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王阳明在寺庙待着时,特别思念自己的父亲和祖母,由于自己潜心修炼无分别状态,想要让自己不去思念,但是始终做不到。
后来突然意识到,强迫自己不去思念是不对的,作为人,就是应该要有这种感情,要不和牲畜有什么区别?
此处王阳明参透的道理正如《幸福的陷阱》中理念一致,我们应该舍弃“必须去除消极情绪”的思想。
我们自以为没有了消极情绪就会幸福,事实是,我们越是想摆脱“坏情绪”,越是觉得自身的无力。
我们此时应该做的事情恰恰相反,我们应该从心底里接纳它,之所以我们此时有这种情绪,是因为我们身心健全,而且这些情绪对我们自身都是有益处的。
《幸福的陷阱》是由澳大利亚ACT培训师路斯·哈里斯所著,主要写关于幸福的四个迷思和接纳承诺疗法(ACT)的六项原则。
书中大部分都是介绍ACT的原则和实际生活中如何应用,关于这个疗法,是有心理学作为基础而研发出的一种应对心理病理的过程。
这本书和以往介绍幸福的书籍很不同,一般幸福书籍是介绍如何让人们更加幸福、如何摆脱坏情绪。
而《幸福的陷阱》是具有科学依据的方法论的书籍,且内容标新立异。
有关幸福的四个迷思:
迷思之一:幸福是人之常态。
迷思之二:不幸福就是缺陷。
迷思之三:为了生活更美好,必须祛除消极情绪。
迷思之四:我们应该能够控制想法和情绪。
在此我们来聊聊第三点和第四点。
不必“必须祛除消极情绪”,生活同样可以很美好
从何时起,我们每当有坏情绪时,比如害怕、焦虑、生气、伤心、烦躁,都会想办法克制自己,因为我们认为这些情绪属于“坏情绪”,所以对于自身成长是有坏处的。
但是,为什么我们会认为这些情绪属于“坏情绪”呢?
我们自身的每一种情绪,都是天时地利人和的产物,都能够让自我成长。
比如害怕,我们因为对某种事物害怕,所以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
比如焦虑,正是因为我们希望事物变得更加完美而产生的情绪,焦虑后,我们通常能想出某种精进的对策。
再比如伤心,我们作为人,正是因为有健全的人格,才会在某种特定的场景下产生出伤心的情绪,而如果我们非要克制这种自然产生的情绪,自己的人格会变得更加健全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控制想法和情绪是完全无效的
很多书都介绍过如何控制情绪,然而我们真的能做到吗?
对于一些轻微的消极情绪,我们确实可以祛除,但是对于稍微严重些的情绪,我们能做到的只是控制行为而已。
我们都遇到过一种人,内心非常生气,但是表面什么都看不出来。
在古代,我觉得武则天就是这种人。她在80多岁时,儿子李显来逼迫武则天让位,刚从梦境中被惊醒的老太太仍然能够镇定的扫视了在场的所有人,据史书记载,被看到的所有叛乱的人,都被武则天的威严吓到过。
此时,虽然史书记载武则天的表现镇定自若,但是我想她的内心一定五味杂陈,愤怒、失望、害怕等等。
作为一个年过80岁的位高权重的老人,行为上泰若自然,只能说明她控制行为的能力非常好,但是控制情绪是否奏效就难说了。
毕竟退位后10个月就离世了。
人类大脑经过几十万年的进化才形成现在的运作模式,又岂是通过一些自我激励的宣言口号就能真正改变?并不是说那些自助技巧百无一用,它们的确可以在短期内让人感觉良好,但就长期而言,却无法真正祛除令人痛苦的消极想法。
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一定会遇到某种消极情绪,我们越想摆脱它,往往最终这种情绪还会回来,如此反复,我们会变得身心疲惫,最后通常还会自责。
心态转变:从对情绪过度控制 ,到对情绪合理控制
通过书中对承诺疗法的介绍,我们可以学习怎样转变应对消极情绪的方式。
书中说到,我们高估了自己对情绪的控制能力,所以我们要接受这个事实。
我们要尝试面对消极情绪并且接纳它,从中发现这个消极情绪背后隐藏的价值,并获得前进的力量。
这里说的过度控制是指当控制无效时,仍然要控制。
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王阳明思念亲人,他想克制这种情绪,却发现怎么都做不到。如果这时还要强制自己不去思念,这就是过度控制了。
《遇见未知的自己》中提到的对于自己情绪的观点,和《幸福的陷阱》一样,我们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那么就观察它。人们往往跳出自我,去观察自我,会得到一个全新的认知系统,才会对控制情绪具有正确的价值观。
结语:
追求幸福没有错,但是在追求幸福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如何避开追求幸福的陷阱。
我们自身的每一种情绪都有意义,只要合理控制就可以了,不要强求祛除某种情绪,做不到很正常,这不妨碍我们拥有美好的生活。
人活在这世间,应该好好梳理自己在各方面真正要追求的东西,我们要好好思考以下方面自己追求的价值是什么:家庭、婚姻、友谊、职业生涯、个人发展、娱乐、精神生活、社区生活、环境和自然、健康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