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果选择是美国行为学家和心理学家安东尼·比格兰提出的理论,作者认为人类的行为是由结果来引导的。当我们去做一件事时通常会对这件事的结果进行事先预测,考量它的结果如何,结果可行,那么我们才会回过头来开始组织行动,即结果塑造了行动。成年人且如此,那对于我们最容易受结果牵引的孩子来说,是如何被影响的呢?
儿童的习惯养成是在行为后果中不断学习的结果。怎么理解这句话?作者在书中举了个例子。如果一个孩子每次哭的时候你就给他一颗糖,那这个孩子很快就会变得特别爱哭。因为一哭就有糖吃,这个糖就是他想要的结果。
孩子是最易受感性体验所支配的群体,他一哭就能获得自己想要的结果,反过来说,这个结果强化并支配了他的行为。孩子的好行为和坏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从事例中可以知道孩子后天所处的环境提供了结果导向,他们对行为好坏的认识全凭靠结果来判断,而他就在那些一点一滴的结果导向里形成了自己的行为习惯、性格以及人格。
可能有父母会觉得疑惑,既然孩子哭时用给他好处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会带给他不好的结果,那该怎么处理呢?冷处理或者批评责备吗? 说到这里我们要先思考一个问题,我们跟孩子打交道时最大的问题是什么?你跟孩子的交流是有效的吗?(这里涉及到有效沟通的概念,日后我会具体谈谈怎样跟孩子进行有效沟通。)可能有很多家长曾用过体罚、呵斥、漠视、嫌恶等方式去面对过孩子的问题,以上面对方式都属于强迫孩子。强迫,意思是你没有想办法去改变孩子对结果的心理预期,而是通过这些强制手段使孩子低头,孩子没能从心底里改变自己的结果选择,也就不能做到真正的“心服口服”。这样做的结果可能导致一是在强迫孩子、孩子还没有就范的过程中激发他的逆反心理。二是孩子低头了,听话了,却留下了后遗症。等事情过后孩子回过头来看这件事时,他会想起开始时我是不愿意的,但在爸妈的强迫下我顺从了,那强迫这招是不是挺管用呢?当家长强迫孩子的次数多了后,这就给孩子形成了一个新的结果选择,当下一次他遇到困境时,如跟同伴起了争执,那他是不是就会首先想到强迫这个结果呢。当他在成长路上面临更多的难题时,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就有了更多使用强迫的机会。而那些更高的社交技巧,比如沟通、合作、体谅、幽默感等等解决问题的办法,他就很难掌握好了。不但提升了自己的社交成本,也导致行为问题的出现。因此孩子的行为习惯是根据大人给出的反应模式逐步养成的。
结果选择指导人类的行为,因此在养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首先要关注到自己的行为反应将带给孩子怎样的影响,通过调整自身的反应模式,帮助孩子建立一个好的结果选择。当孩子的意识里已经出现了不当的结果选择,要注意从正面去引导,用理解代替强迫,用温和平等的交流让孩子自主更正他的结果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