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家长,她的孩子被各科老师说上课不守课堂规则,是全体老师眼中的问题学生。
这位家长一直都希望孩子能够在课上认真专注,遵守课堂规则,可是她却始终没办法解决问题。
为了帮助孩子,这位家长找了各种导致孩子上课不不认真的原因:
老师管教太松,对孩子太仁慈,所以孩子不遵守课堂规则。
孩子周围的同学比他还调皮,所以孩子见坏学坏。
整个学校的氛围太过放松,所以孩子才表现不佳。
……
这位妈妈不停地分析这个问题,但却从来没想过要怎么解决问题。
所以孩子依旧不遵守课堂规则,问题依旧还得不到解决。
02
这位妈妈用的思维方法其实是问题导向思维方式。
运用这类思维方式去思考问题的人,往往喜欢分析事情发生的原因。
这样做可以帮助我们理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可是却容易推卸责任,把所有的事情归因于外部原因。
这也就是这位妈妈始终无法解决问题的根源。
解决问题前去寻找问题的根源的确很重要,但是切忌在追根溯源的时候完全沉浸在原因中,而忘记了找寻解决问题的办法。
就像你咳嗽了,拼命地回想是谁传染给你,这其实毫无作用的。
不如想想自己的咳嗽是属于寒咳还是热咳,哪种药更适合自己,这才更有利于问题的解决。
03
在遇到问题的时候,我们的惯性思维是去找寻事情发生的原因。
比如孩子犯错了,我们通常会问原因,如果事出有因,我们会更容易宽容孩子。
时间久了,聪明的孩子会变得爱为自己找借口,因为一个借口会让他们更容易得到原谅。
但如果我们在孩子犯错时多问问下面这类问题,我们则会跟孩子一起聚焦问题的解决,而不让孩子学会推卸责任。
1、我做些什么可以让你觉得好一点儿?
2、如果在我们面前有一把尺子,0代表你觉得一点儿都不烦恼,10代表非常烦恼,你会给现在的情况打几分?为什么打这个分数?
3、什么时候这个烦恼比较不会困扰你或是不太严重?
4、什么时候这个烦恼不会出现?
5、当时你做了什么,让问题看起来不那么严重了?
当我们问孩子这些问题的时候,孩子会觉得我们跟他是站在一起的,我们想要一起解决问题。
而孩子也会聚焦在问题解决上,而不是想方设法去找借口为自己开脱。
比如,弟弟打了哥哥。
妈妈问原因:“你为什么打哥哥?”
为了跟妈妈证明自己打哥哥是事出有因,弟弟会说:“哥哥不让我看他的书。”
这样听来好像真的是哥哥也做错了。
这时候我们很容易对兄弟俩各打三十大板,打人的不对,不分享看书的也不对。
但这样做其实会给弟弟释放出一个信号,在有理由的情况下还是可以动手打人的。
所以我们要换一个方式去问问题,让孩子不要为自己的行为找借口。
“今天这件事什么情况下你才不会动手打人?”
“哥哥给我看书。”
“原来你想哥哥给你看书啊!但你打了他,他会开心吗?“
“不会。”
“你觉得哥哥在不开心的情况下还会跟你分享吗?”
“不会。”
“所以打人能解决问题吗?”
如果我们从解决问题的角度去问问题,孩子会意识到自己的方式有问题,这样的方式根本无法解决问题,那么以后孩子会选择不再使用这样的方法。
04
当我们发现孩子有些问题很久都无法解决时,请想一想自己是不是一直都把关注点放在了问题产生的原因上,而忽视了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换一种问问题的方式,也许事情就就有了解决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