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代散文作家中,余秋雨无疑是独特的,是个性的。如同《文化苦旅》“作者简介”中所说,余秋雨是一位艺术理论家,是中国文化史学家,同时也是散文作家。虽然散文并非余秋雨先生最擅长的文体,但是因为他在艺术层面上深厚的积累以及对我国史学的研究和了解,使其散文非常的严谨、深邃,同时也略带有艺术的美感。基于此,主要论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的文化内涵,以期帮助读者深刻体会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的执着追求与探索。
关键词:余秋雨;文化苦旅;文化内涵
余秋雨先生在文学方面的巨大成就往往会让普通的读者忘记了他在学术研究上取得的成绩。他是一名艺术理论家,同时也是文化史学家,余秋雨所著的《戏剧理论史稿》可以称得上是国内在世界戏剧理论研究方面的开山之作,后又有《戏剧审美心理学》、《艺术创造工程》等学术著作问世。由于他在学术研究上的巨大成就,余秋雨曾获得“国家级突出贡献专家”等荣誉称号,同时还被邀请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
所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句话是我国古代文人总结出来的,作为一名作家、学者,余秋雨也将这样的价值追求深深的埋在心中,时刻准备着实现它。为了这一理想,已经四十岁出头的余秋雨辞去官职,毅然的决定走出书斋,开始了自己漫长的“文化之旅”。走出的余秋雨,将自己的足迹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他走过长江黄河,走过文明的废墟,他一边走一边记录,一边走一边思考,他感叹着“山居笔记古今事,文化苦旅叹兴衰”,用自己的脚步见证了一处又一处的历史印记,在行走中思索,最终成就了一部交织着深厚文化内涵和艺术气息的作品——《文化苦旅》,他在这部书中的诉说打动了无数的读者,这部著作也成为了近年来余秋雨先生所有作品中最受读者欢迎的著作之一。然而就是这样的一部单单描写文化历史的作品,为什么会引起无数读者的共鸣,为什么会造成如此强烈的社会反响呢?下面我们走进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中,共同来揭示它的魅力所在。
一、自然背景之下的人文内涵
从书名来看,虽然《文化苦旅》中带有一个“旅”字,余秋雨先生在自序中也直接地说明这部作品是自己旅程中的一些感悟,但是书中的内容和普通的游记却大有差别。本书的重点并不是作者的见闻记叙,也不是通常意义上的借景写情,更没有一般游记作品中的轻盈笔风,却是“一落笔就比过去写的任何作品都要苍老许多”。这样的“苍老”是因为这部作品从始至终都不仅仅局限于地域空间,而是穿越了千百年的历史,从沿途跋涉的艰辛到心灵思想上的冲击,余秋雨先生不单单是用自己的眼睛来观景,更是将自己对中国历史文化的感悟融入到这部作品之中:“每到一处,总觉有一种沉重的历史气息笼罩全身,让自己莫名的感动,莫名的叹息。当我站在古人曾经站过的地方,当我用和先辈们一样的黑眼珠注视着眼前几乎未曾变化的景观,静静的聆听千年来从未变化的风声,我想中国的文化便真真切切的印刻在这苍茫的大地之上。”在余秋雨的心中,此山此水颇具灵性,也变成了一个充满智慧的老人,“大地默不作声,而只要有一两个有悟性的文人站立之上,它封存已久的文化内涵便喷涌而出,文人本来柔弱,只要被这种奔泻裹卷,倒也会吞吐千年。”在这样一个物化的时代下,余秋雨先生在这广袤的大地上寻回了自然和人心中精神的和谐之点。虽然说这部作品的写作风格并不统一,但是当我们仔细阅读品味之后,就能从这部书中找到一个共同点,即是借助山水自然寻求中国文人的脚印。再具体的细说便是他在《江南小镇》中所言:寻找一种再亲昵不过的人文文化,寻找一种能够将人和自然协调得无比巧妙的环境,这便是人生苦旅的起点与终点。
二、历史背景之下的文化品位
从余秋雨先生创作的散文作品来看,其中包含了很多和历史相关的作品,比如著名的《道士塔》、《风雨天一阁》以及《莫高窟》等。这些作品中蕴含的历史气息并不是作者简单的好古情怀,而是包含了一种历史审美,一种从过去的历史中找寻自己与发现自己的历程。余秋雨回忆昔日往事常常是将理性的借鉴与感性的冲动结合在一起。很显然,他对于历史的回忆和探寻,其中虽然包含有借鉴亦或是启示的意味,但绝不是如此而已,能够从他的其他作品中深深地感受到一种非常浓郁的展示人生和命运的情感气息,尤其是部分和现实和将来有关的只能意会无法言传的东西,这就是审美的情感而非历史学的内容。在余秋雨先生的散文作品中很少有那种历史学和文学领域中运用的断语、结论,他的作品是含蓄的,是微妙的,即使是他自己的那种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也被悄然地藏匿于叹息和感慨之中。