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为什么会玩手机?
德西和瑞安提出了一种动机理论,该理论假设了所有人都试图满足的三种需要:能力胜任感、归属感和自主性。能力胜任感指孩子相信自己有能力做好件事某项任务;归属感指让孩子时刻感受到爱、尊重和接纳;自主感指让孩子在规则范围内拥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德西和瑞安还表示:三种基本心理需要如果得不到满足,孩子会表现出各种行为问题 。如果这时手机或手机游戏正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很自然地,手机就对他们就有更大的吸引力。
比如说,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跟不上学习的进度时(缺少能力胜任感);当他们没有朋友时(缺少归属感);这都有可能让他们在手机或者手机游戏的虚拟世界里,找到一级级闯关的成就感、胜任感,还可以自由选择游戏策略、如何练级打怪的自主感。
没有谁可以毁掉下一代,很有可能是上一代和跟不上时代!
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会玩手机,但并不是所有的孩子都会沉迷于手机,就像几乎所有的孩子都看电视,但是并非所有的孩子看了约定的时间之后,还耍赖要接着看,父母不同意就哭闹威胁。
这里面就蕴藏了貌似很深奥的父母教育方式:
父母平时陪孩子的时间多不多?手机是不是被用作孩子的“住家保姆”?
父母是怎么定义手机的用途的?用于和亲戚朋友、同事的社交?还是手机上玩游戏、刷视频?
父母自己是否在孩子面前长时间地玩手机?
在家里,父母是明令禁止孩子使用手机,还是堵不如疏的管理方法?
父母有没有和孩子协议好规则:什么情况下可以玩手机?玩多长时间?看什么内容?
孩子哭闹的时候,父母是否用手机满足孩子?
当孩子试图以哭闹的方式“威胁”大人时,父母是怎么做的?
上面的每一项,最终都可以归结到父母言传身教的榜样作用,这都会影响到孩子对使用手机的态度。
一味禁止,只会适得其反:无论怎么防,孩子对于电子科技产品的好奇心,是绝对不会减的,“围堵”的方式不准孩子碰手机,只会更加激起孩子的好奇心,让孩子对手机的兴趣更浓厚,逮住机会就猛玩一把,更容易沉迷其中;而且当下,上网课也会在未来孩子的教育中占有很大的一部分比例,所以堵不如疏,可以让孩子接触手机,但是必须是有限制的玩。
比起电子产品,其实孩子更需要的是父母的陪伴。陪伴是父母对孩子最好的爱,家长最重要的不是指导或严厉的批评,而是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比如每天给孩子60分钟的专注陪伴,可以和孩子一起读读故事,下下棋,玩玩游戏。这会让孩子在家庭里找到归属感和安全感。
榜样的力量:如果大人回家后机不离手,看直播、玩游戏,却声嘶力竭地要求孩子远离手机,可能吗?!有时候,我要求米宝不要看视频的时候,他会反问我:“你怎么还看手机啊?”
提前约定好规则:教育不是在孩子闯祸或者出问题之后才开始,教育应该在问题发生之前,就和孩子一起制定好规则,如孩子放学后可以看多长时间的电视就要写作业,或者必须先写作业在看电视等。孩子参与到制定规则的过程中来,这个过程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设立规则的必要性,以及孩子自己在其中的责任;往往有他们自己参与的规则,他们也会乐于遵守。
比如要求每天用手机看视频,最多只能看10分钟,如果看视频,尽量在电视上或者投影仪上,每天不超过30分钟。
增加户外活动/运动,为孩子提供一些课外兴趣班的选择,让孩子可以有所选择(自主感),并在参与中发现自己的兴趣爱好(例如游泳),如果父母能够进一步的支持、鼓励孩子,会极大地提升自己的胜任感。陪孩子一起玩玩具,也可以很有效地让孩子们远离手机等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