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的优化和革新,总是源于问题。而创新对于问题的意义不是在于解决了老问题,而是老问题已经不那么重要了。
我们在说孩子很吵很闹,是基于自己的感受,我们的学生标准模型是哪种安静有礼貌,又活泼不逾矩的好孩子。而做为孩子,大多的是没有框框的,那么,冲突就是在于怎么样去规矩和被规矩。
我们说孩子还不懂事,我不知道国外是否也有这种说法,但是懂事是个什么概念?我到现在也不大明白。那么,我们去跟孩子说的时候,如何让她们去要求自己懂事呢?冲突是两者用力却无力改变任何一者,也就是我们的评价和教导只是基于自己的经验而非方法和策略,也就是无力的根源。
在数次的社会实践中,每次孩子都会在游戏中碰到各种问题和挑战,更多都是孩子甚至是家长从未经历的事。比如,去一个很大的地方从很隐蔽的角落去寻宝,再比如,做一道自己从未尝试过的菜,或者跟陌生人组成一个临时小团队。每次,已知的很少,更多的未知,在有成人的帮助和保护下,孩子在基本的安全感具备前提下,释放自我,尝试面对这些冲突,就像初恋,在那一次次的试探中了解别人,认识自我。
冲突无处不在,教育中最大的冲突是冲突双方认识的1和不认识的0的冲突,从过程描述的角度,每一次从不认识到认识都需要一个从心理抗拒到认同,从尝触到识得的过程。认识的过程中还会伴随很多噪音,比如愤怒,恐惧,不自信等。如果做为帮助和保护者角色的成人陪伴者能认知到这些,那么排除就好。如果是陪伴者也处于无知状态,双方都处于无知无识状态,那么就结果难期了。这样两种状态对大多数从1到0的过程都相伴相随,经常转化。在一直以来的同环境的学习状态下,比如,一个班级中,这样的过程和干扰是一贯存在的,虽然我们提倡因材施教,并且作为教育选择要求,但是作为成人选择策略的时候,总是下意识选择对自己最优化的策略,也就是集体一致的教育,适当考虑因材施教,实际的情况也难做到因材施教,也就是客观难满足,因为有标准的评价在,这个以后另题再述。在教室这个标准化的模型中,其实是一种工厂式的结构,我们要求的是个性化的人的产品,结果其实跟学校和班级已经没有关系了,而在于原材料,因为一样的加工过程和规格尺寸,只有原材料这样的差异,其他都一样,都客观公平。那么这个原材料就是家庭给予孩子如何应对冲突的内心的世界的塑造。孩子的精力相差不大,如果内心不够强大,都用在了对自我的修正和对抗干扰上,那么根本无精力来面对来自公司化目标的新的要求,新一轮的冲突在更多的产生,在这种内心啸叫中逐步丧失挑战和新内容认识的快乐,淹没在噪音中。这也是班级中马太效应的体现。这样的冲突要改变,只能来自于外在的条件改善,比如,重新自我的认知,对噪音的认知。而这些在传统教育中不被认知,只简单强化为要专心,要认真,要用功这样的要求中!而这些要求是结果,是解决了内心噪音冲突的结果,而不是对这种噪音的解决方法和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