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脑髓卷“脑髓”二字诸位不要怕,它是一道白案面点,与动物脑髓无关,只是制作的原料状似脑髓而得名,是湘潭名小吃。王闿运当年就偏爱此食,光绪刊《湘潭县志·货殖篇》将清末石氏“祥华斋”制作的脑髓卷列为名产。
按理它是本地名小吃,应该大家耳熟能详吧,但我这个生于斯长于斯的本地人,直到年近三十才闻其大名,更别说见它一面了。真是怪哉!自打2010年从《湘潭市情》首次了解到位列名产篇的脑髓卷后,我就四处打听,却只知道当年华北春做白案相当出名,但早没有了,没得到什么确切的消息。2015年左右偶从同事口中得知了它的下落,终于在2017年春节时分见到了,吃上了!
它原来是淡黄色的,未切之前是长筒状,是由一块较薄的面皮搓滚而成,切成独个后,半晶莹的感觉,侧看层层叠叠,成人大约丙口一个,入口绵软又稍带韧性,甜度适中,并不肥腻,好卖相,好味道!
好奇地向忙乎个不停的年轻的李老板打听他的制作史。他老家青山桥,七八岁就到了湘潭市,16岁开始学徒,己手作脑髓卷11年。忙得累得不爱说话的他还告诉我,这脑髓卷本来可能失传了,是他的师傅与别人一道研究不断改进而还原的。怪不得他门外的宣传板上写的制作方法与《湘潭市情》上记述的略有不同:书上讲剁成茸的猪肥膘放入糖、盐拌匀,冬天入坛密封,过冬后融为一体,称为“脑髓油”,然后用擀好的面皮摊上脑髓油卷筒切坯,最后以旺火速蒸而成,洁白油亮,细腻软滑;李老板的是用猪肥膘绞成肉泥,冰冻后再如上法炮制,颜色是淡黄色的。李老板介绍,因朋肥膘泥,夏冬制作难度不一样,夏天不如冬天顺当,但味道是一样的。尽管是还原,大众的反响却相当之好,供不应求,也有老一辈吃过后说有小时候吃过的味道。目前市内有七八家饭店向他定脑髓卷,一定就是三百个,有时两家同定还要加班,遇上过年过节尤其忙不过来,对外零售就很少顾得上来了,来十次有九次买不到纯属正常。
门店很小,大约十来平方,是李老板一天的乾坤之地。早上四点起来做各色包点,中午回家吃饭休息两小时,下午三点开始专做脑髓卷,一般五点多开售,六时左右即售罄。
做白案起得早,工作时间长,体力消耗大,李老板的师傅早转行不做了,据他估计,目前湘潭市内应该他家算制作正宗、反响好的脑髓卷的唯一一家。
388次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