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重新开始,进入一个新领域总有很多不适应,因为这时原本掌握的知识或概念不够用了。面对这种情况,传统认知是先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大量的相关知识,有充足准备才有足够的能力应对各种场景。
《逆向管理》中提出一种听上去很反常,却更实用的新的思考、行动模式——先行动,后思考。
结果选择理论:人的行为是先看结果,再反过去组织行为。
想象在一个陌生的环境中,面前一颗枣树,你站在树下,手边有个竹竿。这时你不会先坐下来冷静思考那些乱七八糟的问题,如:“该用多大力度,什么角度更合适,什么时候开始打,打下来怎么办,打不下来怎么办?”
正常情况,没人会想这些,而是有枣没枣先打一竿子再说。一竿子下去,掉下来不少货,那就不用理会别的,接着打就是,如果没掉下来,再想其他办法。
更对应现实的情景是,这颗树周围还有另外的人 ,他用更长的竹竿就打下来了。那你直接也去找长竹竿,然后照他的法子也来上一下,枣很有可能就掉下来了。
先想在做不是不好,但适用场景是比较熟悉的领域,风险小,通过思考就能优化,提升效率。但当面临新的领域时,往往根本就是两眼一抹黑,不管你做多少准备都可能没抓住关键,是无用功。因为没有经验,所以不管想了多少,重大缺陷可能还是没意识到。
拿我自己写作来说,完全新手小白,书虽读了一点,但当我真开始连续写作时才体会到,不管我之前想的有多不容易,我仍然低估了这件事的难度。
我自己写完都经常不好意思看,脸红,写作虽对我是个新领域,但我却深知其重要性,我不想放弃这件事。这时先想在做根本就没了效果,因为我没经验,甚至连想什么自己都不知道,更遑论想清楚,想明白了。
这时便需要个有效的基础框架,参照一个标准,迅速提取出他的行为步骤,不管三七二十一,上去就是模仿。等干到一段时间,再去慢慢消化为什么这么干的原因。
每个人的情况不一样,他的这些成功行为对我不适用怎么办?
人当然都有不同,他的行为也理所当然的不可能完全适用于你身上。但有了这个参考,你就相当于有了目标,而这目标是别人已经实践过且证明确实可行的,剩下你的只需要按图索骥,一步一步往下走。践行过程定会出现某些点不适用的情况,到那时哪里不适应改哪里就是了。
在原本的框架上,依照自身情况改出来的东西,就是新知识与旧知识一个对接的过程,改完之后的知识就已经归你所有。
有参照,行动起来,便有了依据,在自身践行的过程中分辨原本框架的哪些东西更适合自己,不仅简单,而且有效。
提升写作能力,最好是能找到累计大量写作经验的高手直接指导,及时的反馈,丰富的成长经验都能让新手避开无数坑。
但多数人未必有这样的机会,所以直接扎进写作的平台聚集地找最好的老师,直接报名参加评价最好的写作课程。因为我们之前已经行动起来,知道自己当下遇到的问题,所以这时候上课的过程,实际上是在解决那些碰到的问题。就相当于是在带着问题看书,不仅快,而且还高效。这就与先学后实践,有本质区别。
学的课程最多不要超过2个,然后立马结合新的知识进入实践阶段,学的目的是为了用,而不是一直学下去。
有些人太爱学了,买了一屋子的书,却从来不阅读,只是偶尔发个自拍,就好像这些知识已经完全吸收了一样。
还有人只是为了读书而读,没有目标,不带着问题。浪费大量时间看完,结果连个内容主旨都说不出来,这种行为,不是爱学习,只是假借读书的之名,逃避现实。
一个故事
朋友的家里养了一条狗,在一次意外中不幸撞断了腿。在经过医院的处理过后,就回到家养病去了。那段时间,全家人对这条瘸腿的狗关心备至。
可能是因为爱的力量,那条狗很快就康复了,但是却留下了一个后遗症:那就是每次被主人呵斥的时候,它好好的腿都会变成瘸腿,并且一瘸一拐地走到主人面前撒娇,因为在它的印象里,这就是绝对可以获得爱的举动。
“太爱读书” 就是我们获取认同,躲避风险的最廉价方式。 读书并不是目的,有用才是。
而“有用”一定是从认知或行为中体现出来的。
不囿于自己的经验,在新领域迅速找到参照标准,尤其是那些已经被别人证明可行的方法,上去直接模仿。根据反馈不断调整自己的小目标,才是成长的正确姿势。
自己摸索,最好是发生在修正参照目标的过程中。
第2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