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小长假时和几个在北京的老乡聚了聚,席间C姐给大家介绍了刚在一起的新男友,正是我之前介绍给她帮联系业务的传媒小伙伴,也算无心插柳柳成荫,看着两人热恋甜蜜也算是成就一桩美事。没想到两天后,C姐打电话向我抱怨对方好像没有她想象中那么喜欢她,并且因为对方是做传媒这一方面工作的,让她特别没有安全感。
“为什么会没有安全感?”我疑惑道。
“不知道,觉得他一直都很忙,有时候不太在意我。”然后C姐细数了他们在一起后对方并没有表现出很爱她的样子,比如有次C姐准备去逛街,男友问要不要陪,她刚说完不需要后男生就跟被解放了一样欢快地干自己的事情去了。C姐五月份要换房子,就在微信上跟男友提过一嘴,她觉得通常男生应该主动去帮忙找房子,但是他没有丝毫反应就“噢”了一声这事就算过去了,另外两人在一起后C姐发现他应酬多又抽烟又喝酒生活作息特别不健康,说了很多次但因为工作原因又没有办法,弄得C姐无法忍受!我听后叹了一口气道:“那如果他有这么多缺点你不喜欢干嘛要跟他在一起呢?两人在一起需要磨合,相互包容,不好的习惯慢慢改就行!”
C姐沉默了几秒说:“我也不知道,感觉自己并没有很喜欢他,刚开始只是觉得他各方面比较适合结婚,但慢慢接触后感觉他有好多方面达不到我的预期,我也不想因为自己而过多的改变他。”
这让我想到C姐一个月前才分开的前男友,当时她分手的理由是:我爸妈一直让我找个结婚对象,他不适合结婚,有很多方面我不能去适应,但也不想费力去改变。
我们这一代人有很多被催婚的现象,毕业步入社会后和家里电话绕来绕去总逃不过找男(女)朋友的话题。我有一个同事,90年出生去年名校硕士毕业进入大公司工作,工作能力长相身材各方面都很出色,但一直卡在找男朋友这一关。并不是没有男生追她,只是觉得还没有遇到喜欢的也就不轻易在一起。就因为这样的想法一直没找成整天被家里催的不行,巴不得租个男友回家过年。大部分年轻人工作之后生活圈子会变小,之前提到的C姐就是一生动的例子,下班后基本上宅在家里,能出来和朋友喝咖啡聊会天就是极限了。她的前男友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职业能力家庭背景都很符合她找结婚对象的条件,见了几面就很快确立了情侣关系。男方从小到大都是典型的三好学生,刚毕业回国工作就年薪上百万,平时除了工作就是围绕着C姐转,那段时间C姐被爱情滋润得每天眉开眼笑,聊天基本是三句不离男朋友,总的来说对方是百分之九十九符合C姐对结婚对象的要求。由于男朋友和C姐是同一个地方的人,加上是相亲认识的进展又很顺利,两人决定今年过年回家见双方父母,不过就在回家的前半个月两人居然在给对方家长买礼物的时候产生了小矛盾。男生给C姐母亲挑选燕窝的时候在价格上拿不定注意,就发微信询问C姐看她觉得选哪种价位合适。C姐就认为是你送给我母亲的礼物不应该让我来挑选价位,这么点小事就拿不定注意以后结婚了遇到很多事情是不是也会摇摆不定?从这个事情的开始两人的矛盾就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男方认为女方花钱太大手大脚,这样对以后组建家庭压力会增大,女方觉得男方没有主见,过于听父母的话……两人相互责怪一来二去,最后家长也没有见成,过年后两人也掰了,现在形同路人。
之前网络上有人说过,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现在我觉得,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才真正是耍思想上的流氓!恋爱在每个人的回忆中应该是像品尝甜品一样腻进心田里,只要一想到对方就会怦然心动,生活中能够忍受他一些小缺点,无限扩大他的优点。如果在恋爱前面加了结婚这个限定条件,从一开始这段恋情就是有各种外界的条条框框,在一起也可能并不是他本人打动了你,而是他拥有的物质条件能够满足你对结婚的一些条件设定。当然,并不是完全否定这种相处方式,我也有同学通过相亲慢慢发展两人产生了恋爱的感觉,最后成为了相伴一生的眷侣。但是更多的是为了家庭社会给限定所谓的适婚年龄带着结婚的目的去寻觅自己的另一半。
中国传统的道德绑架在无形中禁锢了年轻人的脚步,原本在二十六七岁可以肆意生活的女生们被戳上大龄女青年,剩女等标签,男生虽然好点,但是过了三十还没有女朋友的话还可能被人怀疑性取向是否有问题。自己的恋爱婚姻问题从出学校大门那一刻就像热门话题时刻被亲戚朋友关注,节假日回家还会冒出各种介绍邻居家七大姑的侄子,隔壁老王的朋友的外甥,或者三叔单位上司的女儿……在长辈眼里只要过了适婚年龄可能你就会孤独终老,所以他们替你着急啊!
我父母算比较开明的那一种,自从过年跟他们深谈过这个话题后就再也没有提过要帮我介绍对象的事情了。想想人生就短短的几十年,读完书就过了约四分之一,剩下那四分之三的人生是要和另一半相濡以沫携手走完,所以别着急,找一个自己喜欢的或者是喜欢自己的,谈一场满怀欣喜的恋爱后再考虑结婚的事情又未尝不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