他仅仅是拂去时光的尘埃,温柔而深情地抚摸历史的肌肤,亦或是细心地剥去包裹在其身的坚韧外壳,将曾经经历过的历史变迁、人文景象以及艺术现象直接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同时邀请大家共同走进那个已经被大多数人忘记的历史时空,进而细细地品味和享受它带给我们的快乐。在这里,历史的回味和追踪仅仅是一处传达内心感受的场所,仅仅是文化精神与传统气息体现的一种媒介。很多读者认为余秋雨的散文读起来显得苍老,这是因为在他的作品中所描述的对象通常都是苍老和悲凉的,而正是这一点才赋予了他的散文独特的魅力。余秋雨先生曾经说过:“做不成现代人是悲哀的,断了自己生命根源的现代人就更加的悲哀。”因此他才如此执着地站在历史的道路上找寻文化的出路和民族精神文明的出路。他深刻地意识到,我国传统的知识分子位于社会结构的中心点,正是他们共同构建了民族文化体系,他们是民族文化的代表。因此在这部作品中更多的内容是对古代文人的考察与思索,他希望以此来寻找到正确的文化走向。
三、人生背景下的沧桑感悟
笔者认为,《文化苦旅》这部作品中的内容应该是作者对祖国山河的向往,在作品中余秋雨所表达出的历史苍茫感,恰恰是对历史文化与古代文人所产生的一种生命的感叹,生命是这样的博大,也是这样的多舛;生命是这样的充满激情,同时又是这样的寂寞孤独。余秋雨的散文中透露出了一种无法穿透生命的茫然,同时也包含有一种看透生命的虚无。人活于世上难免会希望自己能够成就一番轰轰烈烈的大事,但在我们回首时却发现一切皆是虚无。微小的生命可能会给我们更加深刻的启示,伟大的生命也同样存在深深的遗憾,生命等待我们,历史向我们诉说,在这部作品中余秋雨同样设置了一种生命的历史空间。
比如在《莫高窟》中,描写了余秋雨被莫高窟那宏伟的艺术所震撼时的感触:“看莫高窟,不像是在看经历了一千年的标本,更像是在看活生生的生命。一千年的光阴,莫高窟依然活着,它的血脉、它的呼吸,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力,一代代的艺术家向我迎面走来,每个艺术家背后都有独自的背景,在这其中举行着穿越千年的演出,他们游行让我眼花缭乱,莫高窟艺术的神奇之处还在于它是一种狂欢与释放。我们在它的怀抱中能够感受到神人交融、时空飞腾,它能够让我们走进神话中,走进寓言中,走进宇宙意识的虹霓。”如此美丽景象的描写将千年的标本复活,作者按捺不住自己被艺术震撼的心灵,同时又以飞扬的节奏阐释着自己的激情,情感的感悟和深刻的艺术情感与作者的生命融为一体,共同构成了一种酣畅淋漓的抒情特质。又例如说在《华语情结》中用山岳来代指语言,从而体现出中国语言的博大精深,余秋雨这样写道:正是这种声音,正是这种腔调,自原始巫觋口中唱出,从孔夫子那里说下去,又从李白苏东坡的口中哼出来,在塞北的扬沙中响起,在江湖洪泽中响起。这些描写都说明了他将自己理性的思考融入到了艺术的想象之中,而又将艺术的想象通过理性地写作阐述了出来,从而表明了作者生命质感的充盈和情思的精湛。
四、哲学思考下的审美内涵
余秋雨先生对本民族审美经验的认同,那是一种崇尚安居乐业、质朴平和的审美意向,他常常强调宁静与实在,这是由于他明白人生不管怎样的喧嚣和热烈,最后都会逐渐地趋于平和与宁静,因此他曾经说:给喧嚣以宁静,给急躁以清冽,给粗犷以明丽。只有这样人生才可以灵动,世界才能更加精致,而历史才会更有韵味。唯有在远离喧嚣的宁静之中,人才能够重新发现自己,才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声音,而我国的文人大多都是在自己的思想归于平静之后才有所成就的。余秋雨的这种宁静观念在《江南小镇》中表现得最突出:“我去过很多的江南小镇,一闭上眼就可以想起,穿越小镇的狭窄的河道和一座座精致的石桥,河边的民居楼板下便是水,石阶的埠头从楼板中伸出,有女人正于埠头上浣洗,离她几尺远的地方可见乌篷船上升起的白色炊烟,缓缓地飘到河对岸,对岸河边有又低又宽的石栏,可以坐也可以躺,几名老人满脸宁静的坐在那里看着过往船只。比之于沈从文笔下的湘西河边由吊脚楼组成的小镇,江南小镇少了那种浑朴奇险,多了一点畅达平稳。它们的前边没有险滩,后边没有荒漠,因此虽然幽僻却谈不上什么气势;它们大多有很有一些年代了,但始终比较滋润的生活方式并没有让它们保留下多少废墟和遗迹,因此也听不出多少历史的浩叹;它们当然有过升沉荣辱,但实在也未曾摆出过太堂皇的场面,因此也不容易产生类似于朱雀桥、乌衣巷的沧桑之慨。”
五、结语
《文化苦旅》并不能称之为中国当代散文著作中的问鼎之作,但是这部作品却展示了余秋雨先生的文化感悟能力以及渊博的文学、史学知识,他借助于自己超凡的艺术表现力,将情感融入山水风物之中,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直接了当的呈现在读者的面前。其成功之处就在于余秋雨先生对人生真谛和文化内涵执着的追求与探索,让这部作品在我国当代散文领域中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土地。