有所不同也是必然现象。我们试着去看世界并与原认知作对比,我认为至少从个体出发来看,应该是一个长足的进步。
我以为的休假并不是那种满城市的游历,我认为休假是一种自然状态,一种更随性的放松进程,而在这种放松的状态下去发现一些可能忽视的地方和点,其实是一件充满欣喜的事儿。
坡市,我算是走的蛮全的,全赖以同行的闺蜜有一种既然来了,就得都走走遍的精神。从两组数据足见:
动物园--圣陶沙--金沙--市政厅--鱼尾狮公园--滨海公园--植物园--乌节路--chinatown。
平均日行16000步。
上次我说到更多是一些小细节上的便民措施,这次我想更多的说一下饮食。我想说,我们都不是吃货,但坡市的美食我们都没有太领略到。
印象最好的,棒棒嗒第一推荐。下飞机的当晚,地接的朋友带我们去uns附近的螃蟹店吃了据说非常赞的蛋黄蟹。上来一大盆,我以为我们会吃不完,没想到,好吃的令人发指(如果我们知道后来我们再也没有找到好吃的,那天晚上应该更多吃一点),那是一顿唯一令我们真的吃到撑,肚饱眼睛饱不了的一餐。
蛋黄蟹,蛋黄蟹,蛋黄蟹,好吃的东西说三遍。
后来因为朋友有事,我们需要自行解决。本着既然来了,还是以吃当地餐食为主的原则,我们尝试了传说中的辣椒蟹,吐司工坊的马来卤面,传说中肉骨茶。
辣椒蟹,我应该如何形容呢?如果你吃过酸辣粉就会比较好理解,在酸辣粉里放了螃蟹,就是这样的感觉,所以这道菜就是喜欢的人应该非常喜欢,不喜欢的人恐怕也只能呵呵。
马来卤面就比较醉人了,我想起来2015年过年的时候我在泰国(我本人比较喜欢吃面)要了一份咖哩面,吃了第一口就想吐了的感觉,以至于让我现在看到咖哩就有种想死的感觉,那种粘糊,居然还带着浓烈的甜味,我又该如何形容呢?是盐里放了一把糖,还是糖里放了一把盐?我不知道,但是我想超过半数的人应该不会爱。
肉骨茶,应该算是坡市名食,基本上所有攻略都会提到。因此我们当然也尝试了,不知道是不是没有经验的缘故,肉骨茶里放了许多胡椒,以为是一碗熬制许久的浓汤的我们,却辣的无法言说,所以又失败了。
后来朋友跟我们说,你们试了海南鸡饭了吗?这个总应该适合你们吧?我跟闺蜜面面相觑,我想说,东南亚这边的米饭真的很奇怪,好像小时候自己煮饭,水放少了,然后蒸出来的米饭就是僵的,一粒粒分明,没有米应该有的糯香味,这边的米饭就是如此。鸡也是一样,嫩。嫩的你总会担心,哥们儿,你煮熟了没有呢?
也许是我们攻略做的不当,所以整个行程饮食大概是我们标准的硬伤,由此我也充分认识到,离开大中国我估计是麻烦的,起码让我天天那么吃,那真是没有活路了。
其实,总的来说,我还是蛮喜欢坡市的。符合我这个星座世界观。人行道,车道,残疾人道,规划的科学而又方便。本次出行,我们只坐了几次taxi,剩下出行全部是地铁和公交。基本上没有碰到堵车,也没有看到堵车。车道和人行道上的人很少,唯一看到人多的时候就是在两个地铁站换乘的时候,我们遇到了人流推着往前走(好像是在harbour)。实际上在进入地铁时,就发现已经有交警在引流入闸。人流很有序的在排队入站。但也有绿色通道,带孩子(特别是推车带孩子的)以及残疾人士可以走超宽道入站(由于我带着小朋友,而小朋友被我放在儿童椅上,所以出行得到了很多帮助)。
我们换酒店的时候,当地的朋友来帮忙。我们在等房间的时候,一起聊了一会儿。他来了坡市6年,喜欢这个城市的舒服,干净。他说,也没有想好回不回去,但一想到回去国内那种环境,他就失去了回去的勇气。他说,每次回去没几天就呼吸道感染,但回来坡市没两天就自动好了。关于这个,我真是无言以对,国内为了经济发展,在某些阶段上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现在确实被西方世界所放大,实际上西方国家也曾经经历这这些阶段。理论上来说,别人跳过的坑,咱们应该不至于跳,但实际上人性弱点在于,都有些急功近利的特点,总想早点通过经济发展来换取上层建筑的发言权。事实上,尽管现在民众很有情绪,但对于国家而言总归是利大于弊的,再来说东部沿海城市的居民现在来说真要移民去国外生活的比例我想应该比十年或者二十年前应该会低一些了呐。
我们在逛滨海公园,走在大玻璃房子里看那些人工圈养的植物们时候,闺蜜突然说了一句,是不是环境再不保护,我们以后都要在大玻璃房子里看保留物种了?这让我想起来一些描述未来的科幻电影,其中有一部好像就是有这样一个场景,一群未来的学生在一个大玻璃房子里,听带队的老师介绍关于地球上曾经有的植物物种。这实际上来说又是一个令人发省的问题,听说最近星爷的《美人鱼》也是这个主题,坡市很小,听说绕一圈只要一个小时,所以在这里有一些集中性的展示性区域也是可以理解,我想说,在动物园里我还看到了一小块介绍植物的区域,其中还有农作物,比如葱,黄瓜,土豆,好吧,我看到的时候,心下是这样想的,这是一个城市化程度高的一踏糊涂的地方,他们没有农民伯伯:)
上次的游记中有人说我怎么结尾如此苍促,我想说,我是写完整的,不知道是不是简书的规则,我可能写太长了,所以掐掉了后面我以为的点晴之笔。这次我回过头来补充一下:
即使在外休假,人在思想中也会习惯拿看到的点与自己在做的事情做联想。我在坡市看到的关于从用户体验角度出发来设计的一些设施和举措,我认为是很值得当下的我们作深度学习的。这些举措的源发性在于从使用者的应用场景出发。我们都知道日本的建筑设计在全世界都很受到推崇,我很喜欢他的一档关于室内设计创意的节目“全能住宅改造王”,每次看的时候都会被设计师的匠心所折服。一般设计师都从以下几点出发:
1.了解住户的需求。住户到底想要什么样的住宅环境?居住要求?基本需求是什么?期待需求是什么?
2.房子是什么样的?年份,面积,原有结构,地型,周边环境,交通要求等等,调查的标准真是恨不得向下查八代,向上也最好能查个三代。总之,事无巨细,全面详致。
3.做试验。将住户需求,实际住宅情况以及设计师的本人构想结合,确定所有构想成立,并做成模型,模拟真实未来场景。
其实从以上三点就可以转换到我们现在做的事情上来判断,实际上完全一致的,从方法论上来说。关于用户角度出发,这个话题已经被小米有点说烂了,但是我想说,用户场景出发只是开始而已。
飞机下降了,下一次预告《乔布斯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