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的“双减”教育政策已经快试行1个多月了,目前来看您家孩子的学习是真的减负了吗?
昨天晚上,我因学校作业量的问题和儿子发生争执时,才读小学三年级的儿子竟眼泪婆娑地向我吼道:我学习都是为了你们!
这一吼 ,让我深深陷入了沉思:学习怎么会是为了大人呢,不是应该为你自己吗?孩子学习的原动力到底是什么!
在中国大多数父母的心目中,孩子成长最头疼的问题就是儿童的学习问题。孩子的成长几乎就是围绕着他的学习成效展开的。孩子的学习成效不仅被用来评判孩子的成长是否健康,还关系到父母的脸面、家庭的幸福。每一对父母都关心孩子的学习,有的偏重以成绩、名次衡量孩子学习结果方面的好坏,有的偏重学习过程方面的习惯、兴趣、速度与节奏,也有的
偏重孩子学习中的说教、激励、赏罚。
《从出生到独立:写给父母的养育心理学》作者就提到:学习对于孩子成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性,但现实的情况是,有些家长高估了这个重要性,有一些家长则低估了这个重要性。而当下最应该做的、最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剖析孩子学习的过程。
书中作者给了我们孩子学习的三个过程,可以用公式表示如下:
公式一:学习成效=f(学习能力*学习动力)
有一个现象叫作智力的回归现象,即无论父母的智力状况如何,下一辈子女的智力水平都会向人类智力的平均水平靠。以,就像人们常说的,上帝是公平的,并不是聪明人的孩子一代比一代更聪明。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了多元智能论,它们包括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内省智能、自然探索智能、存在智能。
公式一告诉我们,学习的成效与相对稳定的学习能力及相对波动的学习动力有关。
公式二:学习动力=f(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认知内驱力)
每一个孩子的学习动力都是由这三个动力要素构成的,在小学阶段,学习动力对孩子学习过程及结果的影响最大。具有经验的老师分析,这个影响可以达到50%以上。
公式二告诉我们,学习动力对学习成效的贡献大于学习能力,因为它是可以通过人为努力做出的改变的,它包含了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而这三者因为年龄、性格而有所不同。
公式三:附属内驱力=f(吸引的需要*抗争的需要*报复的需要*消极的需要)
这个公式是基于美国心理学家、精神病学家鲁道夫・德菜库斯对儿童问题行为的见解。一般而言,儿童总是无时无刻不在吸引成年人的注意,这是种成长的正当需要。如果儿童成功吸引了成年人的注意力,则其在学习生活中可保持正常状态;如果不成功,则可能出现抗争的现象,即对抗与争夺。如果儿童在抗争中处于下风,则衍生出报复,即出现各种令人反感的行为表现。如果儿童的报复遭遇父母强烈的打压,则受挫至抑郁的状态,这是种集无助、无能、无效于一体的糟糕感受。
所以,对于孩子面对的各种情况,我们的态度永远不该是“别理他”,而应该是“怎么理他。
公式三告诉我们,对于小学生而言,附属内驱力是最优先、最基础、最重要的动,因为它指向父母和孩子、者师和孩子、孩子与孩子之间的情感关系。关系是通过吸引注意力来建立与维持的。
综上所述,孩子的学习成效与他的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有关,而学习动力大于学习能力。学习动力又来源于他的附属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认知内驱力。在附属内驱力中,最重要的是吸引的需要,即你要“发现他”、“看见他”、“肯定他”。
所以,当儿子心情沮丧地和我说:学习是为了大人时。我首先应该“看见他”、“肯定他”,其次,通过满足他的吸引需要来提升其附属内驱力,增加他的学习动力。最后,以达到提高学习成效的结果。
我们大多数孩子的智力水平其实都差不多,如果他成功吸引了成年人的注意,那他在学习、生活中的动力就更强了,愿你能时时“发现他”、“看见他”、“肯定他”。在“双减”政策下,孩子能始终自觉学习、高效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