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要经历多少年,要经历多少风雨,这条名为鲲的小鱼才能慢慢长大,再由鲲化鹏?
“化而为鸟”,在这儿庄子用了一个“化”字。“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就是说新事物产生的过程就是“化”的过程 ; 而旧事物由小到大发展到盛极的过程, 也就是“变”的过程。所以,由小鱼到大鱼是变,由鱼到鸟就是化了。变是化的基础,化是变的升华。要谈化,我们就得先感受一下变。我上学的时候听老师讲过一句:“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而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而日有所亏。”春天的苗,今天看是这么高,明天看也是这么高,它长没长?肯定在长,只是我们看不出来。同样的,每天坚持学习,一天两天大家也感觉不到你有什么不同。磨刀石大家也见过,今天磨刀明天磨刀后天也磨刀,磨刀石好像永远都是那个样,它在消损没有呢?肯定消损,短时间我们看不出来罢了。但是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这个变就会非常显著了。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小变到“别来忽三载,离立如人长”的大变实际就是一个量的积累。
而量积累到一定程度还可能发生质变,质变就是化。鲲通过量的积累变得越来越大,大到极至,就有了化鹏的可能。所以,小鲲是不能直接化为大鹏的,就如同鸡蛋没有经过21天,就不能孵出小鸡。只有经过量变的积累,到达最适宜的临界点,然后突破,和以前有了根本不同,才能称为质变。
鱼和鸟是完全不同的物种。鱼只能生活在水里,永远无法像鸟一样在天空自由翱翔。 “化而为鸟”读起来只是简简单单的四个字,但从一个物种跨越到另一个物种真的能那么轻松、容易吗?“化而为鸟”的过程中,鲲到底遭遇了什么?让我们以上帝视角来看看。
(画面N倍速快进)第一根、第二根……一根根羽毛从鲲的身体里疯狂地长出来,进而遍布全身;身体两侧的鱼鳍向两边飞速伸展,变得越来越大、越来越长;身体下端靠近鱼尾处,有两个地方不断凸起,然后撑开,两只爪子破体而出......
而此刻,鲲的呼吸也变得越来越困难,它感觉大海就像是一双魔爪,在越来越用力地扼住它的喉咙……它的身体也被四周的海水压迫得动弹不得。曾经熟悉的环境变得越来越陌生和可怕,心底涌起一个声音,一遍又一遍地在呼喊:逃,离开这里!越快越好,越远越好!
我想,当时的情景一定很吓人(我是否有跨界当恐怖片导演的潜质?)。
终于,鲲完全化为鸟的形态,它也拥了一个崭新的名字——鹏。这只鹏仍然是一个庞然大物,其背不知几千里也,如泰山般巍峨。
鲲化为鹏的过程与《易经》乾卦的前四爻颇有些相似:“潜龙勿用”、“见龙在田”、“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或跃在渊”。鲲从生下来到长大一直处于潜龙勿用的状态,而当它长到”不知其几千里也“时,就见龙在田了。当它化为鸟,但鸟又还没有离开水面的时候,不正是或跃在渊?那接下来一爻,就该“飞龙在天”了。这只刚刚成为鸟的鹏是否也能顺利地一飞冲天呢?我们下一讲再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