佤族有一个传说,说人在百年之后,都会到一个地方。那是一个幽静的山谷,有溪水潺潺,有树影斑驳,初见它并不会把它和恐惧和敬畏联系在一起,直到你了解它的前世今生。
这里是龙摩爷圣地,位于西盟佤族自治区,勐梭龙潭风景区内,勐梭龙潭是一个天然的热带雨林淡水湖泊,位于西盟县城南侧。湖面海拔1170米,四周环境清幽、山水相映,十分美丽。
靠山吃山,从前的佤族人以种养为生,遇到天灾虫害,疾病横行的时候,就必须祭拜他们的神灵以求祝福。献上的祭品常为家畜(猪、羊)的首级。
用兽首敬拜神明,源自最原始的宗教信仰,以动物生命作为“血祭”的形式,在少数民族中非常常见,其中以佤族的血祭最为盛大。
有时灾害变本加厉,佤族人就寻求更加具有灵性的动物,如猴首犬首,情况似乎有所好转。但从科学的角度来说,这只会加剧冲突的升级。
终于,在一次百年一遇的虫灾过后,佤族人在颗粒无收的混乱与困顿下,尝试了“大红祭”。
各村寨自愿选拔人选,此人选必须是成年男性,他必须健康、强壮、络腮胡满面。为了他的部落和亲族,牺牲自己,成为最高等级的祭品。
他的家人隆重地将这祭品送至山谷中,村寨举办盛大的“叫谷魂”和“拉木鼓”的活动,认为他能够永存于森林中,家族也会受到神明特别的眷顾。
几十年下来,自愿挺身的男子越来越少,于是拉开了佤族与不同民族,甚至同民族不同村寨之间的“猎祭”战争。
这种习俗,给佤族人民带来很大的灾害,严重影响了正常的生产生活。到了1958年,内地的文化数次地走进大山,才彻底推翻,以牛首作为替代。
“龙摩爷”的佤语中,“龙”代表森林,“摩爷”代表水牛首,已经彻底习惯了这种改变。现今的佤族人笑称,这是一次从原始人到现代人的一次升级。
佤族人饮食和饮酒的习惯,也较为特殊。在待客和节日的时候,会煮一锅稀饭,加入鸡肉、牛肉或马肉为熬煮。其中以马肉稀饭最为稀有。
辅以佐食的,是凉拌的撇菜根。撇菜根实为苤菜根,大叶韭菜。加入舂碎的花生、蒜头和小米辣,辛辣浓香,回味无穷。
佤族水酒也较为特别,用的是发酵了的小红米或小麦,装入竹筒再倒入清水,用细竹管或胶管用口吸饮,这种低度数的液汁即是佤族水酒。
更有甚者,采用更大的竹筒,将山泉引入细细一流,竹筒侧方开一个小出口,这样出来的水酒,酒精度更低,也有了“水不断,酒不断”的说法。
佤族人的酒桌通常只有一个杯子,主人斟满一杯酒后,面对他想要敬酒的朋友双手举杯,对方需要抬手说“啊”(佤语请喝的意思),然后主人将酒一饮而尽,再倒满一杯,递给对方。
佤族人酒量很大,是因为水酒度数低,几小时的车轮战,将酒精慢慢累积,在不自觉中就喝多了。
到了原始的佤族部落,若是拒绝则是对主人的不敬,所以准备好一醉方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